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看中醫,不少人都會拿到“脾虛”的診斷,所以有“十人九脾虛”的說法。其實,脾胃虛弱是中醫方面的一種說法,指代脾經跟胃經,它們可以為人的成長提供能量,因此脾胃健康與否對健康至關重要。那麼,脾胃對人體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呢?脾虛我們又該如何調理?我們一起往下看看吧。
脾對人體而言為何那麼重要?
人體氣血的生化都依靠脾,因此可以說脾是人體的生氣之源,之所以會達到這樣的效果是因為脾主運化的作用。人體每天攝入的食物都需要經過脾的消化吸收之後才會變成一種精微的物質,然後還會将這些物質運輸到身體各個部位,這樣才可以幫助維持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轉。由此可見,脾就好似提供營養物質的肥沃土地,一旦脾虛,身體各個器官就會受到損傷,也就會導緻器官虛弱的現象。
脾虛會出現這些表現
脾虛的人常見特征是肥胖,雖然胖但是身體不結實,也就是很多人口中所說的虛胖。脾虛的人群身體素質都比較差,身體代謝也比較慢,一方面會影響食欲從而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另一方面還會導緻熱量在身體内堆積,所以很容易出現肥胖。
正常情況下大便應該是成形黃色的狀态,如果大便溏稀不成形那麼多數是因為脾虛造成的。脾負責着身體的水代謝,一旦脾虛水運化出現問題,就不能為各個器官進行服務,水氣會順着腸道随着大便排出去,就會導緻大便溏稀的現象。脾胃虛的人即便喝水對水的利用率也不高,還容易導緻身體内濕氣太重。
睡覺時候流口水是脾虛的先兆,這是因為脾虛而導緻不能正常收斂津液,以至于津液會自發從身體排出,流口水就是一種常見方式。
脾虛除了會導緻身體水代謝異常,也會引起氣血不足,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憂思過度會引起脾虛,壓力太大會引起脾虛,經常吃一些寒涼的食物也會引起脾虛。
此外,缺乏運動以及經常暴飲暴食也會引起脾虛。當然針對脾虛可以通過對日常習慣的改善進行調理。
緩解脾虛可以采用這些方法
一方面脾虛可以通過艾灸進行調理,可以對關元穴、足三裡等進行艾灸。關元穴在肚臍之下三寸的地方,堅持對關元穴艾灸可以調理氣血改善脾虛,可以每天艾灸十五分鐘。足三裡在膝蓋眼往下四指的地方,對該部位艾灸可以調理包括脾虛在内的很多腹部問題,在艾灸的時候以溫熱舒服為佳,不要追求太燙。
另一方面改善脾虛還可以通過保暖進行,因為脾虛多數跟寒氣入侵有關系,脾胃虛弱一定要做好腹部以及腰部的保暖工作,要将肚臍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在秋冬季節也可以多喝一些姜茶。
如果出現了脾虛的症狀,最好盡早進行調理,拖得越久越傷身。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