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主要角色之一,西遊記作為一部傳統名著其中對于許多角色的刻畫都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投射的,作者吳承恩在塑造豬八戒這一角色的時候,既賦予了他吃苦耐勞、憨厚率直的品質,同時也給了他貪婪自私的性格特點,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豬八戒也算一個喜劇角色。正是由于《西遊記》太出名了,随着小說的普及,影視作品的拍攝,也讓豬八戒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人物形象随之也逐步固定下來。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進入21世紀之後,一部《西遊記》的衍生作品《春光燦爛豬八戒》登上電視熒屏并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該劇于2000年開始播出,多次創下收視奇迹,在黑龍江平均收視率高達31%,在湖南收視率高達23.42%,山東收視率30.87%,江西收視率28.33%,遼甯收視率16.65%,多年後東南衛視、貴州衛視重播《春豬》,仍創造出超平均收視一到二倍的好成績。随着《春豬》的熱播,豬八戒的人物形象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開始出現可愛形象,豬八戒開始成為憨萌的代名詞,豬八戒形象的改變也讓這一角色成為繼孫悟空之後,西遊系列中又一破圈産生大量衍生作品的角色。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05年以豬八戒為主角的動畫作品《天上掉下個豬八戒》開始引起不少青少年關注,這部動畫作品中沿用了不少《西遊記》故事中的設定,有點像是《西遊記》的前情,動畫中豬八戒的形象變成了一個善良、正直、可愛的小萌豬,對于豬八戒這一角色形象的轉變無疑又起了推動作用,《天上掉下個豬八戒》推出後反響強烈,第一部在2005年春節期間于央視第一頻道首播,獲得了創紀錄的4.17%的收視率,2006年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更是創造了該檔節目曆史最好收視率。
圖片來源于網絡
豬八戒這一角色形象的轉變背後反襯的其實是多元審美價值的體現,戲說創新重塑還是毀經典在每個時代都會有同樣的争論,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也很難主觀推斷是否符合主流審美期待,與其提前劃線倒是不如讓市場與觀衆去自由選擇,畢竟那些真正毀經典的基本上播出之後就沒有了訊息,被觀衆自然淘汰了,而那些戲說創新重塑的影視作品有很多走進了經典的行列,這當然是因為我們觀衆審美水平的提升,要相信我們的觀衆,多數的主流審美是值得肯定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