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炎是慢性病嗎?來源:廣州日報醫學指導/廣州市中醫醫院脈管炎專科主任黎建華,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脈管炎是慢性病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廣州日報
醫學指導/廣州市中醫醫院脈管炎專科主任黎建華
冬季溫度驟降,是脈管炎的高發季節。“因為寒冷是脈管炎的誘因之一,稍有不慎,就會導緻情況惡化,反複發作。”日前,在廣州市勤正中醫醫院(廣州市中醫醫院勤正院區)舉行的公益活動上,廣州市中醫醫院脈管炎專科主任黎建華表示,冬季一定要小心防範脈管炎發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首先要戒煙,其次要注意防寒保暖,每天可用熱水洗腳來促進血液循環。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高三德
45歲以上三高男性要警惕
中醫将四肢的周圍血管病叫做脈管炎,它包含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足、下肢靜脈潰瘍、變應性血管炎等十多種疾病。其中,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累及血管的炎症性、節段性、周期性發作的慢性閉塞性疾病,主要侵襲四肢中小動靜脈,以下肢血管為主,少數病例病變可累及心、腦、腎、腸等髒器血管,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
而老年人的脈管炎大部分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什麼是動脈硬化性閉塞症呢?黎建華介紹,這是一種由于大、中動脈硬化、内膜出現斑塊,引發動脈狹窄、閉塞,從而導緻慢性缺血改變的周圍血管常見疾病。其特點是全身性的,病變從大、中動脈開始,向小動脈發展,下肢呈慢性缺血性改變。常見于45歲以上的吸煙并患有三高症狀的男性,症狀表現為:肢體發涼、沉重無力、麻木、酸痛;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抱膝而坐),嚴重者會出現潰爛壞死。
冬季尤要小心脈管炎發作
黎建華介紹,脈管炎的這些症狀主要是因血管内膽固醇和脂肪積聚,引起下肢血管非化膿性炎症,導緻管腔閉塞,引起肢體不同程度缺血而産生的。其病程較長,從幾個月到數年不等。導緻脈管炎的原因很多,高危人群是吸煙者、精神緊張者、營養不均衡者、寒冷潮濕地區居民、有家族遺傳因素者等,以男性為主要群體。
冬季氣溫驟降,是脈管炎的高發季節。黎建華介紹,寒冷是脈管炎的誘因之一,稍有不慎,就會導緻情況惡化,反複發作,“寒冷潮濕的環境會使肢體血管出現明顯的收縮,血液循環的速度減慢,同時引起痙攣和血管内皮損傷。”
要戒煙并進行規範治療
如何治療脈管炎?黎建華介紹,要分兩步來做:
第一,患者要做好生活上的自我調節。首先要戒煙,因為吸煙會收縮血管,其次要注意防寒保暖,每天可用熱水洗腳來促進血液循環,多運動來改善身體狀況。最後,飲食要清淡,不能高油高鹽。“那些治不好的人大多數是既戒不了煙也忌不了口的人。”
第二,進行系統的規範的治療。
情況較輕的患者,如脫疽病未潰期現象,在内科基礎治療的同時采取中藥熏洗、貼敷治療等方法來處理。對冬天四肢冰冷、氣血不暢的人,可用本草貼貼敷相應穴位,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情況嚴重者,患肢血管已大部分閉塞的情況下,可以采取腔内血管成形術、動脈旁路轉流術、動脈内膜剝脫術等相适應的手術療法進行治療,這些大部分都是微創手術,創傷小,并發症低,成功率高,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而在圍手術期(術前術後)運用中醫藥療法,可以提高病人的體質,大大降低微創介入的并發症。比如使用專科制劑如脈複生,就能大大提高下肢動脈支架植入後的遠期通暢率。
情況較嚴重者,即已出現相應的症狀(如手指或足趾多處感染壞疽的處理),可以采取蠶食法、鲸吞法、壞疽姑息療法等來為患者進行治療。
“蠶食法是我科獨創的處理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壞疽的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如蠶啃食桑葉般一點點地把壞死組織清除掉。做法主要是将創面的壞死組織分期分時清除,保留健康組織,在血液循環改善後,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有明顯分界時,一次性徹底清除壞死組織。”黎建華說。據介紹,現今蠶食法已在門診、病房應用超過5萬例以上,療效确切,已成為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足等周圍血管病的常規治療技術。
相關鍊接
貧困患者可獲資助
為了讓更多的脈管炎困難患者得到關懷,“關愛長者,醫脈相通”脈管炎幫扶公益項目正式啟動。其主要服務内容是通過定點合作醫院廣州市勤正中醫醫院的專科發展來制定公益特色項目的方向,實現醫療幫扶。同時,項目會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脈管炎患者給予經濟援助,幫扶對象為在廣州勤正中醫醫院就診住院的45歲以上的貧困脈管炎患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