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穎
當不用某個App的時候,你會選擇注銷還是卸載?
作為一個有點“強迫症”的手機用戶,看到手機裡常年不用的App,總想盡快和這些App“撇清關系”,第一步注銷,第二步卸載。卸載并不難,可注銷卻不易,不少App的注銷入口隐藏得“深似海”,有時實在找不到注銷入口或者注銷時需要各種繁雜操作,隻能簡單粗暴地卸載,但其實,個人信息依然存放在這些App的服務器上。
相較于注銷,注冊App就方便很多,大多數App在不斷簡化注冊步驟,一個手機号碼、一個驗證碼,就默認注冊好了App。
未注明注銷條件、注銷條件設置不合理、無法通過App直接注銷……在中國消費者協會12月14日發布的《50款App賬号注銷及自動化推薦退訂測評報告》中,被點名的App在賬号注銷的問題上大緻分為以上幾類。
比如中消協測評的麥當勞App中,注銷頁面顯示,自注銷之日起六個月内無法再次注冊。還有的App需經人工審核方可注銷,但人工審核存在無人受理、承諾時限過長(超過15個工作日)或者承諾時限不明的情況。
有的App雖然有注銷入口,卻注銷不了,因為這個App上綁定了N多其他賬号,比如支付寶、微信等,要先解綁,然後才能注銷。但使用這些App綁定其他賬号的時候,有沒有相關提示呢?
上船容易下船難,碰到這些麻煩的時候,用戶通常有兩種心理:一是直接卸載算了;二是那就留着吧,萬一以後要用呢。
為何注冊步驟如此簡單,而注銷步驟卻如此繁雜?一個顯而易見的表面原因就是App要穩定住用戶數,但如果用這種方式維持好看的數據,就是“表面繁榮”。
更深層次的原因,應該還是被數據利益驅動。注冊任何一個App,用戶都習慣了“被迫奉上”自己的一大堆信息,手機号碼、性别、出生日期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地理位置、通訊錄、相冊這些“進階信息”……隻要用戶有的,App都願意笑納。
有分析人士看來,國内的大多數企業普遍認為數據“多多益善”,且采集(拷貝)成本非常低,App用戶擁有量直接決定了平台企業的資産及融資能力,個人信息經過整理和分析可以迅速變現,使得很多平台方對注銷或退訂設置一些障礙,而目前的執法難度和處罰力度也未能促使商業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也使得平台願意一搏。
難道用戶連注銷權都沒有了嗎?
其實,《電子商務法》早已賦予App用戶注銷權,即用戶申請注銷,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立即删除該用戶的信息,賬戶内相關的信息也應當删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或雙方約定繼續保存其信息的除外。
而且,根據法律界人士的說法,同意有多簡單,注銷就不應該更難,“就像一鍵授權同意,也應該有一鍵撤回授權的功能”。
《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一部部法律法規的出台,為用戶的個人信息披上了一層層铠甲,但在一些平台面前,我們依舊像個“透明人”。
企業需要數據作為支撐,這無可厚非,但處理數據是在具體而正當的前提下,不過量不過度,而不是用設置“注銷障礙”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數據。
App到底需要的是虛假繁榮、曆史數據,還是真實的用戶活躍度?
針對測評中發現的問題,中消協将向App所屬企業分别發送限期整改建議并進行約談勸谕,要求所有App經營者依據法律法規自查整改,明示合理的注銷條件、提供便捷的注銷路徑,保障用戶順利注銷賬号,同時設置便捷的自動化推薦退訂方式,持續完善相關用戶協議及隐私政策。
如果進入App後,點開“我的”,找到“設置”,進入“賬戶與安全”,就能看到“注銷賬号”,随後一鍵注銷,那将是非常美好的體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