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地是異象叢生的奇異之地,東北方的山巅終日被冰雪覆蓋,亞壇高原被一分為二,西側是烈焰灼燒的格密爾火山,東側則是被無上意志的流星群幾乎砸平了而後建立起來的王城羅德爾。
所以你如果仔細觀察地圖的話,可以看到這裡的邊界線陡然下降,而羅德爾的下方掩蓋的也正是黃金樹的樹根。
因此你可以在深根地底處撿的有關黃金樹最古老的祈禱《艾爾登流星》上面記載着:“據說是最古老的黃金樹禱告。在過去,無上意志将黃金流星連同一隻野獸送往交界地──據說那後來化成了艾爾登法環。”
通過流星砸出來的窪地也成為了黃金一族的栖息地,并且由此開始向往外征伐。
而他們征伐的其中一個地區就是被常年被湖水氤氲着的利耶尼亞,這個被魔法環繞着的地區,也是未曾投入他們黃金信仰的魔法之地。
第一期的環學的時間線上,我沒有講過任何關于利耶尼亞的魔法之戰,是因為内容太多了,寫不過來了。
所以第二期,我們單獨開一期内容,大家跟着我狗哥一起來看一看魔法師的内戰——被囚禁的王女,卡利亞王室之亂。
魔法起源在交界地,魔法有兩大起源。
一個是來自于永恒之城的月之魔法。一個是來自于觀星者的星之魔法。
當然這并不代表魔法隻有這兩種,我們可以看到同樣來自于宇宙的白王與黑王們使用的是重力相關的魔法。
同樣的這也不是表示永恒之城,隻有月的魔法沒有星的魔法。
準确來說,月與星在最開始對交界地的人來說都是魔法的代名詞,他們互相交融,起源相似,卻各有分支,這是魔法最明顯的特征之一。
所以你可以在遊戲裡看到月之魔法、星之魔法、重力魔法、寒冰魔法、甚至是被卡拉德改造的火焰魔法。
作為魔法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永恒之城最初是在地面,而并非地底。
在東利耶尼亞的有一個名為群集靈廟的地點,在這裡你就可以看到與地下的永恒之城完全一緻的雕像。
如果你在這個位置直接切換地圖,進入到地下區域的話,你會發現這裡的下面正處于永恒之國的高地處,這些遺迹之所以沒有進入到地下,或許是因為這裡很幸運地成為了漏網之魚。
所以你同樣可以在這裡看到信奉自然的祖靈之民。
除了此處外,會不會還有别的地方成為了漏網之魚呢?
當然有,就是我們的丈母娘卡利亞王女蕾娜菈的老家,左上角的卡利亞王室活動的區域,這裡被稱為了西利耶尼亞。
他們同樣也是一個地形極高的地區,并且這裡存活下來的是如同永恒之城諾克斯之民相似的人類。
地底之國的兩個種族——祖靈之民與諾克斯之民其實在地表都有保存下來對應的火種。
東西利耶尼亞把一個充滿了水汽與湖泊的利耶尼亞之湖包裹在了一起,而這個湖泊的上方是安瑟爾河,你甚至能夠看到安瑟爾的河流從亞壇高原直接奔流而下的場景。
這四周的凹下去的土地的下面對着的正好是永恒之城的所在之地,而在這裡的不遠處,你就會看到毀滅永恒之城的罪魁禍首——黑暗棄子。
可想而知,黑暗棄子流星的落腳地很有可能便是在利耶尼亞,并把這個高地從中打出了一個大坑,因此兩邊高中間低,被摧毀的文明,除了遺留少部分的遺迹外,更多的人都潛伏在地底。
所以他們才會在地底塑造星空,塑造假的星空代表他們曾經見過真的星空,永恒之城并非一開始就居住在地底。最開始的他們同樣居住于地面,探索着月亮與星空的秘密。
永恒之城的諾斯克一族消失于地底,于是利耶尼亞成為了一個權力真空的區域,因此另一批追求星空魔法的人趁虛而入——觀星者遷入了此地。
觀星者最初的地點是在巨人山頂與巨人為鄰。
