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蘊含意境的古畫

蘊含意境的古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4 10:12:43

提起清明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掃墓祭祖,緬懷故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給清明節繪了一筆傷感的基調,而很少知道唐代詩人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及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等同樣描述清明卻輕松歡樂的詩詞。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

唐.祭掃

在舊時,清明是傷感與歡笑的融合,踏青與祭祀平分秋色,占據着幾乎同等重要的地位。正所謂“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2

在古代,農曆三月正是草長莺飛的明媚春日,清明節正處仲春與暮春之交,脫去冬日的寒意,正是賞花踏青的最佳時節。這樣的天不出去玩簡直就是浪費,所以,從唐朝開始,清明節就成了法定節假日,甚至到了唐肅宗時代,皇帝決定把寒食節和清明節假期從4天延長到了7天,曆史上第一個“黃金周”就這樣誕生了!

寒食

清明前後,各地都有不少特色的寒食習俗。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3

唐代詩人張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面稠。廊下禦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來由。”

所謂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據史料載,如幹粥、醴酪、冬淩粥、子推餅、馓子等。因在寒食節用,又稱寒具。唐宮内的寒食内宴,可謂最早的冷餐大會。

擔酒上墳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4

“騎驢擔酒祭祖墳,一路春光滿眼新。道旁關撲擲得順,竿挑利物好誇人。”

宋代詩人吳惟信則在《蘇堤清明即事》一詩中描述:“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莺。”

同是宋代的詩人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詩:“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矶。莫辭盞酒十分勸,隻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這些都證實了郊遊踏青已成為古代百姓的清明節首選活動之一。

踏 青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5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唐代詩人杜甫《寒食》詩有“田父皆要去,鄰家鬧不違;地偏相識盡,雞犬亦忘歸”之句。不違,即不避,無忌諱;鬧不違,意為無拘無束地嬉戲打鬧。正如詩中所說,這天鄉間父老都要參與這“鬧不違”活動,就連雞犬也樂而忘歸。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6

踏青是趁着春色出遊。想趁着小假期遊遊逛逛的朋友們,對于踏青這件事的熱情和古人是一模一樣了。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7

踏青還出現在人際交往這個重要話題中。據小編考證,清明節踏青的前身應該稱為野外的交往。春風吹拂着少男少女的心,男女青年春嬉歡會的日子最早在上巳節。因上巳節與清明節時間相近,兩個節日的活動并在了一起。

清明這天祭玩祖掃完墓之後少女們在自己的右手中指上系一條紅線,意為“我在等待意中人”。有才的公子哥盡可以按照自己的才情作詩一首,把情詩系到風筝上,落到哪家算哪家,這樣的撩妹技能真的應了兩個字:随緣。撿到風筝的姑娘如果真的被才華傾倒,那就算成了一段姻緣。

蹴 鞠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8

唐代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有“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竟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句子,也說明清明節民間體育活動深入人心。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9

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古人對蹴鞠的熱情絕對不比現在的球迷差,男女老少皆可參加,清明節沒有世界杯的排場卻有世界杯的氣氛。約幾位好友,一起踢場球确實是非常開心的事情,即減壓又減肥。

射 柳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0

唐代詩人孟浩然作詩《上巳洛中寄王九迥》雲:“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1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将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将葫蘆高挂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這個活動明顯是個技術活,所以在軍隊裡玩得人比較多,将士們相互比較,赢得人能得到老大們準備的獎勵。

賣柳條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2

唐代,人們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柳枝插在屋檐下,還可以預報天氣,古諺雲:“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3

“清明弄柳”這一傳統習俗,在宋代達到了極緻。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述,宋時清明節裡,家家戶戶門上都插柳條,時稱“明眼”。所謂“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驅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護家門,此時的柳枝與桃枝功能相近。

到了南宋,“清明弄柳”熱度不減。周密在《武林舊事》中提到清明節日裡的臨安城(今杭州)時,用了這樣文字:“都城人家,皆插柳滿檐,雖小坊幽曲,亦青青可愛。”難怪宋人能寫出“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的詩句。

蕩 秋 千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4

“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裡蕩秋千。身輕裙薄淩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打秋千(蕩秋千)是從南北朝時開始流行的,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制成,後來逐步發展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

唐代打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并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内容。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5

蕩秋千是古代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所以清明節也稱“秋千節”。蕩秋千是從南北朝時開始流行的,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制成,後來逐步發展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6

傳說蕩秋千可以驅除百病,蕩得越高,象征生活越美好。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别是兒童所喜愛。

放 風 筝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7

清明放風筝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筝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筝時,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鸢上,等風筝放高時,就剪斷風筝線,讓紙鸢随風飄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筝帶走了。

而且這風筝在前面也說了,一根線上系着的不隻是漂亮的風筝,還有才子求佳人的心。

鬥 雞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8

寒食鬥雞在魏晉時尤盛。應瑒《鬥雞詩》中描寫道:“二部分曹伍,群雞煥以陳。雙距解長,飛踴超敵倫。芥羽張金距,連戰何缤紛。從朝至日夕,勝負尚難分。”

鬥雞的習俗到至唐代仍很盛,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五代女詞人花蕊夫人有詩雲:“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鬥雞場。内人對禦分明看,先睹紅羅被十床”。

蘊含意境的古畫(古畫中的清明節)19

唐代時期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盤點至此,大家有沒有發現,清明節的活動運動量都蠻大的,能站着就不坐着,能跑着就不站着。這是因為自從清明節和寒食節合在一起過之後(對的,之前這是兩個不同的節日),清明節這天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食傷害身體,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做些具有娛樂性的運動,祛除食物中的寒氣。

清明假期,也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不論具體怎樣度過,可在掃完墓之後試試古人的清明節的種種活動,享受一下春日帶來的神清氣爽。

注: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與欣賞,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後立即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