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肌酶三項怎麼測

心肌酶三項怎麼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30 05:01:31

心肌酶三項怎麼測?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種酶的總稱,種類比較多,但是常用的就三、五個,AST(谷草轉氨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HBD(a-羟丁酸脫氫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LDH(乳酸脫氫酶),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心肌酶三項怎麼測?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心肌酶三項怎麼測(輕松看懂體檢報告)1

心肌酶三項怎麼測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種酶的總稱,種類比較多,但是常用的就三、五個,AST(谷草轉氨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HBD(a-羟丁酸脫氫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LDH(乳酸脫氫酶)。

另外,肌鈣蛋白也是反映心肌損傷的指标,雖不屬于酶類,但是它‬是‬現在更常用來檢查是否是胃有‬心肌損害,是首選的反映心肌損傷的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各種心肌炎、心髒手術損傷均可以升高,所以一并介紹。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

【正常參考範圍】

CK 18.0~198.0U/L;CK-MB:0-18U/L;各個單位檢驗結果正常值并不一樣,可參考檢驗報告單正常值範圍來确定。

【分布情況】

CK存在于肌肉及心肌細胞中的細胞質和線粒體中,平滑肌中也有,主要作用與肌肉收縮及能量代謝、ATP再生有關。CK有多種亞型,其中的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内。

【結果解釋】

心肌梗死時血清CK水平明顯升高,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為主,對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診斷的靈敏度明顯高于總CK,其陽性檢出率可達100%,且具有較高特異性。

其他原因的心肌損傷,如病毒感染後發生的心肌損傷、病毒性心肌炎,不穩定性心絞痛、各類心髒手術包括射頻消融、安裝心髒起搏器等,CK-MB也可以增高。

運動到出現肌肉酸痛時可以有輕度血清CK升高,有的人擠公交車亦有出現升高的情況。肌肉疾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骨骼肌損傷和全身性驚厥時CK增高。

甲狀腺激素可抑制CK的活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他們的血清CK可升高,甲狀腺功能亢進血清CK可降低。

乳酸脫氫酶(LDH)

乳酸脫氫酶(LDH或LD)是一種存在人體幾乎所有器官組織中的酶,但在血液中含量卻很低。它們存在于組織細胞中,一旦細胞被破壞LDH就會釋放入血液。因此,LDH可用于标記受損的細胞。

【正常參考範圍】

血清總LDH 100~300U/L;各個單位檢驗結果正常值并不一樣,可參考檢驗報告單正常值範圍來确定。

【分布情況】

乳酸脫氫酶見于全身各個器官,LDH2>LDH1>LDH3>LDH4>LDH5。分别如下:

LDH-1,心髒,紅細胞,腎髒,生殖細胞

LDH-2,心髒,紅細胞,腎髒(較LDH -1少)

LDH-3,肺和其他組織

LDH-4,白細胞,淋巴結,肌肉,肝髒(較LDH-5 少)

LDH-5,肝髒,骨骼肌

雖然總乳酸脫氫酶中包括所有的同工酶,但LDH-2所占比例最大。

【結果解釋】

在廣泛的各類疾病中都有乳酸脫氫酶水平的升高,這反映了它在組織中廣泛的分布。總LDH升高,主要見于心髒與肝髒疾病,乳酸脫氫酶水平的升高和乳酸脫氫酶同工酶之間比例的變化通常提示有某種類型的組織的損傷。

心髒病發作時,血液中總乳酸脫氫酶的水平将在24至48小時内升高,在2至3天達到高峰,在10天到14天内又恢複正常。

一般情況下,當細胞的破壞開始時,乳酸脫氫酶的水平将增加,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峰期,然後開始下降。

劇烈運動亦可出現LDH升高,血小闆高者的血LDH的檢測結果偏高,檢測結果不能反映其真實水平。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正常參考範圍】

0~40.0IU/L,各個單位檢驗結果正常值可能不一樣,可參考檢驗報告單正常值範圍來确定。

【主要分布】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髒、骨骼肌和腎髒等組織中。正常時血清中的AST含量較低,但相應細胞受損時,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漿内的AST釋放入血,故其血清濃度可升高,臨床一般常作為心肌梗死、心肌炎、肝炎或其它肝髒疾病的輔助檢查。

【結果解釋】

在急慢性肝髒疾病,AST可以升高,ALT同時升高,肝硬化、肝癌、肝淤血、膽道梗阻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對肝有毒性作用的藥物如魯米那、安定、非那西汀、呋喃類等可使AST濃度升高。

AST在心肌細胞中含量最高,心肌梗死時血清AST活性增高,在發病後6~8小時血清AST活性開始上升,18~24小時達高峰,AST活性峰值與梗死竈大小成正比。若無新的梗死發生,4~5天後酶活性恢複正常;若再次上升則提示梗死竈擴大或有新的梗死部分。

肌炎、擠壓綜合征、肌肉損傷、腎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升高。

a-羟丁酸脫氫酶(a-HBD)

【正常參考範圍】

90~182U/L

【分布情況】

它存在于人體各組織中,以心肌組織含量最多,約為肝髒的2倍,其活性達總酶活力的一半以上。當心肌受損時,α-羟丁酸脫氫酶就會釋放到血中,所以血清α-羟丁酸脫氫酶在發生心肌疾病時明顯增高。

【結果解釋】

α-羟丁酸脫氫酶(α-HBDH)與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共同構成了心肌酶譜,用于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診斷。血清α-羟丁酸脫氫酶增高主要見于:心肌梗死、活動性風濕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貧血等。

肝髒和心髒疾病均可引起α-HBDH活性增高,但α-HBDH活性在肝髒疾病時變化不是很大,而在心髒疾病時有明顯增高,故α-HBDH可用于肝病和心肌梗死的鑒别診斷。

肌鈣蛋白(cTnI、cTnT)

【正常參考範圍】

肌鈣蛋白T(cTnT) < 0.1μg/L為正常;> 0.2 μg/L為診斷臨界值;> 0.5 μg/L可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肌鈣蛋白I(cTnI) < 0.2 μg/L為正常;> 1.5 μg/L為診斷臨界值。

【分布情況】

肌鈣蛋白(cTn)主要存在于心肌肌原纖維細胞中,其主要包括三個亞基:肌鈣蛋白I、肌鈣蛋白T和肌鈣蛋白C,是維持心肌纖維收縮與舒張的重要功能蛋白。

【結果解釋】

正常情況下,外周血中幾乎沒有肌鈣蛋白,當心肌細胞因缺氧或其他因素引起細胞破損時而釋放入血,肌鈣蛋白I和肌鈣蛋白T均具有相同的心肌特異性,是診斷心肌梗死的首選标志物。

目前認為cTnI和cTnT對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圍術期心肌損傷等疾病的診斷、病情監測、療效觀察及預後評估都有較高的價值,特别是對微小的、小竈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特别提醒

本文所涉及的所有指标的正常參考值可能因設備、試劑、檢測方法不同而有所差異,是否在正常範圍以報告後所附的參考範圍為判定标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