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插播一段小消息。
首都博物館,
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複興門外大街 16号,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早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憑身份證在門口的咨詢台換取“免費參觀券”即可。
提請注意的是,進門前需要通過安檢,所以像打火機、小刀之類的物品去之前放在家裡吧,不用攜帶了。
之所以把這則消息放在文章裡,是因因很多人不知道。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中國博大的文化,參觀到真正的文物,特放在文首。
言歸正傳。
在去首都博物館的路上,接到一個關于工傷認定的咨詢電話,
大概情況是在工作中,右手中指和無名指受傷,手指被機器咬掉大約二分之一。
當事人問“律師,這要以評幾級傷殘?”
說句不怕大家笑話的大實話,聽完當事人的問詢,我愣住了,因為我不知道兩個手指受傷可以評到幾級。
電話裡我趕緊承認說,不知道。
好在對方并沒有在電話裡笑話我。
下午回去家裡,趕緊打開電腦進行檢索。
根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緻殘等級(GB/T 16180-2014)的規定,
緻殘評定的綜合依據是,工傷緻殘者于評定傷殘等級技術鑒定時的器官損傷、功能障礙及其對醫療與日常生活護理的依賴程度,适當考慮由于傷殘引起的社會心理因素影響,對傷殘程度進行綜合判定分級。
結合法律的規定,我回電話給當事人,他的右手中指和無名指受傷,首先,根據規定一手除拇、食指外,有兩指近側指間關節離斷,或者一手除拇、食指外,有兩指近側指間關節功能完全喪失可以定為工傷八級傷殘;其次,根據工傷八級的定級原則,器官部分缺損,形态異常,輕度功能障礙,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所以,最終是否可以确定為工傷八級,還需要根據真實的具體情況評判。
我打起電話撥通了當事人的手機,兩聲之後,對方接了起來。我說明了自己是誰,把上面這些話跟他講述了一遍。對方表示感謝,最後抛出來一句話,讓我汗顔了。
他說“菅律師,非常感謝您的解答,其實這個問題,在我挂斷您的電話後,又咨詢了另外一位律師,他已經幫我解答過了。”
我說“噢,行。有什麼問題您再聯系我。”
還有什麼問題啊,就算有問題,也不會找我了,因為我沒有在第一時間給他一個權威的答複。
除了上面的這些内容,關于工傷及工傷緻殘的規定,還有很多,在這裡不一一列舉,僅就與評殘相關的規定寫明一下。
1、勞動能力鑒定包括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1)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本案中當事人的評殘等級可構成工傷八級。
(2) 另外,法律除對勞動功能障礙進行了規定外,對生活自理障礙也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2、勞動能力鑒定可以由單位、傷者本人或者其近親屬向所在地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提出申請時,需要提供工傷認定的決定(ps 之前有篇文章,見本文最下方的梗概)和工傷醫療的相關資料文件。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會在收到申請後的60日内,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這個日期可以延長,但最長不會超過90日。
如果對鑒定結論不服,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
還有,對于傷情有變化的,可以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後,傷者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或其所在單位可以申請勞動能力複查的鑒定。
3、關于傷殘補助費用(ps 以下是法律規定)
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可以與單位保留勞動關系,但退出工作崗位,并可以: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标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标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傷者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标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适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标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标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标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标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我國人身傷害傷殘的鑒定有上面提到的職工工傷與職業病緻殘鑒定,除此之外還有,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人身保險傷殘鑒定、殘疾人殘疾程度評定、軍人殘疾等級評定、其他意外傷害傷殘鑒定等,等有機會,再分别寫成文章,供大家參閱。
曆史文章内容梗概
之前寫過一篇關于工知認定須知的文章,
主要寫了什麼情況下可以認定工傷,
認定工傷的申請須在事故發生之日起30天内向單位提出申請,
單位怠于提起的,
傷者本人或其近親屬,可以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内,向當地社保管理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如有興趣了解,可以查找一下曆史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