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及重量的比較成為孩子數學學習的絆腳石
孩子在上了小學後,就需要學習比較大小,比較數量多少和重量。或者是題目會給一些已知條件,孩子需要根據已知條件來求其他物品的多少或重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瓶子裡裝滿了水,稱量後瓶子和水共重8斤,這時候,倒出了一半的水,再次稱量瓶子和水共重4.5斤,請問,瓶子是多重呢?
我們一看這題就覺得太簡單了,瓶子裝滿水8斤,倒出一半水重4.5斤,半瓶水的重量就是8斤減去4.5斤等于3.5斤,一瓶水的重要就是3.5斤乘以2等于7斤,那麼瓶子的重量就是8斤減去7斤等于1斤,幾秒鐘這題就做完了。
我們覺得簡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于數量和重量有清晰的概念,我們知道不同的東西是有不同的重量的,可是對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他們根本繞不過來這個彎,覺得太難了,根本算不出來,因為重量對于他們來說是完全抽象的概念,你跟他說重8斤,重3.5斤,對他們而言隻是個數字。
那麼家長碰到這種情況就該發愁了呀,那該怎麼去培養孩子對重量和數量的感知呢,如果一直沒法理解豈不是數學學習一直是個大難題了。其實要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感知能力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給他們強化這些概念。
如何有效幫助孩子掌握數量和數字間的聯系并理解概念
最簡單易操作的方式就是買一個電子秤,把日常生活中你們會碰到的東西都拿過來稱一下,帶着孩子一起把稱量後的數字挨個寫下來,給每個物品貼個重量标簽,讓孩子可以直觀地看到重量和數字間的一一對應關系,這樣他們就會建立起重量和數字間的連接概念,他們會知道不同物品的重量是不同的,下次再需要做比較的時候,對他們而言就很簡單了。
如果想更進一步,讓小朋友學會比較和等量代換的概念,那就可以買個小天平,通過不斷調整天平兩邊放置的物品和砝碼,觀察天平的來回傾斜和平衡的狀态,當一邊是10克的砝碼時,我們手裡隻有3克和2克的小球,該如何使得天平兩邊保持平衡呢?這個過程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并将自己每次嘗試的結果都記錄下來,不隻是會讓他們感受到重量的概念,還能夠讓孩子們熟練地掌握等量代換。
同理,家長們還可以買卷尺帶着孩子量不同物品的長短,量你們的身高等等。最重要的是,在這些測量的過程中讓孩子感知數字和真實世界的聯系,抽象的、無意義的東西是很容易被我們的大腦遺忘的,不說小朋友,就連大人也是這樣,我們選号碼的時候都喜歡選擇那些跟我們自己有更多關聯性的數字,這樣才會好記,一串無規律的數字,就算記住也會很快忘記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告訴孩子們數量、大小、長短、高矮和時間等概念,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把書本知識和生活的環境結合起來,更有助于他們理解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