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核彈”駕臨:GTX TITAN X回頂部
文章版本更新:
第一版:2015/03/17,無價格
第二版:2015/03/18,價格更新
第三版:2015/03/18,修改綜合性能對比成績
【PConline 首測】憑借着Maxwell架構的強大威力,NVIDIA成功的通過全新的GTX900系列實現了全面的性能壓制,但是旗艦級GTX980僅有180W的功耗讓人懷疑NV并沒有使盡全力。在如此長時間的全面保密之後,全新一代的TITAN王者——GTX TITAN X終于來到了我們面前,它是否會延續上一代TITAN開創的輝煌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詳細評測一下。(PS:要測史上最強單芯"核彈"TITAN X,其實小編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是親測一點事都...沒。)
“故意”遲到的TITAN X
雖然之前的旗艦級産品早在去年9月份就已經上市,而且實際的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出色,但是僅180W的滿載功耗相比上兩代實在不夠看,讓人不能不懷疑是不是隐藏了真實實力。而TITAN X的出現可以說是證實了之前的種種猜測,小編之前也分析過曝光的核心生産日期,TITAN X現在才現身極有可能是NV市場戰略的結果。
小編在之前GTX980的首發中就預測了“更強于GTX980的”的旗艦型号的存在,還曾經用功耗大小的角度對GTX900系列進行過分析,而且根據外媒的部分洩露信息成功的預測了TITAN X規格,事實結果證明小編的猜測就是對的。
TITAN X的存在意義在哪裡?
其實目前GTX980/970為代表的全新Maxwell架構顯卡已經在性能方面實現了對AMD的全面壓制,雖然TITAN X的規格比GTX980還要高出一大截,但是這樣的規格對于絕大部分玩家來說實際意義并不大。但是TITAN X的定位除了遊戲顯卡之外,同樣還是一款專業計算卡,對于專業計算來說性能是沒有極限的,這也是為什麼TITAN X實際開啟了GTX980屏蔽的部分運算能力。
除了12G顯存還有啥?TITAN X規格
GM200核心架構(GTX TITAN X)
顯卡 | GTX TITAN | GTX780Ti | GTX980 | GTX TITAN X |
架構 | GK110 | GK110 | GM204 | GM200 |
晶體管數 | 71億 | 71億 | 52億 | 80億 |
制作工藝 | 28納米 | 28納米 | 28納米 | 28納米 |
流處理器 | 2688 | 2880 | 2048 | 3072 |
紋理單元 | 224 | 240 | 128 | 192 |
ROPs | 48 | 48 | 64 | 96 |
顯存容量 | 6GB | 3GB | 4GB | 12GB |
顯存位寬 | 384bit | 384bit | 256bit | 384bit |
核心頻率 | 837-876MHz | 876-928MHz | 1126-1216MMHz | 1002-1076MHz |
Boost幅度 | 4.7% | 5.9% | 8.0% | 7.5% |
顯存頻率 | 6008 MHz | 7000MHz | 7012MHz | 7012MHz |
外接供電 | 6 8pin | 6 8pin | 6 6pin | 6 8pin |
規格對比說明:正如之前曝光的那樣,GTX TITAN X整體采用了GTX980的1.5倍規格,尤其是流處理器/紋理單元/ROPs/顯存位寬都嚴格按照1.5倍大小。而顯存雖然是12GB的規格,但相信6GB顯存大小同樣是一個選項。整體1.5倍使得TITAN X的規格顯得非常威武,唯一不足的是核心頻率有所下降,不清楚是NV的市場策略還是考慮到核心發熱量的問題。
全新黑色泰坦皮好看麼?
GTX TITAN X在外觀上繼續延續了“泰坦皮”的整體設計,但是顔色方面迎來了大改變,整體的黑化 磨砂處理使得正張卡顯得非常神秘,也使得銀色的“TITAN”标志非常顯眼,不留意的話還以為是GTX TITAN的照片不小心用了“反色”處理。絕對是比“黑泰坦”(TITAN Black)更加黑的TITAN,至于好不好看麼,自然就各花入各眼了。
針對網友提出的疑問,小編将在這裡集中解答
1、9樓網友的留言
網友原評論:我覺得跑魔獸世界還是會卡!