所以你可以在《夜與火之劍》裡看到直接的描述:“魔法師的前身──觀星者之始,就在離天空最近的遙遠高山山頂。據說火焰巨人與之比鄰。”
在巨人山頂我們确實也可以看到一個觀星廢墟,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美麗的水母自言自語道:“……姐姐,你到哪裡去了?我們不是約好了嗎?等到14歲了,就要一起去看星星。“
如果你在這裡招出我們的靈魂水母的話,便會聽到早已經等在這裡的水母小妹妹言語道:‘啊,你終于來了,姐姐。快點,我們走吧,一起去看星星嘛。“
水母消失後,你可以進入到下面地穴的封印裡,找到一柄名為《源輝石刀》的物品,上面記載着:“古老的魔法師為了将源輝石化成自己的靈魂,會用這把刀劃開心髒,接着步入死亡。”
古老的魔法師就是曾經的觀星者,畢竟在《觀星者風帽》裡寫道:“仰望星星的人們穿戴的防具。據說他們是輝石魔法師的後裔。”
從這兩句話裡我們知曉,這個觀星廢墟确實是曾經的觀星者與巨人為鄰的生活區域,隻是如今這裡早已是一團廢墟。
同時我們也到到了一個十分殘酷的可能性,源輝石刀可以吸取人的靈魂,并附着于其上,我們在之後得到魔法老師瑟濂的源輝石把她放入到人偶的話,就可以讓他複活。
明白了靈魂轉移的可能性後,我們就突然可以看懂《靈魂水母》上的記載了:“寄宿着靈魂的骨灰。能召喚靈魂水母的靈魂。愛哭的少女水母尋找着遙遠的故鄉。會努力噴出毒液。少女水母名叫庫菈菈。“
這個一直願意噴出毒液的水母,确實擁有着人類的靈魂,
我們褪色者的前行雖然總是感覺是孤身一人,但是你如果仔細看看周圍,就會發現你擁有着衆多的夥伴與你同行,可愛的靈馬、怕生的裁縫、為你自焚的梅琳娜以及我們害羞的庫菈菈。
或許是因為巨人戰争的連帶,觀星者未曾停留在高處的巨人山頂,觀看明亮的星空,而是來到了比亞壇高原更低的利耶尼亞。
觀星者們之所以沒有選擇同屬于亞壇高原的格密爾火山區域,原因也很簡單你隻要夜裡到這裡就明白了,火山煙霧太大,根本看不見星星。
不知道觀星者有沒有實地考察,我反正是實地考察過了,确實看不見。
有時候我佩服宮崎英高做遊戲在某些方面的精細度,他确實考量到了很多東西,并非是把觀星者的落腳點随意地就放在了利耶尼亞,而是一一否定掉了其他的區域,巨人山頂的老家被毀滅,亞壇高原是黃金一族的大本營,找死也不是這個找法,格密爾火山在當時或許未有勢力占領,但是看不見星星。
所以他們才會落腳到最近的利耶尼亞。
因此你可以在這裡看到遺留下來的痕迹,進入到利耶尼亞時的商人,賣得正是觀星者的一套。
來到此地的觀星者一改名稱,統稱為魔法師。
于是利耶尼亞出現了永恒一族的後裔卡利亞王室與觀星者的後裔輝石魔法師兩股勢力,一山自然無法容二虎。戰争不可避免。
第一次魔法戰争魔法學院的位置選擇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個是它所在的區域必須顯露出來星空,而利耶尼亞是整個交界地裡星空最為明亮的地區。
如果可敬的褪色者,你跟我一樣,在夜裡徘徊過整個交界地的話,你會發現這裡除了利耶尼亞外,其他地區的星空早已凋敝,星星幾乎不可看見。
不論是最初的我們開始的甯姆格福、還是紅土的蓋利德,甚至是觀星者最初的高山之巅的星空都已經近乎無法看見了。
魔法學院之所以修建在利耶尼亞湖水裡的最高處,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近的觀察天空的星星。
第二個條件就是它必須在附近能夠采集到輝石,也就是我們在礦坑裡看到的類似于水晶一樣的東西。
為什麼要采集它呢,因為在交界地的世界裡,輝石是魔法的力量體現。
