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鳝的壽命一般在6—10年,自然狀态下,其壽命平均在六年左右,壽命達到10年的極少數,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以超過10年。
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自然條件下的黃鳝壽命已經發現超過十五年的,極少數可以活到二十年的。黃鳝經過幾年快速生長,從第六年以後黃鳝的生長就變得非常緩慢了。一般體重超過500克的野生黃鳝至少要生長12年以上,已經發現,最大的黃鳝居然有30多斤,估計壽命最少達到三十年以上。
黃鳝亦稱鳝魚,屬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鳝屬,是約15種合鰓魚目細長鳗形魚類的統稱。在我國有兩種,一種是常見的黃鳝,另一種叫山黃鳝。身體像蛇,體長平均約20.70cm,無鱗或有很小的鱗片,俗稱無鱗魚,膚色青或黃,有深灰色斑點,有少許鳝魚是白色,俗稱“白鳝”。黃鳝口大,上颌稍突出,鰓很小,通過喉部或腸黏膜吸入氧氣進行呼吸,因此,黃鳝是一種魚類。常常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處,潛伏于泥洞或者石縫中,夜出覓食。有性逆轉現象。
影響黃鳝壽命的因素有:生活環境、繁殖特性、微生物疾病、寄生蟲等。
黃鳝的生殖特性較為特殊,其一生既當媽又當爹。幼時為雌,生殖一次後,轉變為雄性,鳝魚胚胎發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時為雌性,體長在35厘米以下的個體,生殖腺全為卵巢,從第二次性成熟開始時它又變成雄性了,産卵後的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6~48厘米時。體長在53厘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雌雄個體幾乎相等。同一生物個體在兩種性激素的作用下,其壽命會大打折扣。
生活環境。自然條件下,白天,黃鳝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鑽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夜間出穴覓食。鰓不發達,吸氧量有限,野生黃鳝由于易受寄生蟲、病害,又沒有充足的飼料保證,野生黃鳝體質差,抵抗力一般均不如人工養殖的黃鳝。導緻絕大部分的野生黃鳝壽命要比人工養殖的黃鳝壽命短。網箱養殖和稻田養殖的黃鳝壽命較長。
病害影響黃鳝的壽命。黃鳝的病害有收購運輸、養殖管理不善導緻的發燒病、發狂病。有細菌性疾病,如腐皮病、赤皮病、細菌性腸炎、爛尾病等。再就是真菌性疾病,如水黴病等,
寄生蟲病影響黃鳝的壽命。如棘頭蟲病、毛細線蟲病、水蛭、水老鼠等。
鳝魚身上的粘液,可以預防細菌、病菌侵染身體,減少疾病的發生。有利于阻止寄生動、植物的影響。對增加黃鳝的壽命有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粘液或者粘液幹了,黃鳝會在短時間内死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