編輯回複:看來這位土豪用的是4K屏幕環繞啊,用TITAN X魔獸還會卡,沒事再加一張吧!(求大腿)
2、60樓網友的留言
網友原評論:小編你的節操呢?你能黑的再漂亮些麼?......(字數太多省略一部分)......我自己統計的成績跟你不一樣
編輯回複:小編所有的測試成績均記錄在excel表格中,綜合功耗和性能均使用前面的成績進行加權百分比計算,小編強烈建議您自己重新算一遍,如果還是對不上可以再算一遍~(再次重申我們的成績絕對公正真實有效!不服自己去對比一下其他媒體的成績)
3、68樓網友“lesser-panda”的留言
網友原評論:沒燈沒信仰
編輯回複:其實是有燈的,依舊是慣例的泰坦皮自帶頂部綠色矽膠LOGO燈,小編稍後補張效果圖哈。
4、88樓網友“whj22222”的留言
網友原評論:看了這評測,就自己編排個數值表,有毛意義!懷疑他手上就1張顯卡。
編輯回複:看來這位網友的眼神不太好,首圖上4張卡都在小編手邊,至于R9 290X為什麼沒有出現~小編自然也有公版卡,放進去真的好麼?要看就等R9 390X吧,到時候肯定讓你們看個夠。不同于部分媒體使用舊遊戲和舊數據,我們本次評測的所有數據均為重新測試!(驅動換了這麼多版怎麼可能用以前的數據!)
5、142樓網友的留言
網友原評論:看了這個評測,終于更肯定了780TI和r290X其實就是同一水平的貨,性能相差不到5%,功耗也就多個10瓦左右。但想起當初780TI剛出的時候就把其吹神了,什麼比290X強一大截,功耗卻低一大截。現在回頭一看,其實當時都是做評測的奷編收了老黃錢作弊坑消費者,順便造就了今日一大幫N粉信徙! 呢媽最後那個性能表,竟然還把TITAN排290X前面,真不要臉!
編輯回複:本次首測的主要目的是測試TITAN X的性能,雖然347.84驅動版本更新,但是否影響了TITAN/780Ti的正常性能發揮,小編不敢下定論,需要随後在測試中證明,大家可以留意後續文章;第二點是AMD方面的驅動版本也已經更新了許多,尤其是去年年底公布的Omega,對于舊卡的性能發揮提供了很強的支持。(大家主要對比TITAN X的成績吧,其他疑問給點時間讓小編去查清楚~)
至于顯卡天梯圖,因為目前的排行是按照1080p下的成績來進行的(以前也沒有4K,而且4K對于90%以上的顯卡都不具備實用性),如果現在直接将4k的成績也考慮進去的話排行整體都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小編會在随後的天梯圖3.0中更新這部分成績,敬請期待呦~
6、142樓網友的留言
網友原評論:最惡心這段話:天梯圖說明:憑借着超大的性能提升幅度,TITAN X成功超越了目前的所有單芯顯卡,并且在性能上已經接近了上一代的兩張雙芯卡皇TITAN Z/295X2,絕對是名副其實的“一挑二”,成功進入了天梯圖最頂部的第一軍團。明明目前最強單卡還是AMD的295X2,小編你憑啥叫嚷NV壓制個毛線?天梯圖竟然不敢放295X2的位置上去?你怕啥?
編輯回複:小編說的“一挑二”,其實是一個一語雙關的說法,主要是想表達TITAN X憑借一顆核心也可以和上一代雙芯卡性能相近。其次天梯圖上是有R9 295X2的,隻不過被TITAN X排名的指示擋住了,不信你自己仔細看看吧。
2多圖殺貓:TITAN/TITAN X對比回頂部
多圖殺貓!TITAN/TITAN X全方位對比
為啥拿TITAN對比?