在《雷亞盧卡利亞長袍》裡記載着:“雷亞盧卡利亞的魔法學徒穿戴的長袍。是宣誓奉獻一生于探索輝石,那星星的琥珀──立下“賢貧宣言”時受贈的服裝。”
而琥珀在遊戲裡有着明确的定義,在《紅琥珀鍊墜》寫道:“鑲有紅色琥珀的鍊墜。琥珀為黃金樹的古老露滴。生命的原始力量蘊藏其中。”
所以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丈母娘蕾娜菈手裡抱着的是琥珀卵,而不是輝石卵。因為它是黃金樹力量的一部分,是拉達岡對蕾娜菈的示好的象征。
你也就能明白交界地的魔法師為何都要帶着鑲嵌着輝石的頭罩,因為這是他們魔法的力量源泉,并非為了好玩。
況且,在遊戲裡這些頭罩還真的能夠加智力。
魔法的學習與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的輝石,所以在魔法學院的選址的周圍也必須有大量的輝石。
第一場魔法之戰就是在學院建立之後,卡利亞一族進入到學院進行的颠覆行為。
最開始學院歸屬于信奉星星的魔法師,所以你能看到學院的第一個授課的老師的信仰對象,卡勒羅斯輝石頭罩裡記載着:“曆史最悠久的卡勒羅斯教室,視魔法師亞茲勒為他們的根本,探索着彗星類的魔法。
而之後則是卡利亞的篡權,在《觀星少女的傳說》裡記載着:“觀星少女仰望夜空步行,度過一段不停追趕星星的旅行。随後她遇見了滿月,成為女王。”
單純的看這段文本,我們覺得似乎是因為蕾娜菈獲得了更強大的力量,所以才成為了魔法師的王,統領了魔法學院。
許多奪權的背後是你我看不到的血腥。
隻要你想求得真相,真相從來都無法掩蓋。
《拉茲利輝石頭罩》裡顯露出來的正是真相的一部分:“在拉茲利教室求學的人們,他們學習卡利亞魔法,并對月亮與星星平等視之,堪稱異端。”
代表魔法師的星星與代表月亮的卡利亞在學院僅僅是表面的相融,背後是暗藏的激流。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第二次魔法之戰裡,你進入到卡利亞城寨,見到的魔法師隻會是有一種,就是帶着追求星星與月亮平等視之的拉茲利輝石頭罩的魔法師前來支援的原因。
整個魔法學院自制始終隻有拉茲利教室的人支持卡利亞王室,而這些人大部分或許都是卡利亞的王室之人。
第一次的魔法之戰以卡利亞獲勝、學院失敗,形成了以卡利亞王室為主導、學園被迫屈尊但是兩者共存的結果。
夜與火之劍,是觀星者的寶劍,但是卻被卡利亞奪取,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這段十分有趣的描述:”卡利亞城寨收藏的寶劍。“傳說中的武器”之一。“
這柄武器或許就是第一次戰争時的勝利品,因此它才會坐落于卡利亞城寨而并非在學院内部。
拉達岡的入侵黃金一族解決了古龍與巨人後,便一路南下,準備侵占利耶尼亞,把自己的黃金教義傳遍交界之地。
為了應對這場戰争,學院臨時吸收大量的戰士與騎士,并給這些無法使用魔法的人,提供了便利的魔法道具。
其實也就是在學院門前那些經常朝我們丢出來的《杜鵑輝石》,上面記載着:“帶有魔力的輝石塊。杜鵑士兵們使用的“仿造魔法”。“
這一場魔法與信仰的戰争一共發生了兩次,但是經過卻模糊不堪,隻得到了最後的結果。
代表黃金教義的拉達岡成為了卡利亞王女蕾娜菈的丈夫,并且遊戲裡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道具,幾乎直接透露給我們這一場雙方結合的目的。
