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0 03:35:42

今天晚餐2葷2素,兒子誇我像變戲法似的,不出門卻還能鼓搗出這麼多好吃的,天天都不重樣。但是手賤曬了個圈,結果挨罵了,說我家裡囤貨那麼多,居然還吃這麼差。

我仔細看了看桌上這幾盤菜,還成啊!有菜有肉,跟平時比也沒差哪兒去。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1

【煎羊排】

年前網購的内蒙古羊排,真空包裝,一袋4塊。平底鍋裡放點兒油,兩面煎熟,嫩嫩的,連随羊排帶來的醬料汁都沒放。4口人,老媽不吃,兒子吃兩塊,我和老公1人一塊。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2

【炖平魚】

小平魚個頭不大,但勝在新鮮。也是年前從山東威海順豐過來的。現從海裡撈上來的,買了10斤,收拾好後分裝成小袋,放冰箱冷凍,想吃就拿一袋化凍。用魚很小,無需煎炸,蔥姜蒜直接入鍋,倒适量醬油、鹽、水,把魚放進湯裡,大火煮開後轉中火。蓋蓋子炖15分鐘,太入味兒了!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3

【素炒扁豆絲】

我們這兒管所有豆角幾乎都叫扁豆,去掉筋,洗淨斜切成絲,放點蔥花炝鍋,扁豆絲翻炒變色,加點水,蓋蓋焖熟,起鍋前撒鹽拌勻。裝盤,上桌。

扁豆切絲加大了接觸面積,易入味;整體變細了,易熟。切絲雖然費了點時間,但幾根一起切還是挺快的。而且從切口處滲透出來的扁豆汁是甜的。這道菜不要放醬油,吃的就是清淡鮮嫩。宅在家裡太多天了,運動量也少了很多,腸胃蠕動慢,吃清淡點不易上火,而且植物紛紛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及時排出體内垃圾。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4

【四喜烤麸】

說它是四喜烤麸估計要被罵了,因為這面筋是我用面筋粉蒸出來的,也沒有烤幹後再重新用水泡發,所以叫烤麸不确切,應該叫面筋更合适。沒有新鮮的筍片,隻放了家裡有的存貨——荸荠、泡發的幹香菇、黑木耳,又放了胡蘿蔔片、青蒜段。

這菜可熱吃,也可涼吃,由于面筋有很多的小洞洞,所以炒菜的湯汁全都吸在了裡面。看着像凍豆腐吧?但是口感完全不一樣。它比凍豆腐更軟、更彈,因為是面筋做的,所以還有點口甜。因為放了幹香菇還有泡香菇的水同炖,所以這菜特别的濃郁。稻香村賣這個“四喜烤麸可不便宜,而且放了大量的糖和鹽,好吃,但是叫渴。我自己會做了之後,再也不買那兒的了。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5

【剩菜大雜燴】

被圈中朋友罵,估計就是這道菜給拉低了整桌菜的水準。确實,現在好多家菜都不夠吃,我這還來一盤不怎麼樣的剩菜。細看,胡蘿蔔、菜花、油麥菜,雖然是剩的,但是這裡面品種不少,是不是間接的“顯擺”呢?這可真是冤枉我了。确實是吃不了那麼多才剩下的。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6

【西紅柿雞蛋鹵】

中午吃的炸醬面和西紅柿雞蛋面。就像我家吃餃子似的,從來不會一次隻吃一種餡,都是兩種餡的餃子一起出現,是為了讓營養更全面,吃着不單調。同樣,我家面條也大部分都是兩種料。看中午的西紅柿雞蛋鹵,因為要拌面吃,所以顔色和味道都比西紅柿炒雞蛋重了不少。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7

中午沒吃完,但也不能倒掉,不但現在這特殊時期不能倒,平時也不會倒掉的。因為用它拌米飯或者饅頭蘸着吃,可夠味兒呢!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8

我家年前沒少備肉食,您看這冰箱冷凍室裡,這是6号那天拍的,過去一周了,還有不老少。雞鴨魚肉樣樣有,蝦、牛肉、羊排、雞腿、雞翅、整隻鴨,煲湯的鴿子,威海的鲅魚、平魚、帶魚,我自己做的魚丸、鹹鴨蛋黃……我這打眼也看不出哪個是哪個了。每天能保證有夠量的動物蛋白質、植物纖維、多種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等七大營養素的攝入,即使不能外出也夠吃的了。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9

另外,家裡有還有能夠存得久一些的真空包裝的臘肉臘腸和雜七雜八的葷食。想知道我家糧食還能抵擋多久?有興趣可以看我前幾天囤貨的文章。

晚飯做兩葷兩素要多長時間(曬到朋友圈被罵了)10

看,有手藝真的不怕挨餓,特别是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疫情暫沒控制住,咱可不能耍小性外出添亂。把家裡的東西搜羅出來,變着花樣做,大人孩子不挨餓,營養也不缺,而且還其樂融融。

連那麼費時的涼皮、考驗技術的電飯煲蛋糕、繁瑣的貓耳朵、酥香的油條都能挑戰成功,還有什麼能難得倒我們的呢?果真,疫情過後,人人都是美食家。

“用愛制作美餐,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gy跳舞的蘋果,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也是一名全職媽媽。歡迎關注、點贊、轉發、收藏、留言噢!開心與你相識,願幸福和美味永伴你我!

#美食戰疫##吃在中國##戰疫必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