這一部分對比小編也是思考了很久,上一代的GTX700系列中的性能旗艦絕對是GTX780Ti,但是TITAN相對來說才是TITAN X真正的前輩,而且TITAN/780Ti之間的硬件差距并不大,所以拿TITAN來對比會更加合适。
測試總結:雖然架構已經改變,但是可以看出兩張卡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相似之處,這也要歸功于NV模塊化設計的功力。拆解來看,TITAN X的做工基本與TITAN處于同一水平,那麼實際性能究竟如何呢?讓我們進入性能測試環節。
3沒有更強!理論成績單芯卡第一回頂部
測試平台說明
CPU | Intel i7-4790K |
主闆 | 華碩 Z97-PRO GAMER |
内存 | 海盜船 DDR3 1600 8GBx2 (8-8-8-24) |
硬盤 | 影馳 铠甲戰将 512GB 固态硬盤 |
電源 | Antec 1300W HCP Platinum |
顯卡 |
NVIDIA GTX TITAN X(1002/7012MHz) NVIDIA GTX980(1127/7012MHz) NVIDIA GTX780Ti(876/7012MHz) NVIDIA GTX TITAN(837/6008MHz) AMD R9 290X(1000/5000MHz) |
操作系統 | Windows 7 ulimate 64bit |
顯卡驅動 |
NVIDIA GeForce 347.84/347.52 / AMD 催化劑 Omega 14.12 WHQL |
平台說明:測試平台方面依舊是消費級平台Z97 4790K的頂配,本次測試中一共選用了4塊顯卡進行對比,分别是NV自家的GTX980/780Ti/TITAN,以及目前仍是AMD旗艦的R9 290X。驅動方面采用的NVIDIA提供的最新的347.84,目前仍為測試版驅動。因為GTX TITAN在新驅動中無法正常運行,所以TITAN的成績為目前最新的正式版驅動347.52。
顯卡理論測試
測試小結:理論成績部分,TITAN X的威力就已經有所展現,3DMark11/新3DMark的圖形分數分别達到了7401/8014。大幅度超越之前的旗艦級GTX980,在兩個測試中的幅度都超過30%,但在最強負載的新3DMark Ultra(4K分辨率)下幅度有所減小。整體來看是非常強勁的,相對于上一代60%的成績提升實屬罕見(近幾年)。
軟件 | 設置 |
Extreme | |
Extreme模式(1920x1080) /Ultra模式(3840x2160) |
41080p根本無壓力:遊戲測試Part1回頂部
遊戲實際測試Part1
測試前小編說兩句:我們的遊戲測試均采用最新,效果最出衆的次世代遊戲作為評測項目。除了更能代表未來新遊戲下的表現之外,也說明我們的數據均為全新測試所得,并非部分其他媒體直接使用以前測試中的舊數據。
測試小結:TITAN X來到實際測試中之後一如既往的強勁,3個遊戲2個分辨率下的成績都是最高的,就連對顯存要求非常高的龍騰世紀3的4K分辨率也獲得了25幀的平均幀率,小編也第一次體驗到了龍騰世紀3這個分辨率下的流暢高清體驗。
附加閱讀:理論測試成績截圖
3DMark11 跑分截圖
新3DMark Extreme檔跑分成績
新3DMark Ultra檔跑分成績
54K也不在話下?遊戲測試Part2回頂部
遊戲實際測試Part2
測試小結:這3款遊戲實際測試中,可以看出TITAN X的大顯存優勢有所體現,尤其是《看門狗》中,4K分辨率下的成績差異明顯大于1080p下。除了《孤島危機3》的4K分辨率下還未達到完全流暢狀态之外,其他兩個遊戲都已經算非常流暢了。
6性能增長功耗不變、噪音還最低回頂部
平台功耗測試
為了更加貼近玩家日常應用中的真實場景,我們将采用三種方式來對平台功耗測量,分别是Furmark拷機、遊戲拷機以及網頁浏覽狀态下。
測試結果:雖然TITAN X如此強勁,但是得益于能效比超高的Maxwell架構,其功耗表現相當出色,三種應用情景下的功耗均與上一代旗艦GTX780Ti相似,如果結合性能提升來看實在要給它點個贊。
顯卡溫度測試
測試小結:緊接着是溫度方面,因為同為泰坦皮的緣故,N卡的GPU溫度都在80度左右,這跟NV的溫度控制調節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比起R9 290X的90度還是要好上一截。
顯卡噪音測試
測試小結:與溫度形成對比的是,GTX TITAN X的噪音反而最低,這跟另外幾張卡經過多次測試及拆解有一定的關系(肯定比不上工廠新鮮出爐的GTX TITAN X),所以溫度測試部分大家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7成績彙總、天梯圖、AMD準備反擊?回頂部
評測成績總結:Maxwell架構真實威力爆發
彙總總結:在對上面的測試成績進行彙總之後,可以看到這次TITAN X的性能究竟如何:在與上一代旗艦GTX780Ti/TITAN的功耗相近的前提下提升了40-55%的性能!這一點雖然在顯卡的發展曆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輪回之前的8000/9000系列),但絕對是最近幾代中隔代性能提升幅度最大的。
PConline顯卡天梯圖
天梯圖說明:憑借着超大的性能提升幅度,TITAN X成功超越了目前的所有單芯顯卡,并且在性能上已經接近了上一代的兩張雙芯卡皇TITAN Z/295X2,絕對是名副其實的“一挑二”,成功進入了天梯圖最頂部的第一軍團。
老黃真的這麼厚道?TITAN X價格999刀
作為本次TITAN X發布的一大特點,價格直到老黃現場發布之前一直是個秘密。當昨晚老黃在GTC 2015公布價格時,現場響起的是驚呼和掌聲,原因也很簡單——TITAN X的官方售價為999美元!