拉達岡與蕾娜菈的結合并沒有采用的是迎娶女方,而是男方下嫁,并且為了避免拉達岡的身份是永恒女王的秘密,拉達岡帶來了幾乎暴露自己身份特殊的物品——《黃金縫衣針》,上面記載着:“修改半神服裝用的特殊物品。在拉達岡成為滿月女王的丈夫時,為了同居所攜帶的行李之一。”
拉達岡在這場戰争裡隻得到了英雄的名号,并沒有成為半神。
正是如此我們才能明白,服侍卡利亞的魔法師,為何要在他們的面具上統一縫上黃金線,封住他們的嘴,讓他們保護秘密。
因此你才會在《藏身面具》裡看到這句似乎莫名其妙但是卻意義非凡的言語:”拉達岡成為蕾娜菈丈夫之後,要求卡利亞的魔法教授們戴上的物品。 記住了,與我相關的, 一律不得張揚。”
拉達岡選擇的居住地,并非是魔法學院,而是卡利亞的城寨,所以你才可以在城寨的小教堂裡看到象征着王城的獅子,你也可以在城寨裡看到黃金樹的種子與拉達岡留下的兩隻小狼。
戰争的結束是表面上的你情我願,背後裡卻是充分的利益互換。
蕾娜菈明白卡利亞王室人員缺少的問題,雖然他們掌握了學院的上層,但是王室的人員與力量卻十分弱小,正如同《卡利亞騎士劍》裡的記載:“侍奉卡利亞王室的騎士們持有的武器。據說騎士的人數不足20名,他們以劍為觸媒,施展魔法戰技,戰力與黃金的衆英雄不分軒轾。”
在之前的兩場學院與黃金一族的戰争裡,不論卡利亞王室是否被削減了勢力,學院都得到了十足的力量。
所以你能看到一個特别有意思的描述,在《杜鵑大盾》裡記載着:”與學院締結契約的魔法騎士們持有的武器,“
杜鵑騎士們簽訂的契約的雇主是魔法學院,而并非是卡利亞王室。
卡利亞城寨是一個信息量極大的地區,在這裡我們見到的每一個敵人,都有着對應的出處跟隐藏的背後勢力。
比如這惡心的大手,這個怪物除了在卡利亞城寨外,另一個集中出現的地方就是王城的下水道。
而下水道是王城丢棄污穢的地方,也就是說在王城,它是一個污穢的存在。
這些手是從王城被帶到卡利亞的戰力,即便它在王城裡是一個污穢的存在,但對戰力稀缺的卡利亞而言,仍舊是不可缺少的力量。
當然這個思路并不準确,因為也有可能這些手的起源地是卡利亞而并非王城,所以我們就要加入另一個證據。
大手的另一個出處是在巨人山頂的大鍋處,而這裡是黃金一族曾經與巨人發生戰鬥的地方,卡利亞的王室從來未曾涉及此地。
所以當你加入這個證據後,就立刻明白了這些手,就是拉達岡送給蕾娜菈的彩禮之一,卡利亞的王室實在是缺少戰力了。
蕾娜菈願意奉獻自己的肉體,甚至是自身力量的一部分,與拉達岡共享,并完成子嗣的出生。
而拉達岡想要的除了卡利亞的力量進行配種生育外,他同樣也需要隐藏在利耶尼亞地下的,猩紅腐敗的力量。
獲得了月的力量的蕾娜菈必然知道,因為那是信奉月的毀滅都市永恒之國的所在之地。
所以在月之祭壇的附近有着通往永恒之城的電梯。
在宮崎英高的遊戲裡,許多建築的位置擺放,并非是一個巧兒,而是一套精心的布局。
你找到了月之力量,你就必然能夠找到永恒之城的位置。
他們兩人的愛情是一個三層的謀局,第一層是戰争以愛情而結束,避免學院的力量拉攏更多的杜鵑騎士。
第二層是蕾娜菈邀請拉達岡黃金一族的力量進入高層,補充卡利亞王室力量的空虛,從而鎮壓學院在戰争期間膨脹起來的戰鬥力。
第三層是拉達岡通過與蕾娜菈的交合而把月之力量的一部分吸收到黃金樹之内,同時拉達岡通過蕾娜菈的得到了前往永恒之城的道路,并竊取名為猩紅腐敗神祇力量。
而當這些目的都達成後,拉達岡離開了卡利亞,回到了王城。
蕾娜菈對拉達岡的情感裡究竟有多少愛,又有多少無奈,我們似乎隻能在另一個文本裡一窺究竟了。
《卡利亞騎士盾》裡記載着:“侍奉卡利亞王室的騎士們持有的武器。對魔力屬性、聖屬性的防禦效果高。騎士們究竟是對誰有所防備?”
