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4:04:58

不久前,《上海市教育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3)》發布,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如何更好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完善教育資源、優化教學環境,作為上海市首批教育數字化轉型實驗區,寶山區早在今年9月就“官宣”開啟未來學校的建設序幕。

數字化在學校的轉型和落地到底如何做?

11月29日下午,在寶山世界外國語學校,寶山世外集團總校長吳佩芸,在活動現場分享了幾個故事: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1

故事 1

一份有942725條數據的學生成長報告

這個故事,指向了這樣一個關鍵詞:學生畫像。

在寶山世外,每學期末,家長都會收到一份關于孩子成長的綜合性過程性報告。其中既彙聚了學生成長過程的數據,還包含着老師對學生的個體性、過程性、綜合性的多維度評價。

學校還依據報告,将孩子的每一個成長數據對家長進行逐一細化解讀。小學階段報告是在母體校的基礎上進行了校本化優化,初中階段根據上海市綜合測評、學科标準等,進行了校本化細化分解,形成了校本學科過程性評價。

以初中語文學科為例:在學生綜合評價平台系統中,設置了不同維度24個評測打分點,涵蓋了學業水平、口語交流、閱讀、寫作、書寫、綜合性學習等。在一個學期中,設置多個過程觀測點,然後學期末累計所有數據,形成這一學科的學業水平雷達圖。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2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3

學科水平雷達圖不僅是評價的一個應用與數據彙聚,同時也是教學方式修正的一個依據。教師可以根據學業水平雷達圖更精準的掌握學生學情,從而提升教師備課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更精細、有效的個性化學習管理服務。

據介紹,學生的學業發展數據還隻是學生個體數據庫的一個小“子集”。從2019年開始,寶山世外已經聚集了942725條學生個體數據,包括綜合實踐數據、心理與健康相關數據、校本學科資源使用數據、Kuder職業測試數據等數十個類目的學生綜合性過程評價數據,形成了完整的學生畫像。

在吳佩芸看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質,不同的特質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我們希望通過不同問題的數據彙聚,形成學生的成長軌迹,從而能對學生有個較好的描述,為學生的生涯規劃做有建設性的建議。”她說。

故事 2

來自體育課的個體運動“處方”

這個故事,指向了這樣一個關鍵詞:實時數據。

随着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如今,每一位寶山世外學子都有一個實時更新的以多元載體測試支持的個體“處方”——以“智能寶”手表為終端的學生數據。

活動現場,吳佩芸介紹學校體育老師借助智能寶手表開展主題教研的故事。借助智能寶手表,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實時觀察到學生心率、心率指數、強度、步數、體溫、血氧等運動與健康數據。

通過觀察學生的體育課堂表現及分析學生運動相關數據,體育教師們得出了四個共識:一節課最大心率、平均心率、心率≥120次/min的時間和總耗能是分析體育課強度、有效運動時間的重要指标;放松收尾的心率同樣需要從組織教學中研究;課堂心率與學生的體質、心理等多種因素有關,需要多學科幹預與支持。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4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5

為了使學生運動處方更具科學性、契合性,學校下一步将通過“20分鐘三項聯測”“儀器檢測”“運動技能測試”三個項目相關數據監測,從不同維度分析學生運動情況,為學生分析設計個體運動“處方”,幫助學生發現運動特長,掌握運動技能,培養學生運動興趣與運動習慣,最終達到學生體能提升的目标。

某種程度上,智能寶手表已經成為支持體育教師為學生提供運動“處方”。

借閱、場地預約、實驗室使用等管理與行為習慣,校車軌迹、5G電話等服務與家校聯系,藍牙定位等安全與資産效能…智能寶手表還能夠記錄這三個方面的數據進行動态統計,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各個方面的“個性化處方”,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指導,并借助系統的課程實施規範和優化學校工作。

故事 3

一門聚焦教與學變革的初中技術課

這個故事,指向了這樣一個關鍵詞:課堂效能。

如何促進教育信息化從技術驅動向育人為本轉變?技術賦能的背後如何讓老師教得更精準,學生學得更高效,寶山世外以初中技術課程的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實踐。

據介紹,學校的初中技術課程是将制造技術、信息科技等基礎技術合序,并融合實施的基礎型課程,均衡了結構制成與編程控制兩類主要學習内容,豐富學習者的直接經驗感受,經曆将想法轉化為實物的實踐過程。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6

以八年級項目《我是智能家》為例。

在第一階段,教師會通過介紹、引導和示例演示基礎功能模塊(AI視覺傳感器),然後提出4個不同方向的探究項目。

進入第二階段,學生分組任選一個探究項目,并進行項目策劃。這一階段,學生要完成項目計劃,問題澄清,設計制作方案,驗證方案等步驟,體驗完整的“技術”過程。

在第三階段,學生進行作品展示與交流,并彙總項目實施過程的問題,最後根據師生反饋進行分頭修改,提交項目文本與制成品。

在深化信息化課堂改革中,如今,寶山世外已形成了“外語見長與國際理解”的人文底蘊、“實驗科學與創新科技”的兩翼齊飛的顯著特色。

在校長吳佩芸看來,除了以上說到的所有這些嘗試,除此之外“第三方服務怎麼監管”“學校資源管理的使用效能是怎樣的”“專業成長與教師結構的管理如何有效有序”……所有這些管理問題,更是她一直在思考和不斷嘗試突破的。

從教學管理者的角度,這也是一次不折不扣系統的績效管理校本實踐。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7

據介紹,寶山世外還緻力于通過教育教學數據化驅動體制機制變革和管理創新,以應用場景為切入點,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建設整體架構圖,不斷完善已有的校本基座、制定數倉規則,和不同責任人的界面呈現,讓數字化轉型與日常教育教學服務實現管理的無縫銜接。

活動現場,均瑤集團董事長、上海世外教育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表示:均瑤集團将不遺餘力地支持學校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助推世外教育進一步建設“未來學校”,讓集團數字化轉型實現更多的“溢出效應”。同時,通過集團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推進,進一步精準對焦,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助推雙減和學校高效賦能落地。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8

在寶山區教育局局長張治看來,寶山世外在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上做了非常有價值的探索。

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校本研修要求(數字化轉型架構的校本方案應該如何落地)9

“世外教育集團在促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上有非常好的探索,從學生的個性化評價,到課堂精準教學,甚至學校特色課程的發展,都有了科學的設計和實踐。

可以看到,在寶山,一個“虛實融合”的校園正在形成。

寶山世外教育集團是前行的改革者,它的探索和嘗試,對于其他學校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張治說。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