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一個人的生命底色。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時,如果父母能夠給予足夠的照顧教育和情感交流,孩子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發展出能适應環境的品格,成年後即便遇到挫折,也能從溫暖的童年中汲取力量。而不幸的童年、缺失母愛的童年及人生則是遺憾的,也是很無語的。
以劉禅為例:劉禅(阿鬥)的性格特征:生在動亂年代,童年在車、馬背上長大,兩次生死關頭,被趙雲救抱,因此生性膽小懦弱,缺乏主見,很需要穩定;坐上後主之位,這種特性依然強烈,隻因視諸葛亮為“父”,加之丞相才高八鬥,言聽計從,更無主見,偶有主見如:不必連年西進攻魏,穩定蜀國,發展農工商貿,等魏國内亂後再進,這主見正确但亦不能堅定固守,任諸葛亮及後繼者姜維操作;敗亡後隻能樂不思蜀,宅門橫聯上寫下“在山中”;可見安穩膽小求樂之根早在童年就己埋下,至止成年為亡國買單。
再以吳君為例:吳君是我認識的一個友人,因小時候8個月大就被送往外婆家寄養,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農村的日子過得苦,但吳君是城裡來的,每月父母會給帶她的外婆15元生活費,那個時候的15元很值錢,所以外婆一家都捧哄着吳君,使得吳女很是“呼風喚雨”,從小就養成了指東要東、任意妄為的性格,直到成人及參加工作,在家中小孩中成“霸”,單位裡也是張狂,甚至敢跟領導叫闆拍桌子,以至于大家都叫她辣妹、辣姐到後面就是辣嫂、辣婆子了;作者很為吳君的敢言敢怒、敢恨、敢愛,做事風風火火,做人仗義執言的女中俠客所敬。而吳君這種性格的形成無疑在童年就落下了根。
再拿坤坤來說說:坤坤也是8個月就送到外婆家寄養,與吳君不同的是坤坤外婆家在省外,當媽媽把一個原本“活本亂跳”神氣活現的孩子,在夜晚火車轟隆吭哧的聲音伴奏下,來到了一個面目完全變了十分陌生的鄉下和農屋時(不像現在的新農村),可想孩子心靈的恐懼與傷害有多麼大!恐懼紮進了坤坤的心靈,雖然外婆的疼愛和舅舅的歡喜,依然掃不清坤坤尋找媽媽的渴望和希望媽媽出現的神奇心靈,但媽媽始終沒有出來,見不到媽媽、見不到爸爸、見不到城市的新奇,坤坤的童年教育就缺失了許多見識,大腦的開發可想而知,加上那個年代農村缺醫少藥,坤坤在小兒麻痹症上落下了不足,從此膽小怕事就伴随着他的一生,雖然坤坤後來很努力,但遇事總有些前怕狼後怕虎的,失去了許多發展機會,可謂童年的關愛與缺失讓其一生都是很有些無奈缺憾和疼痛。
又拿茜茜好友來說,在茜茜6歲時,母親不幸去世,過早失去母愛的茜茜,沒有人傾訴、沒有人指點,隻能把許多話、許多事埋在心裡,養成了察顔觀色和内斂的性格;本來天賦尚好的她,受到影響乃至學業荒廢,為了早點工作隻報考中專,參加工作後性格開朗了很多,但童年母愛的缺失,讓她失去了更高的知識及文化追求,有了一種不求上進、得過且過的人生。這個大千世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因為童年的不幸及遭遇,至青年、成年以至于老年也為之付出了代價和埋單,所以無數的人都深深敬佩和感悟奧地利心裡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這真是說到無數人心底裡去的話啊!
(注:圖片來源于頭條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