是呀,騎士們對誰有所防備呢?
是遠在天邊的學院裡的魔法師,還是近在眼前床帏内的拉達岡。
或許隻有天知,月知,蕾娜菈自己知,而你我隻能靜默不語。
王家君主的離去,引發的不僅僅是婚姻的破裂,更多的是王室的破碎,第二次魔法戰争早已開始醞釀。
第二次魔法戰争拉達岡的離去,直接造成了蕾娜菈必須坐鎮學院的大書庫,而她的孩子們也由于父親拉達岡成為第二代的艾爾登之王,而具備了半神的身份。
三個孩子裡菈妮最有潛力,成為了有資曆接任瑪莉卡女王,成為下一任的女王的神人,并被指頭賜予了狼人布萊澤作為監視的影子。
碎星拉塔恩在繼承了母親魔法的天賦,同時仰慕者王城的武力,因此他成為了将軍,并且自己的軍旗上同樣繡着是代表着武力象征的獅子。
法官的拉卡德成為了判官,同時兼具着刑罰與判罪的特權,最終走向了誰也不信的弑神道路。
在黃金法則未曾破壞前,蕾娜菈身後有着黃金一族的協助,當黃金法則破碎的那一刻,蕾娜菈則被學院勢力立刻軟禁。
因此我們才能在《女王彎月冠》裡看到一段簡單而可怕的描述:“蕾娜菈身兼魔法學院雷亞盧卡利亞,以及卡利亞王室領導者──從失去伴侶拉達岡的那一刻起,也失去了心。随後學院立刻就察覺到,蕾娜菈已經不是英雄。”
這一段話是我們在前面所有推論的注腳,蕾娜菈的失權不是因為她失去了伴侶,而是因為她失去了黃金一族的勢力的庇護,導緻她會在破碎戰争時被羽翼豐滿的學院所軟禁,并剝奪她的實權,而軟禁在大書庫裡。
無論是她自己卡利亞王室的身份還是學院的領導者,在此時毫無作用。
破碎戰争時期,蕾娜菈的子女早已投入到各自的戰争當中,拉塔恩與拉卡德都懷着稱霸的心而獨霸一方。
菈妮雖然是對戰争不感興趣,但作為誘發陰謀之夜的主謀之一的她,早已在神授塔毀滅了自身,如今附身在玩偶身上的她,自保的力量都未必有多少,更何況是保護母親。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夠看到菈妮對母親的關愛,你在第一階段擊敗蕾娜菈時,她會借着母親的身份現身說道:“我以魔女拉妮之名宣告:勿侵擾母親的如泥酣眠。罪人啊,傳唱後世吧,卡利亞的末代女王,“滿月”蕾娜莅有如高雅黑夜的化身。“
為什麼我喜歡我老婆呢,就是因為她的溫柔,她即便已經殘缺,也依然留給了母親自己為數不多的力量,并且依舊維護母親的高貴身份。
破碎戰争開始,魔法學院立刻閉門不出,并且封禁了所有出路學園的道路,而且這是一個突然的通知,并沒有給多少人留下思考的餘地。
所以我們才能在湖畔的伊利斯教堂看到我們倒黴的光頭老師,他在學院被封禁前離開的,如今因為沒有鑰匙,而無法回去。
在此時如果你仔細觀察學院,便會發現這裡雖然有一個名為杜鵑教室的地點,但是整個學院内沒有任何一個杜鵑騎士。
受魔法教導的杜鵑騎士,除了一部分守在學院外,更多的則是圍困在卡利亞城寨的外圍。
你可以在西利耶尼亞的平原上看到杜鵑騎士的營地,他們正遠遠的對峙着卡利亞城寨。
戰争的痕迹在這裡随處可見。
王室廢墟處是曾經戰鬥的第一戰場,你可以在這裡看到一個靈魂高呼着自己的忏悔:“啊,伊吉大人,實在萬分抱歉。大人要我們守着這塊王室的領地。我們卻隻能眼巴巴看着,無能為力.....”
