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之家 原創】相信很多卡友和小編一樣,對于美系的長頭卡車情有獨鐘,霸氣威武的外觀加上寬敞舒适的休息區域,這些都是美系卡車的一大亮點。不過設計如此優秀的車型,為什麼不引進國内生産銷售呢?想必卡友們比我更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為什麼在我國長頭卡車不被普及利用?
長頭車型先天優勢明顯 對比之下平頭太難了
老款“擎天柱”彼得比爾特389車型
在講述缺點之前,先說一下長頭卡車的優點,相比平頭它有着以下難以逾越的優勢。
改款“擎天柱”西部之星5700 OP
第一,長頭卡車由于車頭前探,發動機前置,所以在重心方面相比于平頭卡車控制得更好,在高速行駛時不僅有着更高的穩定性,同時在風阻系數方面也要更低,對于燃油經濟性的幫助也就更大,也正因如此,以公路運輸為主的美國、澳大利亞地區非常熱衷于長頭車型。
“狂派”人物 西部之星4900s
其次,車頭前探所帶來的好處是在碰撞時,能夠用碩大的發動機艙作為吸能潰縮區,提升駕乘人員的安全性,平頭卡車雖然現在能夠在碰撞時後移駕駛室,提升存活率,但是從結構上來說,長頭卡車的安全性應該是更好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乘用車中,面包車和傳統轎車的碰撞測試就能大概知道答案。
“公路火車”主要采用馬克、肯沃斯、西星的車型
第二,大幅提升了駕駛室的空間,由于發動機不像平頭卡車布局在駕駛室下方,所以可以為駕駛艙騰出更多的空間,尤其是高度空間,這樣在休息區的設計上就可以更加靈活,床鋪也更寬,可以容納更多的生活設施,同時由于澳大利亞等部分國家對于整車的車長車頭并無太多限制,你甚至可以看到“公路火車”的盛況。
福萊納長頭牽引車
第三,由于長頭的設計,在日常的維護以及保養上相對方便,相比于平頭卡車需要翻起駕駛室,還有可能讓一些留在駕駛艙的東西到處亂滾,每次維修前還要把駕駛艙收拾得幹幹淨淨,長頭車型隻需要打開發動機蓋就可以搞定這一切,妥妥的“懶人神器”。
第四,則是發動機,現代卡車動辄不對13、14升的排量,碩大的發動機會帶來很多的熱量以及噪音,雖然當代平頭卡車對于發動機隔熱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是很遺憾,噪音的控制依然遠遠不如長頭車型來得更直接,所以長頭車在震動和隔音的控制上也有着很大的優勢。
要開“擎天柱”? 頭挂總長被限制
說完了長頭車型的一些優勢,那麼在我國為什麼長頭車在路上看到的概率這麼低呢?這裡不僅要結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還要結合我國的國情來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道關卡限制就是總長。根據我國的GB1589-2016行業标準參數來看,鉸接列車長度限值為17.1米,比16.5米的标準增加了0.6米(封閉式廂式半挂車組成的鉸接列車長度限值由18.1米減少到了17.1米),長頭鉸接列車(長頭牽引車 半挂車)長度限值為18.1米。簡而言之,長頭牽引車加挂車總長為18.1米,平頭牽引車加挂車總長不超17.1米。
由于我國對于卡車有着嚴格的尺寸控制,長頭車型先天就比平頭車型擁有更長的車身,這樣将會導緻挂車貨廂的長度受限,對于卡車這個非常注重效益的行業,這點是不能接受的。這也是“擎天柱”無法在國内流行起來的主要原因。
第二個關卡在于交通運輸環境,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區地廣人稀,而我國的道路環境複雜,對于卡車的駕駛有着不小的難度。并且,國外的大鼻子長頭牽引車一般軸距都比較長,轉彎半徑相比于平頭車型更大,更難把控。
想一想,我們平時送貨的貨場,一般場地小,空間窄,大多數時候都是需要倒車入庫。即便是能買一輛美式長頭,如果場地狹窄,估計當場得直接崩潰。
所謂畫貓畫虎難畫骨,國内也有不少的國産長頭牽引車,但是為什麼受歡迎程度卻比較一般呢?不是大家不喜歡長頭牽引車,可能大家更喜歡的是美式長頭的超大空間,甚至是帶獨立衛浴功能的駕駛室,這一點,在國産牽引車上很難很難實現。
● 編後語:
雖然目前看來長頭卡車的優勢很明顯,尤其是對于卡友的安全以及舒适性上有着更好的保障,不過受限于法律法規及道路條件等諸多政策的限制,長頭卡車在我國的“春天”還沒有到來。不過好消息是不少車企也一直沒有放棄旗下的長頭車型,依舊在不斷提升。
回過來看國内的平頭牽引車,最近這幾年在綜合實力方面的提升已經是邁入了“快車道”,尤其是在智能化以及安全方面的發展,可以說是有目共睹。雖然現階段在舒适性不能與長頭媲美,但綜合實力絕對不差,未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文/楊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