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是位受道教思想影響頗濃的詩人。司馬承祯贊其“有仙風道骨”,賀知章稱之為“谪仙人”。魏颢《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一詩,詩題迳以“谪仙子”稱之,詩中又有“谪仙遊梁園”之句。杜甫《飲中八仙歌》寫其“自稱臣是酒中仙”,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詩中又寫道:“昔年有狂客,号爾谪仙人。”崔成甫《贈李十二》亦雲:“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以上稱李白為“詩仙”、“酒仙”、“谪仙人”等,這些稱謂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将李白與“仙”聯系起來。李白對他人給予自己的美譽深以為然,其《留别西河劉少府》詩雲“謂我是方朔,人間落歲星。”其《對酒憶賀監二首》也說“長安一相見,呼我谪仙人。”不僅如此,他有時還直接以“谪仙人”自居,其《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詩即自诩為“青蓮居士谪仙人。”他晚年所寫《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亦雲:“吾希風廣成,蕩漾浮世。素受寶訣,為三十六帝之外臣。即四明逸老賀知章呼餘為谪仙人,蓋實錄耳。”曆代歌詠李白的詩篇亦往往将其與“仙”聯系起來:殷文奎《經李翰林墓》雲:“詩中日月酒中仙,平地雄飛上九天。”李俊民《李太白圖》雲:“谪在人間凡幾年,詩中豪傑酒中仙!”劉秉忠《太白舟中醉卧圖》雲:“仙籍标名世不收,錦袍當在酒家樓。”李東陽《李太白》雲:“醉别蓬萊定幾年,被人呼是谪神仙。”屈大均《采石題李太白祠》其三雲:“牛渚西江月色新,清光常見谪仙人。”
李白的一生,确曾訪過道,尋過仙,煉過丹,采過藥,受過道篆,并經常出入道觀,研讀道經,交結道士,玄談道旨。在李白的詩集中,遊仙步虛之篇、輕舉飛升之詞及贈答酬唱羽士仙翁的作品所在多見。在安旗所編的《李白全集編年注釋》中統計,李白所存的一千多篇詩文裡,有一百多篇與神仙道教有關,釋家題材的則有五十餘篇。李白曾正式接受道箓(由某道教尊者“授道箓”給某人,就标志他正式成為“在編”的道教徒),是個真正的在冊道士。
與陶淵明那種尋仙中的悠然自得不同,李白在追求“道境”的同時,會拼命想象人倏忽變化成仙、一刹那進入仙界的美妙天地,“仙人”形象成為他超世精神的象征,使人分不清他到底是虔誠的神仙道教信仰者,還是借用神仙題材表現自己的意念和情緒,此種境界亦如他詩歌中的海闊天空。
李白傾心道教,虔誠修道。他在《遊泰山》六首詩中說,他日日齋戒,鋪陳絹制書寫道經;又在《下途歸石門舊居》中說,他做夢都想着羽化升成仙:“餘嘗學道冥筌,夢中往往遊仙山。”并以煉丹服食來求達到成仙的目的,他在《古風》(其七)中寫道:“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他在詩中多次提到煉丹,“尚恐丹液遲,志願不及申”。至流放夜郎途中,還回憶秋浦舊遊,還想到秋浦是個煉丹的好地方,“三載夜郎還,于茲煉金骨”。他甚至把全家都動員起來煉金骨:“拙妻好乘鸾,嬌女愛飛鶴。提攜訪神仙,從此煉金骨。”他在《元丹丘歌》中寫道:“朝飲穎川之清流,暮還嵩嶺之紫煙,三十六峰長周旋。長周旋,蹑星紅,身騎飛龍耳生風,我知爾遊樂無窮。”這是詩人在沒有改變現實生活的情況下對生命自由的精神追求。
在《莊子》寓言的想象和神仙觀念影響下,李白曾經用詩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巨大的“大人先生”式的自我形象:“倚劍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橫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雲天之渺茫。”(《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等到功成名就之後,他仍将棄世遊仙,修成正果。這樣巨大的理想人物,隻有莊子想象中的大鵬可比拟,因此,李白最愛以大鵬比作自己。在《大鵬賦》中,他把自己比作大鵬,把道士司馬承祯比作稀有鳥,描繪他們“神遊八極之表”的快樂。
因為道教神仙思想、境界和意象,李白獲得了思想的自由,感情奔放,想象豐富,創作出瑰麗神奇、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詩篇,成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