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産品研發相關的那些事
背景:随着十四五規劃的出台,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化應用推動産業鍊智能化升級,創新工程建設組織模式,營造融合發展新業。
當傳統業務有效的将業務知識沉澱為執行标準,與IT高科技技術完美的融合創造出很多新的應用模式,用新的生産工具引領行業發展。
首先将業務實施流程标準化,然後通過産品研發方法論及産品運營、推廣、市場化等知識體系實現讓IT高科技技術賦能傳統業務,為傳統業務插上高飛的翅膀。
當組建一個新團隊準備研發一款新産品時我們通常可以做如下三件事。
一
理關系,搭建“用産研”一體化研發模式
通過梳理的業務标準,對業務流程的使用進行深入的研究以及沉澱經驗。提倡需求從用戶中來,用到用戶中去的閉環管理。
用戶(業務人員、運營人員)、産品經理、研發人員形成一個鐵三角,在工作中各司其責,相互補齊各崗位的短闆、充分形成合力。
産品需求分析環節有關業務需求确認、需求評審與交底、産品發布驗收等關鍵環節都有業務、運營人員參與,通過此種方式保障産品研發的正确性、符合用戶需求性,同時了解用戶體驗方面的感受便于及時對産品研發進行改進。
二
建體系,規範研發流程提升組織效能
2.1搭建研發流程體系
規範研發流程,明确各崗位不同階段的工作内容及輸出成果物标準,使工作清晰,目标明确。
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統一大家的認知,工作方法一緻、理念一緻後組織的整體效能才會提升。
2.1.1需求管理體系
整個産品研發流程中,産品設計階段是尤為重要的,這個階段承接企業的戰略、用戶/市場的需求,最終設計出的産品,上市後要與運營、營銷等一起配合,實現企業戰略價值。
所以這個階段要充分做好市場分析、用戶分析、競品分析,甚至是商業模式的思考。前期考慮充分,後期産品研發上市推廣後才能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不是等到産品上市後才考慮這個産品該怎麼打市場,前期需要适當考慮并在整個研發過程中都要不斷的驗證。
下圖為一款産品研發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為了充分保障産品對需求理解的正确性,在研發過程中将需求管理分為5個活動:
需求交底、需求驗證、需求跟蹤、需求變更控制、産品驗收。
明确5個活動的輸入、輸出文檔以及關鍵的控制點。
如果是一款從0到1的産品提倡采用最小MVP模式,最小價值産品或最小可視化産品先去驗證該産品要解決的用戶需求是否存在。
産品規劃期切忌貪大、貪全這樣一直在打磨研發中,産品遲遲不能發布,産品推遲發布的直接影響是可能錯過最佳市場窗口期,錯過了這個時間,市場變化了,産品推出來的價值大大減少。
所以提倡前期做産品時要做主要流程、處理核心需求的内容,做完後快速找到目标客戶進行驗證,确認。
及時了解産品研發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産品解決方案,再投入市場驗證。當核心内容、主流程确定後,再逐漸有計劃的開發剩餘的細化部分的内容。
2.1.2開發管理體系
産品設計通過評審後進入開發階段,開發過程中需要保證開發人員對需求理解的準确性,能夠理解産品設計意圖、通過技術解決方案實現産品的需求,為了保證産品質量要求開發人員輸出方案概要設計、詳細方案設計、交付功能模塊前充分做好功能自測、同時加強開發人員編寫代碼的規範性以及代碼審核工作。
如果是新産品的研發,需要開發人員提前介入了解需求以及産品規劃的内容提前做技術研究,确保産品方案的可行性,同時這期間要做好技術方案論證與選型,為正式啟動開發編碼做準備。
2.1.3質量管理體系
産品測試作為保障産品質量的最後一道防線,需要理解産品的功能要求,并對軟件進行測試,檢查軟件是否存在缺陷(Bug),測試軟件是否具有穩定性(Robustness)、安全性、易操作性等,在測試前期需要寫出相應的測試用例。
完成産品發布前,對産品質量做整體評估,需要所有缺陷bug修改完成、回歸測試後無新增bug,測試結束後編寫測試報告,對本論測試進行總結分析,明确出bug高頻發生在哪些功能、同時分析産生bug的原因,為後續的産品研發改進提供方向。
2.1.4增加關鍵節點評審
通過研發實踐流程的過程中,覺得應加強整個研發流程中關鍵節點的評審,評審可以分為部門級、公司級兩種,針對不同的項目重要級别,明确哪些項目部門級評審、哪些項目公司級評審。
需要評審的關鍵點為:項目立項、産品規劃、開發技術架構設計、發布評審,對上述内容做相應的評審要素。
各關鍵節點都需要逐漸建立以及完善評審要素。同時建立評審委員會,針對不同的評審環節需要有相應的人員參加。具體要包含這幾類評審人員市場代表、業務代表、技術代表、産品代表及公司領導。
2.1.5使用相應的項目管理工具
