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騰片是一種神奇的片劑,在水中放入一片小小的它,立刻會引來孩子們圍着水杯拍手、歡笑,用不了多久一杯美味且營養的飲料就在孩子們的尖叫聲中誕生了,真是又好玩又好喝。很多時候,即使是成年人也很享受這樣的過程,看着藥片在與水激烈的“交鋒”中産生的氣泡上下翻滾沸騰,耳邊聽着氣泡從誕生到消亡所發出的“呲呲”聲響,最後再品嘗一杯可口而營養的飲料,不禁會讓我們的身心倍感輕松惬意。稍懂化學知識的朋友都明白這裡的原理,其實就是酸和碳酸鹽反應放出了二氧化碳,從而産生了我們看到的現象。原理雖然不難,但要想依據這樣的原理來制取泡騰片卻并不容易,這裡面還是有很多道道的。今天就來和大家唠唠泡騰片的那些事兒,給大夥兒介紹一種自制泡騰片的簡單方法。
藥物制劑是由含活性成分的主料和輔料所組成,活性成分的主料固然重要,輔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沒有輔料就沒有制劑”。我們以蘇打泡騰片為例,來看看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蘇打泡騰片的核心主料就是泡騰劑(也是崩解劑),也就是産生二氧化碳的那一部分,它包括酸源和二氧化碳源。其中酸源可以選用的有:檸檬酸(又稱為枸橼酸)、酒石酸、富馬酸以及它們的混合物等(可不要選擇鹽酸、硫酸、硝酸啊)。二氧化碳源一般就選用碳酸鈉、碳酸氫鈉以及它們的混合物等。這裡要簡單說明下檸檬酸其實是比較好的選擇,其酸度較強,口感也很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吸濕性比較大,如果你要用它就一定要控制好濕度,要在30%以下,溫度不要超過25度,否則壓片時很難做到不“粘沖”。如果用酒石酸代替檸檬酸,那麼吸濕性将大大降低,在50%的濕度下也可以壓片,但它也有缺點,首先口感較差,其次遇到鈣離子會産生混濁影響觀感。二氧化碳源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按質量比1:9混合時為最佳,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配伍性。
主料就是這麼多,下面來看看輔料,這個裡面的講究就大了。首先是稀釋劑(或稱為填充劑)主要是用來填充片劑的重量或體積,從而便于壓片。這兒我們選擇乳糖/甘露醇(10:1)作為稀釋劑。其次是潤滑劑,聚乙二醇6000(PEG6000,6000是它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較其他幾種潤滑劑防粘沖效果好,無不溶物、無氣泡現象、外觀光潔,是我們的最佳選擇。最後是矯味劑,它的作用我想不用多說了吧,看名字就能懂的。這裡選用的是甜橙香精、乳化橘子香精以及蛋白糖等。其中,乳化橘子香精本身也是食用色素,顯橙色。蘇打泡騰片的配方如下:檸檬酸34.5%,碳酸鈉/碳酸氫鈉(1:9)20.8%,乳糖/甘露醇(10:1)41.7%,矯味劑及據乙二醇6000适量。
好了,到這兒這道大菜的食材都準備好了,下面就要看大廚們怎麼烹饪啦。介紹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粉末直接壓片。香精加入到乳糖中使其充分吸收,幹燥後過篩,取30~40目的乳糖顆粒備用。其餘物料幹燥後過100目篩。取配方量的乳糖顆粒以等量遞加的方法加入主藥及其餘輔料。混合均勻,壓片即得。好了,方法就說到了這了,下面,動手吧,Let’s go!
壓片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