這場戰争從王室廢墟一直延續到了卡利亞城寨的門口,由于卡利亞王室的發明了自動攻擊的魔法,所以在你踏入領地時的那一刻,就會有無數的結晶箭向你射出,導緻此地屍橫遍野,你甚至可以看到立在此處的劍碑,記載了當時的狀況:“卡利亞城寨保衛戰。卑鄙杜鵑屍橫遍野處。”
這場戰鬥的結果就是,杜鵑騎士并沒有攻入城内,而同樣的城内的人也無法随意離開。
這一次的戰鬥表面上似乎隻有學院聯合杜鵑騎士進攻卡利亞王室。顯得王室十分的勢單力薄,被動挨打,但其實王室同樣也與其他的勢力結盟了。
卡利亞城寨裡,除了有拉達岡從王城帶來的巨手外,在城寨的最後,我們同樣也會遇到另外的一個特殊BOSS——禁衛騎士羅蕾塔。
我們不看她身上帶着的聖樹裝飾,我們看她的身份背景,在《禁衛騎士頭盔》裡記載着:“她在過去曾是卡利亞禁衛騎士,為了尋找白金之子的安身之地踏上旅程。”
羅蕾塔是白金之子,而白金之子因為是人造的生命所以并不受黃金樹的賜福,于是在衆人的眼裡他們是低賤的生物,所以你可以看到十分赤裸的言語,那些杜鵑如此聲張:看仔細了,你們的血有多麼骯髒!這種東西哪算得上是正常的生命?
蕾娜菈在位期間,并非沒有争取其他勢力與歸屬于學院的杜鵑騎士相對抗,你甚至可以看到她懷柔了亞人,在《亞人女王杖》裡記載着:“綴以權杖裝飾的輝石杖。過去用來懷柔亞人們所贈予的物品,智力不高的人也能使用。學院中的人将此手杖視為笑話。”
單純來看這句話,你以為是無關痛癢的廢話,當你明白女王與學園的沖突時,你才能夠知道這句話其實是女王争取亞人的勢力,而學園嘲笑的對象表面上是亞人,實際上是對女王的輕蔑。
白金之子同樣也是女王争取的勢力,所以你可以在附近看到,即便白金之子被學院與杜鵑騎士侮辱,他們的村子也同處于利耶尼亞之地。
而在學院門前的水域裡,你會發現拿着棒子的衆多白金之子在巡邏。
白金之子在此處出現衆多的目的是作為卡利亞王室的聯軍而進行阻擋與消耗杜鵑軍團的存在,所以你才可以在杜鵑軍團的營地裡發現多達六個數量之多的《白金凝血》,在上面記載着:“濃稠凝固的白金之子們的血液。”
雖然遊戲裡我們既沒有看到白金之子與杜鵑騎士的直接對抗,也看到不到杜鵑騎士進攻卡利亞城寨。
因為在這個區域裡,雙方已經進入了冷戰相持階段。
每個人都在等待其他勢力出現緻命的破綻。
我們重新來梳理一下第二次魔法之戰。
菈妮死後把自己的力量的一部分寄宿在母親身邊,由于陰謀之夜而引發了法環破碎,得到大盧恩的各位半神投入到了破碎戰争當中。
而學園的魔法師,見到卡利亞王室沒有黃金一族的支持後,立刻反水,一方面把卡利亞的王女蕾娜菈困在學院最深處的大書庫,另一方面派杜鵑騎士進攻西利耶尼亞的卡利亞城寨。
卡利亞王室以軍師伊吉為代表,進行了全面的反抗,并聯合低賤的白金之子對學院進行反包圍。
所以就形成了白金之子包圍學院,而杜鵑騎士包圍卡利亞城寨。
最終學院未曾被攻占,卡利亞城寨也未曾被攻占,兩方在長期都處于對峙的狀态。
這也就是為啥軍師伊吉,會在城寨最外面的原因,他的責任之一就是觀察杜鵑營地的動态,至于是不是要在觀察的時候打鐵,那就是他的愛好了,我們不打擊别人的愛好。
蕾娜菈雖然已經瘋癫,但是學院仍舊不敢輕易害她,整個學院内,或許隻有曾經的拉達岡送給她的紅狼,跟最外面的一個卡利亞騎士能夠保護她了。