明确認知、統一工作流程後,研發的各個崗位的人都能清楚各種的工作職責與邊界後,為了方便管理研發、量化研發人員的工作内容及研發團隊的效能,同時為研發團隊持續提升效能提供優化改進方向,則可以考慮采用研發項目管理系統,目前市面上使用比較成熟的系統有JIRA、禅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工具隻是工具,它是為了提高研發日常工作效率、同時實現線上管理的一種方式,這裡需要我們将線下的管理模式、研發流程走通、走順後,上了管理系統才會更好的被推行與使用。同時使用此系統需要對員工全員進行培訓。
總結:産品研發統一工作流程、統一認知後,進一步做各崗位的工作度量,有了度量的标準,後續可以有針對的進行改進,可以有方向的提升組織的整體交付能力及效能。
軟件研發過程本身的可視化程度較低,風險就容易被各個環節掩蓋,但最終會不斷積累起來。這就需要适當的度量方法去顯性化這些風險,需要先掌握研發團隊的效能情況并加以改進,才能推動團隊做正确的事,更高效的産出。
下圖為各崗位可參考的度量維度:
2.2圍繞産品搭建運營、市場營銷體系,實現商業模式
搭建産品研發體系的目的是保證大家按統一的認知工作方法協同工作,盡量的保障産品方向正确性及交付産品的效率和質量。
從産品研發的初衷來看,産品研發最後的目的是要為實現商業價值和企業戰略,所以有了産品還需要對産品進行商品化的包裝,需要對産品進行運營推廣以及商業模式變現的實現。
産品階段裡程碑研發結束發布後,随後進入小規模市場驗證階段,需要通過一批種子用戶進行試用,驗證産品規劃階段的産品價值、産品定位是否符合,同時收集總結用戶反饋及時優化産品、同時總結産品的價值點、賣點、用戶的使用場景,為後續大規模市場應用做積累。
産品研發上市交接棒轉向推廣落地使用,這個階段需要建立服務(運營、)市場營銷等體系。
2.2.1服務管理體系
服務的價值是促進産品落地使用,為保障産品使用提供一系列的服務保障措施,提高用戶的黏性、及對産品的忠誠度。
服務(運營)主要包含産品培訓、落地使用過程中通過運營手段建立用戶的信任、培養用戶的習慣、通過讓用戶有參與感,最終實現共同為整個産品研發與應用提供建設性意見或需求。
推廣實施前,準備産品培訓課件并使其标準化,包含培訓課件講義、練習實例工程、考試題、作業操作指導規範等;
推廣過程中,及時捕捉使用中的問題,例如作業流程、作業經驗、人員熟練度、産品問題等及時做好應對解決辦法,例如需要優化作業流程、總結作業過程中經驗需要提煉出改進建議與方法,如果是人員熟練度可通過加強練習、及時點對點指導等手段提升改進。如果是産品需要優化或是有新的建議需求及時反饋排入産品優化計劃。
在推廣過程中找到使用标杆,在内部起到帶領作用。可以感染、影響内部其他人一起營造用的環境與氛圍,這期間及時鼓勵優秀的人、充分發揮人員的及時性、主觀能動性。可以每月進行評優,尋找每月使用之星等運營活動來培育使用的土壤。
内部使用時,這期間積極引導使用者輸出使用心得,為使用做宣傳,作為一名從業者為新的使用模式代言,感染、影響身邊的同行。
同時結合當前的互聯網運營推廣方法對産品進行按階段推廣,具體不同階段運營。
2.2.2市場營銷體系
銷與服是相輔相成的,用的好,形成良好的口碑,助力銷的好。銷的重點的如何找到目标用戶、如何做價值傳遞(傳遞話術)、如何把握用戶的痛點、挖掘用戶的需求,最終促成成交,目前服務于内部用戶的産品對上述各個環節可不具體實施,但服務于外部客戶的産品需要形成一套系統的方法。
為了更好指導産品銷售有标準的銷售指導書、收集目标客戶信息、價值傳遞話術、客戶異議處理解決方案等資料,保證對外宣傳有統一的口徑,提高成交量。
三
造文化,培養人才提升組織戰鬥力
明确事情怎麼幹,接下來就是執行以及執行過程中如何總結經驗并持續改進的事情。
執行的過程需要的就是人。如何讓大家積極發揮各自的價值能與團隊一起完成一項又一項的任務目标,并且能很好的完成,需要從如下方面着手:
建立共同願景:
将公司的使命與願景充分傳遞給團隊成員,團隊組建中盡可能的聚一些與公司願景相同的個體,團隊成員中的個人願景與團隊或是公司的願景相同的人越多,保證上下同欲,這樣員工的執行力也會大大提高。才能更好的保證企業戰略的落地。
培養人才與組織一起成長:
按照上述所搭建的各個體系,培養具備相應能力模型的人才,讓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這樣主觀能動性、積極性也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員工也能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其次給員工提供培訓學習的平台,各個崗位樹立崗位标杆,清楚團隊成員的優勢與短闆。針對短闆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讓個人與團隊一起不斷的成長。
關愛員工:
及時關注員工的狀況、當存在工作或生活上的困難時及時與給幫助與指導,讓員工有歸屬感。團隊内部營造坦誠溝通、積極拼搏進取、互相補位、高質量交付的理念與氛圍。同時需要各崗位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近期熱文:一文詳解組建新團隊研發新産品必做的三件事:理關系,建體系和造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