看完了李一諾的新書,《力量從哪裡來:面對每一個不敢》,心潮澎湃,感慨萬分。
我是公衆号“奴隸社會”多年來的讀者,于是便知道了李一諾這位無所不能的女強人,以及她創辦的“一土”教育,還有她的神仙閨蜜院士。她們熠熠生輝,閃閃發光。這本新書,之前就有看到推薦,當時有點猶豫,我在想,看這種遙不可及的人生,是否有點脫離現實?
以至于我看到最近的兩篇推薦,一篇來自于她的閨蜜,說,“因為有這樣一個披荊斬棘一路走來的人願意把心裡話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出來,不是灌輸,也不是說教,而是幫助讀者叩問内心”;另外一篇是美國大型口腔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邢軍女士,她說這本書就是“不端不裝,敢于承認“不敢””。
于是我很好奇,想看看這股清流。
第一感慨依舊是女神的無所不能。她清華大學畢業,去美國攻讀博士,在晉升為麥肯錫全球合夥人的過程中,生了三個孩子。然後又華麗轉身,舉家回國,成為比爾蓋茨基金會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然後又一次決定重新開始。這是怎麼一份勇氣,才能一次又一次熱血沸騰地去折騰。每一次都全情投入,每一次都做到極緻,每一次都成為了一股新的正能量。
第二感覺是,女神很容易哭,看書、看電影、看路上的小孩,她都會哭。比如看到辛格在《臣服實驗》一書中,作者講述,為了和朋友在森林裡建一座冥想小屋,作者在汽車裡住了半年,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們還是想按照心中理想的圖紙,建造房子。她說看到這一段,被擊中了淚點,因為做一些事情,需要瘋狂的想法,需要“縱身一躍”。
我在想,這淚點低的女神,實在太可愛了,一邊是呼風喚雨有超人執行力的金剛俠,另外一邊是情到動處經常淚流滿面的小女生。這份有血有肉的真實,這份情感張力的跨度,讓她的形象更加豐滿。事實上,普通如我們,沒見過什麼世面,也沒經曆過大風大浪,貌似連被擊中淚點的瞬間都少了,真是有點覺得靈魂也空虛了的感覺呀。
第三讓我贊歎的是她的消費觀,雖然這個并不是她要刻意描述的部分,隻是在一個很小的片段提及。她說她剛進麥肯錫時,也試圖研究過名表、名包、名牌衣服。但她實在搞不懂一個包憑什麼要價幾萬元,特别是有時候幾千元就可以救一個人的命,兩相對比,讓人匪夷所思。所以,她不買“名牌”,一直如此。
書中有很多讓人心疼的片段,哪裡隻能看到别人光鮮亮麗,那是背後付出難以想象的承受和堅韌。比如作者講述,她左手的一根筋被割斷了,要去做縫合手術。她手術結束後,在車裡吐了一路。然後一回家,她就用另外一隻手給自己化妝,因為一小時後,她要以視頻形式參加啟動儀式。打着燈光,厚厚的粉底,竟然看上去容光煥發。活動結束後,她累得直接睡着了,半夜醒來,才用一隻手,卸了妝。
裡面還有很多感動的地方,比如作者的媽媽。她曾經被送去德國進修,做到濟南化工廠的總工程師,卻又五次失業,五次轉行。直到48歲,當年資助她去德國學習的基金會,機緣巧合找到她,發現十幾年過去了,她德語還是很流利,就請她幫助這家機構開設中國代表處,并擔任中國首席代表。
作者書中多次提及,她的姥姥和媽媽的愛照亮了她,給了她生命溫暖的底色。她說,她認為父母能給孩子最大的财富就是:富足的心靈,在任何困難和低谷面前,都相信“我可以”的信念和行動,以及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幽默感。父母對自己生活的态度,就是給孩子最大、最真實的激勵。
作者的娓娓道來,不是雞湯,而像是在自己和自己對話,回頭看看過去走過的路。作者認為,我們經常會有一種錯覺,認為人的一生做好升學、就業、結婚幾個大的選擇,把握住大機會,似乎就可以幸福一輩子。然而,人生不是線性的,也不是靠幾個決定就能定格的,不是“隻要……就能……”人生之路到底能走成什麼樣子,所有的決定都是微觀的,是在具體的環境裡面對具體的問題時作出的。
作者說,“聽見自己内心的聲音,接觸自己真實的生命,并不能馬上帶來成功。相反,生活的常态是“失敗”,是走夜路。”“人生說到底,是尋找真我之旅。這趟旅程除了面對,别無他路。你需要做的是允許自己點燃那根火柴,打開彩色的設置開關,和真我的能量源泉相連,讓自己的生命光芒四射。照亮自己,也照亮整個世界。”
“沒有所謂最好的時間、最好的選擇,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時間。”享受當下,做好自己,遵循内心。
安靜的周末讀一本情真意切的心裡路程,感覺把整個世界都點亮了。一擡頭,外面陽光燦爛,歲月靜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