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大賽官網發布《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為幫助廣大職校老師了解2022年征求意見稿有何最新的變化和調整,聚焦職教将意見稿與2021年比賽方案進行詳細對比。
我們發現,2022年大賽在比賽方式、獎勵辦法、參賽材料、決賽程序等重要方面有大幅度的調整和變更。
這些變化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尤其對于将要參賽的職校老師們,更需要詳細把握。接下來,細心的聚焦職教将為大家呈現2022年大賽征求意見稿的變化内容,一起來看吧~
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方案(征求意見稿)最新變化
一、指導思想
強調:落實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二、比賽要求
新增:考察達成教學目标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考察因材施教的能力
1、教學内容細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
公共基礎課程内容應體現思想性、科學性、基礎性、職業性、時代性,體現學科知識與行業應用場景的融合;
專業(技能)課程内容應對接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新職業,體現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
2、教學實施
專業(技能)課程新增:
01、教師規範操習實訓應落實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崗位實習标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标準等;
02、根據需要合理創設數字化學習和實習實訓情境,運用數字化教學資源。
03、按照《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要求規範選用教材,優先選用國家和省級規劃教材,鼓勵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
04、中等職業學校執行手機“禁止帶入課堂”的要求。
3、教學評價
變化為:持續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關注育人成效,檢驗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成長;開展個性化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成效。
4、教學反思
強調:總結在更新教育理念、落實課程思政、優化教學内容、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師角色、改進教學評價、運用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
三、比賽分組
教師實操演示與指導的内容由2021年的不少于6學時變更為不少于8學時。
四、比賽辦法:
比賽方式變更:決賽時,教學團隊在校内完成 2 段教學展示拍攝,在決賽現場(或線上)介紹教學實施報告并進行答辯。
(2021年比賽方案:決賽時,教學團隊介紹教學實施報告、針對抽選教案中的自選内容進行無學生教學展示、回答評委提問。)
比賽辦法新增資格審核、内容審核。
資格審核:各校和代表隊對所屬教學團隊提交的各項材料進行資格審核,對教學團隊進行政治審核,并進行參賽資格的統一公示;
内容審核:各校和代表隊對參賽團隊提交資料的内容進行思想性和科學性把關。有明顯問題的取消參賽資格。
五、獎勵辦法:
單項獎變更:一、二 等獎根據網絡初評(30%)和現場決賽(70%)成績綜合評定;
(2021年比賽方案:一、二等獎根據決賽成績排序确定)
六、報名方式與要求:
新增:
1、已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院校應組織教師報名參賽,所在省原則上推薦1個高職本科教學團隊參加國賽。
2、鼓勵多樣化的課程參賽,各代表隊公共基礎課程組的參賽内容不得出現課程的重複;專業(技能)課程一組和二組合并統計,不得出現專業類的重複。
變更:
1、每個教學團隊由近 3 年實際承擔參賽課程或相關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組成(高職本科團隊含高職相關課程教學)。(2021年比賽方案未限制年限)
2、教學團隊成員所在學校近 3 年内實際開設了參賽的專業和課程,并有在校生。(2021年比賽方案要求:近2年内實際開設的專業)
參賽材料及現場決賽有關要求
一、參賽文檔材料:
新增要求:所有文檔材料正文使用宋體
參賽教案:專周實習實訓、崗位實習,以及有場地設備特殊要求的實訓教學内容可連續安排 3-4 學時;
(2021年比賽方案: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内容不超過4學時)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公共基礎課程組隻需提交授課班級所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跨校組建的教學團隊,隻需提交團隊負責人所在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二、參賽視頻材料:
變更:
1、團隊負責人錄制 1 學時(40-50 分鐘)課堂教學實錄,團隊其他教師各錄制 1 段 8-15 分鐘課堂教學片斷視頻。課堂教學應在實際教學場所、班級全體學生參加拍攝(鏡頭移動能看到全班學生);
2、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居家線上教學的,應真實呈現線上教學情況。
3、鏡頭可移動、景别可調整;
4、采用 MP4 格式封裝,1 學時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1G,15 分鐘以内教學片斷文件大小不超過 300M。
5、分辨率統一設定為 1280×720 (2021年比賽方案為:分辨率設定為720×576或1280×720)
決賽程序與以往幾乎完全不同,考慮到内容的全面性,在此為大家展示“征求意見稿”提到的詳細要求:
決 賽 程 序
決賽包括兩個環節,一是課堂教學展示,教學團隊在校内場所錄制教學展示視頻;二是綜合素養展示,教學團隊在決賽現場(或線上方式)介紹實施報告、進行教學答辯。
決賽時間初定為11月21-27日。11月21日準備,22 日進行課堂教學展示錄制;11月24日現場報到,11月25-26日綜合素養展示,27日閉幕式。
(一)課堂教學展示
1.展示準備
進入決賽的教學團隊自主選擇校内教學展示場所,其場所應具備全景監控,滿足全體學生參與的環境要求。執委會委托承辦校通過網絡檢查參賽校的決賽現場。
2.展示實施
教學團隊按照統一要求,抽選兩份不同的教案,自主選定教案中的展示内容,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兩段全體學生參與的課堂教學錄像(鏡頭移動能看到全班學生參與教學),兩段教學視頻合計 12-16 分鐘,展示視頻文件以“教案序号 教案頁碼 教學環節名稱”(其中教案頁碼以教案PDF文件頂部顯示的頁碼為準)來命名,限時上傳到比賽官網平台。
(二)綜合素養展示
綜合素養展示原則上在決賽現場集中進行,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線上方式進行答辯。
1.展示準備
(1)現場集中展示時,教學團隊按照現場決賽時間要求報到并熟悉決賽賽場環境,決賽前一天抽簽決定比賽場次;決賽當天,教學團隊抽簽決定比賽順序,并按要求進入備賽室和比賽室。
(2)線上方式展示時,教學團隊自主選擇校内符合要求的場所,決賽前一天抽簽決定比賽場次;決賽當天,教學團隊按要求進入校内決賽場所,抽簽決定比賽順序,根據比賽順序登錄騰訊會議(比賽室)。
2.展示實施
進入比賽室(或騰訊會議)的教學團隊,首先簡要介紹教學實施報告的主要内容、創新特色,時間不超過 8分鐘;然後回避等待評委出題,返回後回答屏幕顯示的3個問題,時間不超過8分鐘。
第1個問題由教學團隊從題庫中抽取,包括職業教育宏觀政策、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 2-3 個問題由評委現場集體讨論提出,包括參賽内容涉及的理念、策略、模式、目标、成效、創新點,以及學科專業領域的素質、知識、技能等内容。
教學團隊回答問題時,可展示佐證資料;評委不再複述或解讀,可指定答題者,可追問;未參與教學展示和報告介紹的團隊成員,必須參與答題。
綜合來看,今年教學能力比賽有大範圍調整,對于參賽的老師們是機遇也是挑戰。大賽的初衷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賽出高風格,賽出真水平,賽出基本功,推動“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改”,充分發揮教學能力比賽的引領示範作用。
在職教改革持續深化的今天,聚焦職教與職校老師們共同成長,一起面對變化與挑戰,切實助力老師們遇見更好的自己,成為“能說會做”的“雙師型”教師!
聲明:本文為聚焦職教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