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癌:來源于胃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2.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胃癌的癌前病變,上皮内瘤變和異型增生2個名詞可通用。涉及胃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的診斷有3種。(1)無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胃黏膜炎症、化生及反應性增生等良性病變。(2)不确定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不是最終診斷名詞,而是在難以确定胃黏膜組織和細胞形态改變的性質時使用的一種實用主義的描述。往往用于小活檢标本,特别是炎症背景明顯的小活檢标本,難以區分位于黏膜頸部區增生帶的胃小凹上皮增生及腸上皮化生區域化生上皮增生等病變的性質(如反應性或增生性病變)時。對此類病例,可以通過深切、重新取材等方法來明确診斷。(3)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以出現不同程度的細胞和結構異型性為特征的胃黏膜上皮增生,性質上是腫瘤性增生,但無明确的浸潤性生長的證據。病變累及小凹全長,包括表面上皮,這是診斷的重要依據。根據組織結構和細胞學特征,胃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可以分為腺瘤型(腸型)和小凹或幽門型(胃型)兩種類型。大體檢查,胃黏膜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可以呈息肉樣、扁平型或輕度凹陷狀生長。根據病變程度,将胃黏膜上皮内瘤變(異型增生)分為低級别和高級别2級。 1)低級别上皮内瘤變:黏膜結構改變輕微;腺上皮細胞出現輕-中度異型,細胞核變長,但仍有極性,位于腺上皮基底部;可見核分裂。對息肉樣病變,也可使用低級别腺瘤。 2)高級别上皮内瘤變:黏膜腺體結構異型性明顯;細胞由柱狀變為立方形,細胞核大、核漿比增高、核仁明顯;核分裂象增多,可見病理性核分裂。特别重要的是細胞核延伸至腺體腔側面、細胞極性喪失。對息肉樣病變,也可使用高級别腺瘤。3.早期胃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層的浸潤性癌,無論是否有淋巴結轉移。4.進展期胃癌:癌組織侵達固有肌層或更深者,無論是否有淋巴結轉移。5.食管胃交界部腺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是橫跨食管胃交界部的腺癌。解剖學上食管胃交界部是指管狀食管變為囊狀胃的部位,即食管末端和胃的起始,相當于腹膜返折水平或希氏角或食管括約肌下緣,與組織學上的鱗柱交界不一定一緻。
圖文來源于網絡,僅用于醫學科普,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