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書蟲媽媽
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身邊很多家庭,父母對于孩子的智力開發非常重視,但很少重視培養孩子的良好的情緒。
曾經問過身邊的幾個朋友,有的認為,小孩子正是智力開發黃金期,正确引導情感教育,以後再做也行。有的則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什麼是情感,沒必要上綱上線培養。
育兒專家認為,如果孩子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情緒,那麼就很容易産生一些極端的心理問題。家長隻有正确了解孩子的各種情緒,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積極健康發展。
因此,父母除了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同樣也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情緒發展。
當了爸爸媽媽的都知道,孩子的情緒總是變化多端,有時哈哈大笑、有時悶悶不樂、有時大哭大鬧、有時安安靜靜……
爸爸媽媽隻有正确了解孩子的各種情緒,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積極健康發展。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情緒,我用了以下四個方法培養,讓娃告别壞情緒。
(1)提高孩子識别情緒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做好正确的引導很重要。在帶娃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都體驗到種情感,但他卻沒法形容出來,需要爸爸媽媽為他解釋出來,這是什麼,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情緒,要怎麼去克服、理解這樣的情緒。
給孩子多解釋幾次之後,他識别情緒的能力慢慢提高了,這樣在孩子以後經曆這些情感的時候,才能根據父母傳達給他的方法來正确表達出來。
我的建議是: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必須要包容并幫助孩子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正确的處理。
(2)滿足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
我認為,孩子對父母情感的需求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替代的。父母一定要衡量好工作,生活和孩子,盡量每天抽出時間與孩子及時溝通和互動,否則會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畏縮。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為了生活,白天要上班賺錢養家糊口,但晚上下班回來,我會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說說話、看看書,玩親子遊戲,盡量滿足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
身邊有些父母,因為平時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為了補償這個,會特别遷就孩子,隻要是孩子的要求,都會無條件滿足。這樣也容易形成不良的情緒,為日後孩子的成長、長大後與人交往造成很大的障礙。
(3)培養孩子面對挫折時的積極情感
現在的孩子,在許多家長眼裡都是超級寶貝,就像通常講的那樣,“含到嘴裡怕化了,捧到手中怕掉了”。
父母都會為孩子的成長鋪好路,生活處處順利,這也就間接導緻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越來越差,稍微遇到一點不順心就打發脾氣,任憑父母怎麼解釋、滿足要求都不依不饒的,這也就無形中助長了孩子的不良情緒。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很重視孩子逆商培養。比如:在日常中,我會鼓勵孩子提高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在生活中、學習中等方面的問題,都應積極想辦法自己來解決。
當孩子犯錯時,我不會急着責怪孩子,隻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就可以,不要讓他過分自責。如果經常嚴厲批評和責罰孩子,這隻會讓孩子在再次面對挫折時,退縮不前,這同樣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情感發育。
(4)培養孩子社交的情感
身邊很多父母都認為要讓自己的孩子去認識新的朋友,但是又擔心孩子受傷,擔心孩子認識陌生的朋友。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認可,這個不僅僅是說得到父母的,還包括他的朋友、老師、同學甚至陌生人,這就需要孩子去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人,提高自己的情商。
平時,我會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發現原來其他孩子也有自己要學習的地方,而且在與人相處中也能得到更多的快樂。
(5)繪本故事引導
在育兒過程中, 我發現身邊孩子都喜歡聽故事,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代替說教,幫助爸爸媽媽們對孩子進行正确的情緒引導,讓孩子的壞情緒以正式的方式得以緩解。
培養孩子良好情緒的過程中,我給孩子讀了很多情緒管理的繪本,其中孩子最喜歡聽的就是這套《拜拜了,壞情緒》。
這套繪本内容涉及孩子成長過程中涉及的各種壞情緒:生氣、害怕、難過、妒忌、害羞、焦慮6種壞情緒。
這套繪本畫面整體風格随性自然,氣氛輕松,與套書側重鼓勵、安慰的主題相得益彰,小朋友通過閱讀這套書,能實現良好的解壓效果,跟壞情緒說拜拜。#願孩子慢慢長大#
一個個生活場景,涉及學習态度、挫折教育、情緒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孩子們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自己會遇到的問題,并得到相應的解決方法。一套六冊,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點擊以下鍊接下單。
小書蟲媽媽,育嬰師,二胎媽媽,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喂養知識、讀書心得,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小書蟲媽媽點贊并且分享給身邊更多需要的人,謝謝支持。(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