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帝王哲學家的心聲

帝王哲學家的心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18:40: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帝王哲學家的心聲(執着叩開海浪研究的大門)1

文聖常在船上眺望大海。 資料照片

帝王哲學家的心聲(執着叩開海浪研究的大門)2

文聖常(左二)在出海作業現場指導學生。 資料照片

人物名片

文聖常(1921—202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著名物理海洋學家、教育家,我國海浪研究和物理海洋學的開拓者之一。文聖常在海浪頻譜、海浪方向譜、海浪預報方法研究和海浪數值模式研究等領域成果豐碩。他提出了“普遍風浪譜及其應用”論斷。他提出的海浪計算方法被列入原交通部《港口工程技術規範》,為推動我國物理海洋科學事業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在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師生們經常看見一位老者,滿頭銀發,背略彎曲,身形瘦小,穿着灰色舊夾克,步履蹒跚地走在去往辦公樓的路上。暮來朝去,風雨無阻……

他就是文聖常。在中國海洋大學,這位風雨無阻的老學者,用實際行動激勵着師生們在科研路上搏浪弄潮、砥砺前行。

“海浪能量一定很大,能否把它轉化成一種能源”

文聖常小時候沒見過大海,但他對大海充滿無限向往。

1944年7月,從武漢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業的文聖常,來到成都一家飛機修理廠當試用技術員。在一次出國交流學習時,文聖常第一次見到了大海。

“在大海上,伸展到天際的藍色海水和逐波戲水的海鷗,帶給人無限遐想。”文聖常曾回憶,雖然自己暈船,但仍守在甲闆上,期待着第一眼見到大海的時刻。

視野越來越開闊,水的顔色也逐漸變藍。“進入大海,海浪可以把船搖來搖去。我想,海浪能量一定很大,能否把它轉化成一種能源?”文聖常瞬間被大海的壯闊所吸引,腦海中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去探索海浪能量利用問題!”

交流學習期間,文聖常翻閱了大量資料。他發現,如何有效開發利用海浪能量的相關研究并不多。他在腦海中開始構思海洋能量利用的藍圖——設計出一種利用海浪能量的裝置,叩開海浪研究的大門。

1947年,文聖常回國後到重慶任教。文聖常利用業餘時間,設計了波浪發電裝置,利用海浪獲得電力輸出,帶動航标燈發亮閃爍。于是,在此基礎上,文聖常開始探索更多波浪能量利用方法。

文聖常的宿舍就在嘉陵江畔。他發現,當船經過時,便會激起不小的浪花。于是,他把波浪發電裝置放在嘉陵江試驗。“每次去江邊,那套奇形怪狀的裝置模型總是惹人注目。有人猜它是玩具,有人猜它是滑翔機。”文聖常說。

但嘉陵江不比大海,浪花能量小,遲遲未達到預想效果。于是,文聖常申請到海邊繼續試驗。1950年底,他揣着一封推薦信搭船東下,奔赴上海。

“心中有了目标,就一定要為之付出努力”

之後的幾年裡,他輾轉多地,無論到何處,都帶着波浪發電裝置,抓緊一切去海邊的機會做試驗。

裝置外形特殊,上下車時,文聖常都手提着它。“車站的工作人員一看到我提着個奇怪的裝置,就把我叫出隊伍、接受檢查。直到看過證件,解釋清楚了,才放行。”文聖常回憶。

幾經周折,1953年,文聖常進入山東大學剛成立一年的海洋學系任教。1958年,山東大學主體遷往濟南,以留在青島的海洋系、水産系等為基礎,後成立山東海洋學院,即中國海洋大學前身。從機械工程轉向海洋科學後,文聖常感覺知識儲備非常不足,于是,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補習計劃”。“心中有了目标,就一定要為之付出努力。”文聖常說。

1953年,文聖常發表論文《利用海洋動力的一個建議》,成為我國學者較早探讨海浪能量利用的研究文章。随後,他開始組建團隊,向海浪理論研究領域進軍。

20世紀50年代中期,國際上存在兩種比較流行的海浪研究方法——“能量平衡法”和“譜法”,但兩種方法皆有不足。研究者都是以半經驗的方式來計算湧浪的波高和周期,主觀推測和假設成分較多,理論也是建立在海浪充分成長的特殊狀态下,不足以全面有效反映海浪的特征。“是否可以打破常規,将兩種方法結合?”文聖常推導出一種“普遍風浪譜”,與傳統方法相比,可以描述波浪成長過程中更一般、更普遍的譜型,給出一種新的湧浪波高和周期計算方法,在海洋學研究領域産生了重要影響。

随着研究愈加深入,文聖常琢磨起新問題:如何将海浪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讓自己的研究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20世紀70年代,為适應我國沿海城市改革開放的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啟動《港口工程技術規範》編寫工作。文聖常擔起重任,率隊攻關,主持研究的海浪計算方法被列入《規範》。

從普遍風浪譜、湧浪譜的問世,到适合中國海域特點的海浪計算及預報方法的創新,再到新型混合型海浪數值模式的提出……幾十餘載,反複求索,文聖常一直在不懈努力。

“熱愛祖國、追求科學,是我投身海洋研究事業的力量源泉”

2002年,随着《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的創刊,文聖常主動承擔主編工作。他說:“這是學校的‘新生兒’,要細心愛護。一要科學嚴謹,質量第一、甯缺毋濫;二要開拓創新,把國外最新科研進展介紹進來,把我國重大海洋科技成果介紹出去。”

他堅持審改每一篇稿件,改稿時一絲不苟,一個用詞也要反複推敲。“遇到任何一點疑問,他都要研究清楚。”他的助手郭铖說。

2007年,文聖常不小心燙傷腳踝,傷口感染,需要做手術。術後,醫生叮囑要卧床休息。他便把腿搭在闆凳上繼續改稿,學生們想減少他的工作量,他卻說:“工作耽誤不得,我必須抓緊時間……”

十幾年如一日,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若無特殊事宜,他都要去辦公室工作。辦公室裡都是過去的老家具,資料放得到處都是。“雖然顯得亂,但查找方便。”文聖常說。

2013年,文聖常患上肺炎,便把辦公場所徹底轉移到家中,依舊每天工作5至6個小時。直到2019年,年近百歲的文聖常因身體不适住院治療,才不再堅持工作。

“曾有學生問我,這麼多年是怎樣堅持下來的。我覺得,熱愛祖國、追求科學,是我投身海洋研究事業的力量源泉。”文聖常說。

2022年3月20日,文聖常在青島逝世,享年101歲。

孜孜以求 矢志不渝(記者手記)

在采訪中,文聖常院士的同事王宣民回憶起一個場景:“有一年春節,正月初三,我在學校路上遇到文先生,他滿頭銀發,步履蹒跚,眼神似乎也不太好了。路上人來人往,老先生似乎沒有察覺,專注地一路前行,一如他對海浪研究事業的執着。望着先生的背影,我内心滿是感動,也感受到了一種力量。”

研究海浪六十餘載,雖身體每況愈下,但仍堅持工作,嚴謹治學。在海浪頻譜、海浪方向譜、海浪預報方法研究和海浪數值模式研究等領域,他都留下了豐碩的成果。他孜孜以求,矢志不渝,一次又一次攀登科學高峰,這種精神激勵着後來的研究者,也帶動了更多年輕學子在海浪研究道路上搏浪弄潮、努力前行。

本版制圖: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2年03月22日 06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