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項羽的千古遺憾

項羽的千古遺憾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19:34:26

作為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也就是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項羽是一位以個人武力出衆而聞名的武将。李晚芳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并且,作為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悲劇枭雄之一,項羽向來是現代人津津樂道的秦漢風雲人物。然而,大家了解項羽大多是通過坊間傳言,我們所知的一些曆史是不實的。今天,筆者便以正史為基準,為大家還原一些關于項羽其人的真實曆史。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1

首先,就是陰陵之戰。

項羽與灌嬰之間曾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激戰,然而,曆史愛好者卻對這場戰争的始末知之甚少,而一些民間傳說中,對于這場戰争的描述又比較模糊。關于這場戰争,最直接的曆史證物,應該就是今陰陵山上的古戰場遺迹了。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該遺迹的岩石上看到刀劈斧鑿的痕迹,而這些痕迹正是當時參戰的古代士兵所留下的。

根據民間傳說的記載,當時灌嬰率領一支奇兵将楚軍圍困在該地,而楚軍則在項羽的率領下先後進行了數次突圍。《定遠縣志》為這場戰争的真實性提供了佐證:“陰陵城,縣西北六十裡,镆邪山南,周圍二裡。故址猶存……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将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

根據縣志的記載,陰陵山上還曾修建過紀念項羽的祠堂,這些祠堂雖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但是,現代人仍能從殘破的遺迹中依稀辨别出祠堂的原貌。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2

《史記》對于這場戰争的記載是這樣的: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将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複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

這段記載始于霸王從垓下潰敗,終于項王抵達東城。從時間線來推測,該事件發生于垓下一戰的傍晚,持續到第次日。從地圖上來看,當時楚軍的行進路線約有幾百公裡。以常理度之,這時的楚軍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而漢軍勢必會對其窮追猛打。所以,在這短短的一夜裡,兩軍勢必進行了多番交戰。遺憾的是,司馬遷先生僅用了一百餘字記錄這場史實,并未詳細叙述追擊戰的細節。

在這段文字中,我們僅能梳理出極少的關鍵信息,那就是:霸王麾下的親衛在陰陵之後驟減,從一百餘人減少到不到三十人。按理說,僅存的一百餘人已是楚軍中最強的精銳,他們的機動性極強,不大可能在一場小規模戰鬥中有大量減員才對。

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計正山根據現存的曆史信息做出了大膽推測:一向擅長近距離接戰和突襲突圍的楚軍親衛,之所以在一場小規模戰鬥中損失慘重,是因為,他們在陰陵之戰中受到了牽絆,而拖了親兵後腿的極有可能是霸王的愛妃——虞姬。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3

其次,我們再來說一說虞姬。

陰陵山附近有個名叫嗟虞墩的小土坡,坊間傳言這裡便是虞美人的葬身之地。根據當地的傳說,虞美人死後,項羽帶着愛人的頭顱繼續逃亡,而虞美人的鮮血滴到地面上。每有一滴血滴下,便會化作一座小土堆。今天,我們能看到嗟虞墩到陰陵山之間總共有七座小土堆,當地百姓稱其為“七星照月”,正是虞美人的七滴鮮血所化。

當一行人抵達嗟虞墩後,霸王命人挖來一些土塊,匆匆掩蓋了美人的頭顱。當地人為了紀念慘死的美人,按照土堆的樣式堆起了高聳的封土,這便是嗟虞墩的由來。據當地人稱,從前這裡每年春夏兩季都會生長一種名叫虞美人草的植物,這種植物就像美人一樣妖娆婀娜。《定遠縣志》中的說法同樣證實了這一點:“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裡近東城。”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4

有專家表示:他們曾參觀了嗟虞墩,并一同研究了嗟虞墩封土結構。從封土堆的結構和形制來看,嗟虞墩封土的構造與傳統的漢墓封土結構相同。近年來,史學家總共在安徽地區發現了兩座疑似虞姬墓的墓葬,而嗟虞墩正是其中之一。後來這些專家認為:陰陵一戰中楚軍被追兵趕上,雙方進行了一番激戰。由于戰況十分膠着,所以,霸王的親兵無暇顧及虞美人,虞姬極有可能命喪于此。

虞美人被殺後,項王悔之晚矣,他不忍心丢下愛人的屍首,所以,便一刀斬下其頭顱,随身攜帶并繼續拼殺。正因為此舉耽擱了時間,所以,才導緻楚軍突圍的進程被再次拖慢,死傷慘重。當一行人殺至東城之後,這座三面環水的城池徹底斷絕了楚軍的退路。史料中稱,楚軍在此期間多次遭遇“遇水而無橋”的情況,而強行渡河更是讓楚軍的逃亡效率降低到了極點。

