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洗衣液灑在行李箱外面怎麼處理

洗衣液灑在行李箱外面怎麼處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9:29:48

來源:重慶日報網

原标題:

樓道撤桶之後,湯湯水水灑一路怎麼辦?

——重慶垃圾分類立法廣泛征求各方意見

洗衣液灑在行李箱外面怎麼處理(湯湯水水灑一路怎麼辦)1

新華社發

垃圾分類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做好,都會導緻分類不徹底、不成功。如何從制度層面保障垃圾分類的各個環節有序進行,在關鍵領域予以立法規範,前瞻性地攻克重點難點問題?

近日,市人大城環委連續召開兩場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座談會,聽取有關市級部門、市人大代表、專家、物業服務企業、商貿餐飲企業代表、居民代表和鎮街有關負責人對《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意見建議。記者依照垃圾分類開展的時間順序,對有關意見建議進行了梳理歸納。

垃圾被帶出家門時:

要求居民提前瀝幹廚餘垃圾水分

今年5月21日,是人和街道棕榈泉小區開展垃圾分類一周年的日子。“樓道撤桶”365天之後,這裡成為了兩江新區開展垃圾分類最成功的小區之一。

“一年來,垃圾分類讓棕榈泉小區的生活垃圾減量了40%。”人和街道垃圾分類推進辦主任古懋佳在會上介紹,也就是說,從棕榈泉小區運往後端填埋或焚燒的生活垃圾總體減少了40%,減少的40%垃圾被資源化利用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廚餘垃圾。

古懋佳帶來的案例點明了做好廚餘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這是垃圾分類有效推進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居民需要承擔的十分關鍵的一項責任。

市人大城環委專業組代表,市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第一市政設計院副院長楊斌提出,在很多小區,由于重慶人飲食習慣特别,居民下樓倒垃圾時常湯湯水水灑一路,造成了二次污染。

但棕榈泉小區就沒有這些現象。古懋佳表示,由于宣傳引導到位,現在,該小區的居民出門之前大多能夠完成廚餘垃圾的分類,并且提前瀝出廚餘垃圾裡的水分,保持樓道和電梯幹淨整潔。

記者注意到,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成都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就明确提出,廚餘垃圾應當先瀝出水分,再投放至廚餘垃圾收集容器或者采用就地處理等其他減量化方式排放。

“居民作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該做到這一點。”古懋佳希望,草案能夠将上述規定吸納進去。

确保垃圾在小區裡分好類:

教育引導為主,懲罰條款也必須有

“據觀察,我們的居民站在垃圾桶前3秒内還沒想出怎麼分類,多半就會選擇亂扔。”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重慶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曹銀濤提出,由于當前很多人沒有完全弄清如何區分各種垃圾,普遍造成了“垃圾帶下樓,分類不到位”的情況。他認為,如果教育引導不夠,即使法律條文制定得再完善,執行也會遇到困難。

“必須手把手地教。”古懋佳也表示贊同,他認為,短期内要想确保居民準确分類投放垃圾,特别是真正做到把廚餘垃圾分出來,必須有工作人員或志願者在垃圾桶旁蹲點值守,未來甚至需要蹲守執法。

這也引發了大家對“個人不分類投放是否需要罰款”的讨論。

“車輛違章因有車牌、有監控,可以追溯到車到人,居民亂扔了垃圾,執法人員很難抓到現行。”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重慶麥耕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濤認為,在現階段對個人罰款沒有可操作性,還需以教育為主。

此外,有法律界人士認為,如果法律條文要求罰款,但現實中又因取證難執法難等原因沒有罰款,法律的嚴肅性就會受到影響。

楊斌也提出,因草案通過後約束的對象是全體市民,“即便要罰款,也要謹慎考慮罰款數額”。

古懋佳則贊成将對個人罰款的相關内容寫進草案。他表示,在現階段,垃圾分類做得不夠好的居民,很多是工作繁忙的中青年人,這部分群體普遍知法懂法,通過立法“懸劍”,有助于提高他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能夠讓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勸導更有據可循、更具說服力,也更利于垃圾分類的開展。

