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了,滿腦袋藝術細胞的你們是不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但是《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真的是指清明時節嗎?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絹本,原畫縱24.8厘米,橫528厘米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風俗畫,是他僅存的傳世精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國寶級文物,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
在古代,清明隻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恰逢初春,萬物生長,适合踏青郊遊。古代曆法中,清明之前是“寒食節”,祭祖冷食,後來連帶着清明,一起成為了一個節日,所以這一天大家燒紙祭祖,也踏青郊遊。
張擇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圖》作品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似乎就是描繪汴京人民清明時節的各項活動的風俗畫。市郊阡陌到汴河兩岸,再到繁華街市,完美再現了北宋都城的生活全貌。
長期以來,對于《清明上河圖》的畫名究竟何意,人們争論不休,至今難有定論。
一種常見的看法是,“清明”即“政治清明”,“上河”即“上方之河”(“上”含有“禦”之意),指的是北宋都城東京的汴河。也就是說,這是一幅歌頌太平盛世的畫作,是供職于宣和畫院的翰林待诏張擇端,進獻給宋徽宗的“拍馬”之作。
小編可不是這麼認為!!
《清明上河圖》畫的當然是清明節啊!将“上”字作動詞解,認為因季節的原因,汴河冬季結冰,漕運停止;到了清明時節,汴河河運開始繁忙,人們才會“上河”做生意、遊玩、外出辦事
近當代美術史家鄭振铎、徐邦達、張安治等均主張“春景”之說,即此畫所繪為清明時節的場景,祭祖和踏青具存。
因為畫中有祭祀用品販賣小攤,應當是臨近清明臨時出攤、有書生觀水賞魚(這可是清明期間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更重要的是,畫上宋徽宗的題詩,詩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不過在畫上此部分由于流傳失散了。
畫中看到有紙馬商鋪,汴河上方街上有“王家紙馬”的店招,紙馬已堆積到門前。說明正是寒食節日,需要燒紙錢了...
△ 街邊紙馬小攤
△ 書生在河邊觀水賞魚
卷首,一富戶十數人掃墓歸來,男主人騎馬,女主人坐轎,轎上插有楊柳枝條。《東京夢華錄》清明節一章稱:“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那,……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
《清明上河圖》鼓樓門前的送别場景,反映了典型的“祖道”祭祀場景,即行前祭祀行神(路神)的情景,圖中可見,一行人中以那乘驢戴帷帽的青年女子為主人,正依依不舍回顧着兩位送行的老者。女子所騎驢,帶了兩個仆從。
或者正要去往郊外掃墓,有2名女子騎在路上,将自己打扮成穆斯林的樣子這倒不是怕冷,宋朝女子都不方便抛頭露臉。
環顧四周,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車馬轎駝絡繹不絕,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
擺攤賣五金工具、炊餅、鮮花、茶水等。汴京城内外遍地有小攤,處處是商機。
那時候已經有很多現代便捷消遣的東西了,清明節公衆假期,左手外賣,右手剁手買買買,酒吧夜總會夜夜笙歌真的好嗎?
趕路的人走累了可以找個館子坐下來喝兩杯,沿途會出現許多這種藍白條紋的旗子,隻要看到這種旗子,就說明“此處有酒”,它就相當于朝廷頒發的“賣酒許可證”。
當時的“腳店”(不是說酒店裡提供“洗腳服務”)也懸挂有這樣的酒旗
作為地标商圈的酒館,确實要具備足夠強的經濟實力,你看,樓上還配備了包間和雅座。
腳店的意思是“二級經銷商”。就好比,這家店裡能賣“矛苔”,但不生産“矛苔”,得向廠家進貨。而真正的廠家直營店門口則會有“正店”二字。
相比正店,腳店也有它的優勢。既然不是直營店,說明它賣的酒就不止“矛苔”一種,什麼五糧液、土井坊、姜小白……….應有盡有。
而作為正店的酒館則生産着自己的酒,這是汴京72家經朝廷授權的正店之一,也是圖中最大的大酒樓,“正店”即酒店,與同為酒樓的腳店不同,該店資本雄厚,既供旅客住宿,也供嫖客狎妓,同時還是釀造廠,可造酒、賣酒,并在劃定的區域内,向腳店經營批發酒的業務。
不知那時的酒是否也這種大氣的酒器裝盛,同時可以供清明祭祀用?
藏品來源:藏寶天下APP
由藏寶天下集團盛邀故宮博物院文物修複組多位老師參與設計審核,并聯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曾亞林、曾超父子,以青銅器“追簋”作為參考原型,共同打造具有收藏價值的限量版醬香型白酒——「承天之佑·盛元」,采用頂級的原料紅纓子高粱,傳統釀制技藝手工釀造,盛裝出自赤水河畔,醬酒原産地茅台鎮的十五年陳釀,酒質無色透明、窖香優雅、綿甜爽淨、柔和協調、尾淨香長、風格典雅。
溫馨提示:
喝酒不開船,開船不喝酒,這不,要撞了……
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已無早春的寒意,但春雨常常會悄然而至,一下就是三五天。行人趕路為祭親,怎奈細雨擾其程,思慮借酒暖身心,幸在牧童指點明。寥寥二十八字,畫面生動,情景交融,為後人祭祖思親平添了一份意境。
本文内容綜合于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删除,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