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來曆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臘”字含義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臘八粥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而為什麼要喝臘八粥,則有好多傳說:
1、臘八粥緣于佛祖成道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于菩提樹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後人将此日稱為“佛成道節”。中國民間本來就有“臘日”祭祖、祭神的習俗。佛教信徒們出自虔誠,将“臘日”與“佛成道節”融合,遂成“臘八節”,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舊時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将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後來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2、臘八粥源于“赤豆打鬼”的習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吓孩子。傳說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而大人小孩生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這些疫鬼作祟的原因。所以,在臘八這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
3、臘八粥是為了紀念修長城的民工
相傳,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民工們長年在工地上不能回家,吃糧全靠家裡人送。家裡糧食送不到的,就有可能餓死在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一些少糧的民工們把各自剩下的五谷雜糧熬成稀粥,每人喝一碗抵禦饑寒。為了悼念這些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喝“臘八粥”,以資紀念。
4、喝臘八粥牢記祖先勤儉之美德
傳說,西晉時有個青年人很懶,遊手好閑,坐吃山空,等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沒糧了。饑餓難熬的年輕人,遍搜家裡的壇壇罐罐,将殘餘的五谷顆粒連同可食的殘碎物,一起煮了一碗粥喝下。從此下定決心痛改前非,勤勞過日。人們借此教育子女,臘八喝粥,牢記祖先勤儉美德。
5、喝臘八粥懷念嶽飛
當年,嶽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嶽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衆百姓相繼送粥,十二月初八這天嶽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大勝而歸。後來每到臘月初八,人們便以雜糧豆果煮粥,懷念嶽飛。
6、朱元璋喝臘八粥憶苦思甜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便給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将腿跌斷。老财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裡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裡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裡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事兒,便叫禦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臘八節吃什麼?不隻有臘八粥
其實,在臘八節這天還有很多傳統美食,不同地方會有不同的臘八節美食。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臘八蒜
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臘八十幾天後,正值春節,由于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節前後,就着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涼菜,味道很好。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産,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将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産或少産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使冰脫盆并把冰敲成碎塊。傳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古代,臘八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通常從臘八起,人們便開始掃房、寫春聯、趕年集、買年畫、備年貨……直到除夕夜。故有臘八到年味來的說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