記者注意到,已經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和《成都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均對個人不按照規定分類投放垃圾有罰款表述。其中,上海規定對拒不改正的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成都規定對城市管理部門書面警告後再次違規的個人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據媒體報道,在垃圾分類做得很好的日本,亂扔垃圾被稱為“不法投棄”,将依法判處5年以下刑罰,或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日本對于垃圾分類的教育引導也比較到位,以東京都澀谷區為例,要區分垃圾屬于哪類,首先需要對照垃圾分類圖表,圖表可在區政府領取,也可在政府網站查詢。

目前,草案拟規定對個人未在指定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罰款。

維護好小區的日常清潔:

物業清運一天要保證兩到三次

草案拟将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4類。

座談會上大家普遍提出,由于4類垃圾産生不均衡,目前我市絕大部分小區又平均設置4類垃圾桶,導緻出現了廚餘垃圾外溢、可回收物在“雙十一”等特殊時期“爆倉”情況,這也對物業應承擔的責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垃圾分類投放“定時定點”已逐步成為共識的背景下,如何從制度層面保障“定時”,成為大家讨論的一個重點。

據了解,棕榈泉小區的物業每天巡查清運垃圾6次,很好地維護了小區環境。據古懋佳觀察,“樓道撤桶”前,物業每天維護一棟高層住宅樓道清潔的時間大概在3-5小時,“樓道撤桶”後,30分鐘就能完成這項工作。他認為,物業節省的人力财力應該轉化到巡查清運垃圾工作上,因此,建議通過地方立法的方式,要求物業合理設置垃圾桶數量,每天巡查清運垃圾兩至三次,甚至可以明确要求在早晚等垃圾投放的高峰時期開展巡查清運,以确保小區環境整潔。

據了解,一些垃圾分類開展得較好的發達國家還要求居民定時投放垃圾,如果錯過,就要等待下一次規定時間。

廚餘垃圾進桶後:

探索就地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

要求物業及時巡查清運垃圾,必須有充足的分類收集設施和較高的轉運效率作為保障。在古懋佳看來,目前這個保障是不夠的。

理想狀态下,廚餘垃圾密閉存放的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才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草案也對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密閉存放提出了時限要求,但當前在具體操作中卻有困難。

在人和街道,有兩個日均産生生活垃圾20噸的大型次新小區,都因小區的分類收集設施不到位,而産生了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其中一個小區因垃圾儲存站層高不夠,導緻轉運車輛無法駛入;另一個小區則隻有規劃,實際沒有建設生活垃圾儲存站。這兩個小區的物業隻能于每天淩晨,在車庫口、公路邊轉運垃圾,廚餘湯水不時外溢,盡管轉運後多次清洗,還是在路面留下油漬,居民意見很大。

此外,有物業企業反映,雖然當前我市的大型垃圾二次轉運站容量總體足夠,但由于垃圾轉運車輛進出制度嚴格,造成車輛排隊現象嚴重,“反正收了垃圾也排在路上,轉運車也就來得不那麼及時”。

古懋佳認為,法律可以對新建小區配建垃圾分類收集設施作出明确規定,但在已建成小區,改建或擴建的難度很大,且不好明确責任單位。“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大家普遍擔心異味擾民,哪怕物業願意騰出辦公用房改建生活垃圾儲存站,居民也會強烈反對”。

在大型商場,廚餘垃圾轉運同樣面臨壓力。有餐飲企業反映,由于具備餐廚垃圾跨區經營性運輸服務資質的企業極其有限,很多商場餐廚垃圾的轉運方式都不夠規範。

如何破解?古懋佳注意到了成都市的經驗——當前,成都針對廚餘垃圾進行了“集中規模化 分布小型化”處理模式的布局。

新聞報道顯示,成都已有多個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備在食堂、商場等地投用,設備采用微生物水解技術,把廚餘垃圾消化分解為水、油、渣,水直接從市政污水管網排出去,油作為生物柴油、渣作為肥料進行二次使用,從而實現了廚餘垃圾就地一體化處置。

“廚餘垃圾就地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是一個突破口。”古懋佳認為,利用市政空地布局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為減輕廚餘垃圾存放和轉運壓力提供了路徑選擇,地方立法可以作出前瞻性規定。

本文來自【重慶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