這個價格可以說是遠遠低于小編之前預測的價格,這個價格換算成人民币隻有6300元左右,相比上一代的TITAN來說絕對是“良心大大的”。但是根據小編獲得的最新消息,TITAN X的國内售價要到7999元(部分知名品牌有可能繼續加價),這個除了跟含有較高的關稅有關系之外,經銷商的加價銷售也有很大關系。(土豪也不會在意貴那麼一點了)
會有980Ti麼?6GB高頻版TITAN X?
TITAN系列都是以公版的形式存在,這一點對于一衆非公廠商來說并不受歡迎,參考上一代的旗艦顯卡發布規律,TITAN X之後可能還有底牌。至于是980Ti嗎,絕對是有可能的!原因也很簡單——AMD還未出招,再說目前的TITAN X的基礎頻率并不算高,1GHz對于之前在更低端型号中表現出優異超頻能力的Maxwell架構來說實在是太低了;而且12GB顯存大小對于遊戲來說似乎有點太誇張了,6GB會是更佳的選擇,但是首先需要解決頻率提升帶來的功耗提升問題。
單芯已經如此,雙芯核彈會如何?
GM200核心的強大已經全面顯現,隻是想一想上一代TITAN Z(兩顆降頻的TITAN Black所用GK110核心)這樣暴力大核彈就讓小編激動不已。兩顆GM200核心的疊加參考目前的成績很可能會達成相對目前的TITAN Z接近于2倍的性能提升,但是堆疊之後的功耗是個大問題,就看NV會不會向功耗妥協之後選擇AMD已經采用的水冷解決方案了。(說不好NV也會進入水冷時代!)
AMD崛起倒計時?真的要反殺?
與之前GTX980發布時的默不作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MD最近關于下一代産品的小道消息接連不斷(這明顯是放出來的)。尤其是昨天外媒放出的一份疑似官方宣傳PPT的截圖更是直接敲響了AMD崛起的倒計時,原因也很簡單,R9 390X在部分遊戲測試中的表現較上一代的290X提升幅度可達到50-60%!
如果對照上面的TITAN X成績來看,你就會發現兩者的大緻性能驚人的相似,如果上面的資料屬實,一場不死不休的龍争虎鬥即将開始。而且曝光的資料中也透露了390X水冷版的存在,相信水冷版的性能還會有進一步的釋放,反殺TITAN X什麼的也是非常可能的!
參考上一代通過應用水冷成功實現逆襲的295X2,可以說AMD在新一代的單卡雙芯卡皇的競争中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先手優勢,這回用上水冷解決方案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的了,就看NVIDIA會不會放下臉面采用同樣的解決方案了。
PConline總結:激烈競争值得期待
優點 | 缺點 |
1、Maxwell架構最強、也是單芯最強顯卡 2、性能較上一代大幅增長40-55% 3、4k主流遊戲全開流暢運行 4、高大上象征,信仰加成 | 1、價格比較昂貴 |
TITAN X的出現可以說是将之前對GTX900系列各種“縮減”的最好回複,其強勁的核心性能以及12GB的誇張顯存顯示出了NVIDIA在圖形顯卡領域的深厚實力,。不過由于定位比較高,TITAN X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的實際意義并不大,但是随着整體性能的不斷提升,主流産品的降價也将随之到來,全新一輪的顯示性能全民大提升已經在路上了。
附加閱讀:上一版本的小編價格預測
售價到底幾何?小編為你預測
這次TITAN X首發與衆不同的其中一點就在于其售價直到老黃親自發布之前一直是最高機密,根據之前的預測最高應該在1299美元左右(大概8000人民币)。但是目前淘寶上已經有不少的商家開展了TITAN X的預售,而且還有已經成功收貨的商家(這個估計是刷出來的),他們表示的價格普遍在9999-12999元。雖然這些價格也許隻是他們的猜測,但是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的。
從規格來看,TITAN X大緻為GTX980的1.5倍,再加上高端産品本身就會有溢價,價格去到兩倍也不過分,而且還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全新一代TITAN。再加上TITAN X另外一個身份是專業計算加速卡,又添加了不少加價的理由,所以最後小編預測這張卡在國内的售價應該是1W元左右,當然9999元是最可能的了。
8彩蛋:TITAN X美圖看個夠回頂部
彩蛋:TITAN X美圖看個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