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網點運營管理系統?本報記者 屈麗麗編者按/ 誕生于2010年的快遞100是一家為快遞企業進行信息化服務的T2B企業,最早在金蝶内部孵化區别于一般的快遞物流公司,快遞100是一家技術人員占比高達80%的公司,從一開始就緻力于成為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緻力于構建物流信息服務樞紐,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快遞網點運營管理系統?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報記者 屈麗麗
編者按/ 誕生于2010年的快遞100是一家為快遞企業進行信息化服務的T2B企業,最早在金蝶内部孵化。區别于一般的快遞物流公司,快遞100是一家技術人員占比高達80%的公司,從一開始就緻力于成為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緻力于構建物流信息服務樞紐。
在快遞100 CEO雷中南看來:“中國現在制造業已經高度發達了,未來一定會通過産業鍊遷移來優化成本,跨境物流一定是未來的增長點。”而如何結合快遞物流的不同應用場景,這家擁有技術基因的公司正在各個維度上進行發力。
截至目前,快遞100擁有個人注冊用戶1.2億,60萬企業客戶,注冊快遞員100萬人,8000家加盟驿站,日均查詢量達3億人次,平台年寄遞量為8億單。
“未來10年,快遞物流行業将是場景加生态,下沉市場,産業鍊協同,信息服務不斷深化延展的10年。”雷中南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可以說,研究快遞100 ,就是研究本土快遞物流行業。快遞100如何進行場景孵化和開發?如何探尋企業端的物流機會?對于億級的用戶流量,如何獲取數據和使用數據?如何從管理的維度打造生态的邏輯?這些問題都将給更多的企業帶來啟發和借鑒。
1.再定位
做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
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定位都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代表着企業的業務、用戶的認知,還暗示企業競争的邊界以及未來圖謀的方向。
快遞100在2020年開始悄悄調整了自己的定位,其對外的口号從過往的“查快遞,寄快遞,上快遞100”改為“構建中國領先的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
對于這一調整,雷中南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10年來,快遞100給大家的印象是‘查快遞,寄快遞’,當然定位比較明确,在C端傳播或者在業務層也比較容易拓展。但是進入到新時代以後,查快遞和寄快遞的業務範疇就有些狹隘了。”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雷中南開始研究快遞100的再定位。在他看來,首先要弄清楚快遞和物流行業的區别。“一般來說,快遞要滿足以下幾個特征:第一,快遞的物品必須是快遞員可以抱得動或者拿得下的東西,在重量上有限制,比如30公斤以下;第二,快遞必須是門到門服務,滿足C端用戶或者B端用戶;第三,本身效率決定了操作方式,快遞是以地圖為範圍進行覆蓋,而物流不是,它隻是有業務需求,在不同地方之間建立專線,這是狹義上的區别。而從廣義上來看,快遞本身也是物流的一種。”
“其次,從快遞查詢到信息服務,暗示了需求的變化。舉例來說,在快遞查詢中,有下單人和接單人,有訂單流轉,涉及到了信息服務,但随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訂單服務開始涉及到使用場景。比如有人在公司裡面寄合同,合同寄過去對方簽收後,在OA辦公系統或者工作流程裡面是不是應該有‘對方已簽收’,才能接着做下一步工作。否則,今天寄了一份合同,五天以後到了可能都忘掉了,工作也就被撂在一邊,這肯定是不合适。”雷中南表示。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有很多,基于場景需求而提供的信息服務也會逐漸增加,這讓快遞100看到了新的機會。同時,雷中南發現,作為信息服務開發商,一家公司能覆蓋到的場景一定是有局限的,由此,能不能找到更多的開發者,把他們感興趣的場景,通過開放能力,直接按照實際情況去構建場景服務呢?
