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杜甫,字子美,人送外号唐代詩人“千年老二”。
本來說到這個“千年老二”,我心服口服,因為排在我前面的可是我的偶像詩仙李白。
但其他人是不服了,時不時來個“七絕第一”,還有什麼“存詩第一”,好像得個“第一”都很容易一樣。
大家說我寫詩寫了一輩子,隻得第二,沒得第一的原因,是不夠“飄”、不夠“狂”。
李白夠狂吧,狂到上天那種,而在大家看來,我好像從來就和“狂”這個字不沾邊。
但如果你還以為我隻是一個整天唉聲歎氣的糟老頭子?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試問哪個盛唐詩人不狂?
不狂就别說自己是盛唐詩人。
02
我們老杜家,能狂是因為有資本。
上有集政治家、軍事家和經學大家于一身的遠祖杜預,入得文廟,也入得武廟。
還在初唐的時候,我的爺爺杜審言就說,屈原的《離騷》,王羲之的書法,皆是傳世名作,但這兩個大才子也隻能做他的學生。
沒錯啊,“吾祖詩冠古”,爺爺都這麼狂了,孫子也不能差嘛。
“詩是吾家事”,其他人也隻是打打醬油,當然這是開玩笑,别介意。
我“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在我少年時,就說要做參觀王都的“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可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可想而知,我的才華有多麼出衆。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蔔鄰。
我的賦能和楊雄匹敵,“才高八鬥”的曹子建跟我差得不多,李邕都想認識我,連寫“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王翰都想跟我做鄰居。
很多人說我在吹牛皮,管他信不信呢?
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我的志向是建功立業,成為一代賢臣,讓我的君王成為像堯舜一樣的明君。
03
隻要你讀唐詩,你就知道我追星。
追誰呢?
就是大唐詩人之首的天才李白,我就是李白的小迷弟。
從我懂事起,我就知道李白這個人,也讀過他的詩。
公元745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消息傳遍了大唐,看到李白回家的路線,正好經過我家啊,那是不是得跟偶像見一面?
我慕名求見,誰知一見李白誤終身。李白真的潇灑得要死。
我要到了簽名,合了影,想要告訴全天下的人,我感覺自己幸福得快要上天了。
哪知李白前輩說:“小子,我看我們有緣,有沒有時間跟我一起去旅遊啊?”
天哪,我以為我聽錯了,趕忙說:“好好,有時間有時間。”
于是,我們開始找仙人、采仙草、煉仙丹。
公元745年,天寶四載,我寫了一首詩送給我的偶像:“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李白回了我一首:“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這首詩被我珍藏了起來,時不時就拿出來看看。
公元747年,我35歲,第一次來到繁華的長安。我的日常,就是不停加入各種微信群,向那些大神發出好友邀請,我的社交圈不斷擴大,然後各種喝酒,唠嗑,對詩,唱K……
那段生活實在太難忘了,我特意創作了《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八仙固然潇灑,但誰都比不上我的偶像“酒中仙”李白。
04
結交了這麼多大咖,我也不再是那個懵懂少年,性子裡多了份沉穩。
曾經,我也參加過全國統一科舉考試,結果很殘酷:落榜!
但我并不在乎這個結果,這隻是個意外,回到旅途,整理心情,25歲的我在泰山上大吼“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别看我今天落榜了,以後我就是主峰,你們隻是些小山包!我堅信:自己的未來,一定是鮮衣怒馬。
公元747年,唐玄宗下令,天下人才入京赴試,我又找來曆年真題,好好做了一番準備,結果被坑了,還是沒有被錄取。
放榜那天,我連走路都有點踉踉跄跄,我決定出去散心,臨行前,我想起經常提攜我的尚書省左丞(國務委員)韋濟。
纨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這個社會太醜惡了,再有才華有理想的人,也會遭受種種不公,我不服!
05
眼看其他人都做了官,仕途通暢,唯獨我磕磕絆絆一事無成。
說不焦慮那是假的,連心大的李白也有借酒消愁的時候,我也常常想一醉方休。
公元755年,我當了一個名為河西尉的小官,“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氣盛的我還認為這種小官不做也罷。于是,朝廷就讓我做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就是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的。
那時我已經四十四歲了,困于長安也十年有餘,為了生計,我接受了這個我看不上眼的職位。
十一月,我回老家奉先,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
“入門聞号咷,幼子饑已卒。吾甯舍一哀,裡巷亦嗚咽”,那一瞬間,我崩潰了,我真的想好好哭一場。
生活就在這個時候愈加艱難了起來。
安史之亂後,我把所有的沉痛都化作靈感,如同戴着鐐铐跳舞一般,我将悲憤注入筆鋒。
755年開始,到770年離世,我很忙,身體的痛苦比不上心靈的痛苦,我不斷地去寫,一寫就難以停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我寫國破,寫家亡,寫離,寫别,寫曆史長河中發生的每件事情。
大家說我是“詩聖”,是“詩史”,其實這隻是我老杜的一番慰藉。
不管是少陵野老,還是“天地一沙鷗”,我都為傷痛而鳴,為士人的使命和責任而鳴。
因為我不僅愛李白,也對大唐愛得深沉。
杜甫(712年—770年)
生平簡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境優越,因此過着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于“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731年,開元十九年,十九歲的杜甫出遊郇瑕。二十歲時,杜甫漫遊吳越,曆時數年。
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回故鄉參加“鄉貢”。
736年,開元二十四年,杜甫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杜甫的父親時任兖州司馬一職,杜甫于是赴兖州省親,與蘇源明等一起,到齊趙平原,作第二次漫遊。
744年,天寶三載四月,杜甫在洛陽與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相遇,兩人相約同遊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會見了詩人高适,這是第三次漫遊。之後,杜甫又到齊州(今山東濟南)。
745年,天寶四載,他在齊魯又與李白相見。
747年,天寶六載,玄宗诏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由于權相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
755年,天寶十四載,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又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
757年,至德二載四月。杜甫投奔肅宗。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不料杜甫很快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被貶到華州。
768年,大曆三年,杜甫思鄉心切,由于生活困難,不但不能北歸,還被迫更往南行。大曆四年正月,由嶽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複折回潭州。
770年,大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亂,杜甫又逃往衡州。
770年,大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嶽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代表作: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濁酒杯。
名句:
1.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望嶽》)
2.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興八首.其一》)
人物關系:
祖父:杜審言
父親:杜閑
母親:不詳
弟弟:杜穎、杜觀、杜豐、杜占。
朋友:李白、孟浩然、王維、高适、岑參
參考文獻:
1.白壽彜.中國通史·隋唐時期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97
感謝閱讀,更多精彩内容,請持續關注“諸葛學堂”!
特别聲明:此文為“諸葛學堂”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