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9:32:23

十二生肖,大家還在牙牙學語時就知道了這個傳承了三千年的文化傳統。在古代,十二生肖起源于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人們僅是用動物來借代序數符号與十二地支相配。

但筆者從小就有一個疑問,為何十二生肖中其餘十一種都是真實存在的動物,隻有龍是不存在的呢?如果說用神獸,那數量也多了去了,朱雀、玄武、騰蛇、相柳繁多如星辰,為何隻把龍跟這些真實動物放在一起呢?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為何隻有龍不存在)1

當然,也許會有讀者問我,你怎麼就知道龍不存在呢?呵呵,我的确知道。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過“龍”這一形象的進化過程,最開始西周青銅器上雕刻的龍就是大蛇,形象很粗糙也很難看。随着時間的推移,龍的身上逐漸被人加入了很多其他動物的特征,一直到唐代,龍的形象才基本穩定下來。

就算咱們不從古代文化角度考慮,從現代科學角度考慮,以龍的體型特征,它是不可能飛起來的。龍沒有翅膀,也沒有明顯的噴氣設備,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基本原理。好,閑話少說,咱們進入正題。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為何隻有龍不存在)2

十二生肖

目前關于“十二生肖”的說法,一般都是參照東漢王充所寫的《論衡》。《論衡》中關于“十二生肖”的記載跟咱們普遍說法一緻,十二生肖分别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為何隻有龍不存在)3

《論衡》一書中的《言毒篇》中,王充還專門論述了龍和蛇,他這樣寫道:“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木生火,火為毒,故蒼龍之獸含火。”

也就是說,在東漢時期,十二生肖就已經完全定型,之後也是一直這麼傳承下來的。但是在東漢之前,十二生肖還有沒有别的說法?有!區别就在龍!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為何隻有龍不存在)4

從東漢往前看,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的兩批秦代竹簡和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日書》秦代竹簡中,也有關于十二生肖的記載。大家注意,筆者提到的出土竹簡是秦代的,比東漢早了将近四百年左右。在這些竹簡中,關于十二生肖的記載是這樣的:子,鼠矣。醜,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蟲矣。巳,蛇矣。午,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雞矣。戌,犬矣。亥,豕矣。

“豕”是豬的古代稱呼,跟東漢王充的《論衡》沒有區别。唯一的區别,就是“辰,蟲矣”,這裡面的辰,對應的可不是龍,而是蟲。也就是說,秦代的十二生肖,是有人屬“蟲”的。那為何到了東漢,十二生肖中隻有“蟲”變成了“龍”呢?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為何隻有龍不存在)5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蟲和龍兩者之間毫無可比性,一個是翺翔九天,能呼風喚雨的神獸,一個是卑微孱弱,渺小如塵埃的蝼蟻。但在古代,蟲不僅僅指的是昆蟲。古代的蟲其實代指各種動物,蛇也叫做“長蟲”,老虎也叫做“大蟲”。《水浒傳》中有位梁山好漢叫“母大蟲”顧大嫂,她的綽号“母大蟲”其實就是“母老虎”的意思。

在《大戴禮記》中記載:羽之蟲,而鳳凰為之長;毛之蟲,而麒麟為之長;甲之蟲,而神龜為之長;鱗之蟲,而蛟龍為之長;倮之蟲,而聖人為之長。在古代文化中,有羽毛的飛禽,以鳳凰為首;有羽毛的走獸,以麒麟為首;有甲殼的動物,以神龜為首;有鱗片的動物,以蛟龍為首。“倮之蟲”指的是什麼?指的是長着肌膚的人。凡人,以聖人為首。

為什麼12生肖隻有龍不存在(為何隻有龍不存在)6

在羽之蟲、毛之蟲、甲之蟲、鱗之蟲、倮之蟲這五大類“蟲”中,誰最有代表性,或者說誰最能登頂榜首,那應該就是“鱗之蟲”的首領,蛟龍了。在《說文解字》中,對龍是這麼解釋的:“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也就是說,最開始的十二生肖中并沒有龍,而是蟲。但蟲所代表的範圍太廣了,囊括了包含人在内的所有動物。到了東漢時期,十二生肖中的蟲被更有代表性的龍所取代。此外,如果考慮到二十八星宿,其實龍取代蟲稱為十二生肖也合情合理。在二十八星宿中,辰位對應的是“亢金龍”。記載如下:“亢金龍,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龍類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