尾随而至的漢軍始終緊咬不放,将楚軍追殺至窮途末路的境地。根據現代考古人員的考證,阻攔了楚軍池河應該有六七十米寬,顯然楚軍很難在短時間内渡河。在強行泅渡的過程中,灌嬰所率領的幾千名士兵簇擁而上,與二十八名騎兵進行了多次惡戰。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5

顯然,不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項羽都已不再擁有。多日的逃亡,已讓楚軍将士人困馬乏,再加上,此時楚軍的人數已驟減到三十人,如何能逃過幾千名追兵的圍追堵截呢?

或許,連司馬遷先生都感歎項王英雄末路的境遇,所以,以一句“項王自渡不得脫”來描述楚軍的絕境。不過,即便是這樣,項羽仍不甘于天命,他準備在生命的最後上演最後的華章,與宿敵進行決戰。于是,他挑選了一處平地安葬了愛人的頭顱,了卻了人生中最後一樁心願,轉身殺向洶洶而來的敵軍。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項王不甘天命的倔強,以及霸氣背後的柔情一面。将虞姬埋葬之後,霸王此生再無所求,等待他的将是一場輝煌的死亡。

其實,民間傳說中的細節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少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線索。倘若,虞美人的死亡地點是在垓下,自垓下至陰陵的距離有幾百裡路,如果真的是這樣頭顱上的血迹早已凝固,根本沒有滴落的可能。所以,虞美人的死亡地點極有可能是在陰陵。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6

最後,我們來看看項羽到底死在哪裡。

想要搜索曆史的真相,我們還需參考當地縣志。根據《定遠縣志》中所記載的:“東城,縣東南五十裡。項羽至陰陵迷失道,漢追及之,羽複引而至東城即此。”我們能夠發現一些值得推敲的細節。

在《史記》中,灌嬰帶着幾千名騎兵緊随其後,尾随楚軍來到東城,并在此地爆發激戰。不過,在這場惡戰之後,雙方的沖突仿佛戛然而止一般,再無文字表述。那麼,在東城一戰之後,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從地圖來看,離開東城前往烏江之畔,起碼還要走上幾百裡路。在這幾百裡路中,難道漢軍再未追上楚軍,雙方始終“相安無事”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史料中會出現這樣的缺失,筆者認為隻有兩種可能性:

一是、司馬遷先生忽略了這些小規模戰争;

二是、項王早已戰死于東城,根本不存在接下來的“自刎烏江”。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7

首先我們來剖析第一種可能性,司馬遷先生寫史是十分嚴謹的,他不大可能漏掉東城之後的戰事。尤其,此時已到了英雄末路之際,每一場戰鬥都是至關重要的,不應被遺漏。所以,第一種可能性發生的概率很低。據此推測,項羽極有可能已死在東城,以至于,司馬遷先生無法寫出并不存在的烏江之戰。

《漢書》為我們的猜測提供了有力的佐證:“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禦史大夫将車騎别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打完了東城之戰,楚軍被“破之”,五個無名之輩砍下了霸王的頭顱,這場戰争以英雄落幕收尾。顯然,民間所盛傳的烏江決戰多半是子虛烏有的。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8

那麼,既然項王能從東城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為何司馬遷先生還要加上一句“乃欲東渡烏江”,将項羽的死亡地點推移了數百裡呢?

這是因為司馬遷同情項羽的境遇,所以,才引用了老百姓的傳聞。畢竟,烏江之畔上與亭長之間的一番對白,豐富了霸王的形象。畢竟,司馬遷先生沒有親曆過那段曆史,所以,他所寫下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搜集而來的資料和傳言上的。

我們能從正史中整理出的史實不多,但每字每句都隐含着作者對曆史事件的看法。項王帶着二十多名騎兵奔逃數百裡,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項王真正的葬身之地,應該就是東城。

項羽的千古遺憾(千古無二的項羽)9

現今的五泉莊墓,俗稱“霸王墳”,位于曲阜西周魯國故城東北角之東約100米處,原封土直徑約50——60米,現存封土直徑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的《曲阜縣志》記載:“在魯城東裡許,俗稱為霸王冢。”也就是當地傳說的“古城大冢”。

乾隆27年孔子六十九代孫孔繼汾編纂的《阙裡文獻考》中也記載:“曲阜城東北有古冢,俗名霸王頭,相傳為項羽首處雲。”

但此處的墓地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資料: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班固《漢書·高帝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