也便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褪色者前來,觊觎着蕾娜菈懷中琥珀所藏着的大盧恩,因此才貿然闖進,并擊敗了她。
由于大盧恩是在琥珀卵裡,而不是蕾娜菈的身體裡,所以這是整個遊戲裡少見的,我們取得了大盧恩,但是卻沒有殺死他人。
魔法師的第二次戰争,因我們這個褪色者的闖入,而落下了帷幕。
我們才是真正的得利之人。
最後宮崎英高的遊戲裡事情永遠不是表面上的那麼簡單。
再加上馬丁喜好的權謀,更是讓整個事情撲朔迷離了起來。
表面上是英雄與公主的愛戀,背後裡卻是各大勢力的交錯。
蕾娜菈的處境永遠是如履薄冰。
你是王如何,你身旁的人永遠想推翻你。
你有王又如何,你的王或許會離你而去。
卡利亞的王室與魔法學院的矛盾是無法避免的沖突,當月成為了星星的女王時,就決定了兩者之間的矛盾總有一天會爆發。
你是月的王,為何不找月為伴,我們信奉的是星星,我們的王也隻能是星星。
卡利亞就如同天上的月一樣,巨大、皎潔卻也孤單異常。
周圍全是伺機吞噬月亮的星光。
但吞噬是一整套的連鎖,當身為學院的星星要決心吞噬孤寡的月光時,在你們身後的杜鵑難道就不會鳴叫嗎?
自然界裡的杜鵑喜好托嬰,經常把自己的蛋下到别人的巢穴,并把寄主巢穴裡的蛋與幼鳥推出巢穴,讓寄主隻養自己的幼鳥。
而遊戲裡的杜鵑早已探頭,等待着侵占這古老的巢穴——魔法學院。
在《杜鵑筒形外衣》言語出了他們的野心:“侍奉魔法學院的士兵們穿戴的铠甲。筒形外衣上繪有輝石的興盛,以及從旁窺視的杜鵑們。對輝石魔法師而言,肉體不過是短暫的停留點──隻有杜鵑對此心知肚明,在旁張望。”
杜鵑或許會低頭,但卻不會忘記占巢。
若卡利亞被攻占,那麼杜鵑的眼隻會瞄向學院。
學院知道嗎?他們知道,所以他們關閉了通往學院的所有通道,隻留着允許魔法師通過的輝石鑰匙,以提防杜鵑的反撲。
杜鵑知道學院的心思,隻想讓他們當炮灰,最好是兩敗俱傷嗎?
他們知道,所以他們隻進攻卡利亞,卻不攻下卡利亞,以此向學院表明,自己仍有價值。
卡利亞知道這其中的詭谲嗎?卡利亞當然知道,因此他們即便打退了杜鵑,也沒有主動反擊,前去營救蕾娜菈。
白金之子知道嗎?他們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但一切已經不重要了。
利耶尼亞成為了一個永遠處于戰争狀态,卻無法開戰的怪異之地,每個勢力都心懷鬼胎,每個勢力也都停滞不前。
正如同這個交界地,大戰早已結束,剩下的皆盡是殘局,而且是他喵的永遠不會結束的殘局。
直到我們,這個褪色之人的加入,攪亂這死氣沉沉的世界,打破這一切的焦灼,登上王位,成為新的艾爾登之王。
所有的一切停滞才會重新運轉,新的世界開始了。
我是狗哥,感謝你的觀看,我們環學的第二期就結束了。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我們下一個周六見啦。
88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