這恰恰是生态的邏輯,在這個生态裡,會有開發者,也會有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這樣,快遞100的角色定位也就慢慢地從單純的查詢變成訂單加查詢,變成場景服務,最後演化成生态。而這個思路,也就是快遞100在打造快遞物流信息服務商這條道路上所做的儲備。
“過往10年做查快遞加寄快遞,但未來10年是以場景加生态,包括下沉服務、上下遊産業鍊服務,都會考慮進去。信息服務延展也是未來可以做的事情。”雷中南表示。
的确,當越來越多的突變場景出現,對信息服務更便捷、高效的要求就日益突顯。以疫情期間日益火爆的社交電商為例,從下單到發貨的場景,怎麼能盡可能高效地實現從客戶下單、到把今天下單全部都打印出快遞單來,最後再把東西寄出去,這就需要特别的設計。而一個一個這樣的場景開發,串連起了快遞100向上遊、向下遊擴張信息服務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數據就是生産力的今天,擁有大量活躍數據的快遞100選擇了做 “信息服務商”,而不是“服務商”的模式,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裡面還有挺多故事,雷中南告訴記者:“2017年,快遞100曾經嘗試開過門店做驿站,當時在深圳開了40家門店,最後發現隔行如隔山,想要經營好門店并不容易。因為線下服務涉及到的問題很多,一方面是重資産的經營模式,另外一方面管理也會變得非常複雜。當地理上分散的幾十個門店互相隔得很遠,人又不多,又要保持高績效的時候,中間涉及到很多困難,當時覺得做不下去了,我們就開始收手,重新進行了定位。”
顯然,試過線下之後,重新回歸線上,開始讓雷中南更深刻地認識到企業的線上基因。“不加合作夥伴的信息,對合作夥伴就是威脅。既然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基因,首先把定位明确下來,這樣對于上下遊就有明确的認知,合作空間也會更大,大家也會更加理解彼此的業務。有了業務邊界,賦能合作就比較容易開展。我們考慮了蠻多,關于究竟做什麼,不做什麼,怎麼做,這裡面是很有意思的。”雷中南告訴記者。
2.場景
場景孵化下的物流模式
在快遞100,場景研發工作人員會想象各種不同的場景模型,這些場景可能源自頭腦風暴以及數據挖掘,再通過客戶調研去進行論證,最後大家根據自己經驗,各方面去綜合評估、立項、驗證。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發現了快遞100的幾種非常典型的場景開發,包括:企業的快遞物流管家式服務,中小微商家交易場景下的快遞服務,生産制造企業或區域特色産業在分時場景下的快遞物流服務,逆向物流服務等。
比如企業的快遞物流管家式服務,Owhat是中國最大的粉絲經濟電商平台,不同明星對應不同的粉絲群體,不論是明星周邊産品、粉絲應援物、海報專輯等,每月寄件量高達數百萬件,寄遞需求巨大,而打包、封裝、倉儲、發貨、查詢等環節繁多,Owhat的CEO丁潔一直希望能有個“快遞管家”式的夥伴,以達到省時省心又全程無憂的目的。
于是,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到快遞100,快遞100很快制定了針對Owhat的解決方案,平台電商系統與快遞100系統打通,平台訂單生成後,其他的全交給快遞100。牽扯到的種種環節一站式搞定,并且能在全國範圍内配置最合理的倉儲發貨等,達到了降本提效的作用。Owhat用戶随時能接收商品的快遞物流信息,收到商品後平台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反饋……全程服務赢得了用戶口碑。
事實上,快遞物流管家式服務需求不止泛電商平台,還包括各類大中企業。一位大公司的财務高管就告訴記者:“目前企業物流信息化的需求基本上處于懵懂狀态,這也意味着存在大量的成長空間。伴随疫情對企業經營狀況的擠壓,關注盈利成為當前企業經營模式的重大轉折,在這種情況下,快遞物流的成本削減首當其沖。”
“以某大企業為例,在偌大的園區内,員工收寄信函往返平均要20分鐘,一天收寄信函2000封(一天收1500封信函,寄出去接近600封信函),加上郵寄過程可能平均要花掉的4分鐘,每天的成本要花2000×24分鐘×上萬員工去做,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雷中南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在作業方式上,“仍舊在用Excel去登記收寄件人信息,沒有做移動辦公下單,也沒有自動化措施,員工找快遞員寄件,快遞員打包以後,員工要把快遞單号填公司的Excel表格裡面。”由此,快遞100在企業側推行“管家式服務”。“要知道,在國内,擁有衆多員工數量的企業很多,但真正在意、或者真正去管理的企業是少數,快遞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對于效率提升很無感。”雷中南告訴記者。
據悉,在快遞100的60萬家企業用戶中,不乏中國移動、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今日頭條等,除了快遞信息需求外,快遞100還在不斷創新服務産品,“做個快遞物流的好管家,成為企業降本提效的好幫手。”
此外,在中小微商家交易場景下,很多開店系統還是無法滿足真正的市場,尤其對于中小微商家看重的營銷裂變模式,如何抓住這一機會呢?
雷中南的做法分成了兩個步驟,先是做訂單功能,在這個功能之下,程序開發隻管商家發布商品這個小功能,能夠把商品以圖片形式發給客戶,客戶用訪問二維碼的方式,直接打開商品下單頁,這就大大簡化了中小微商家的工作,提升了效率。
第二個步驟就是正在做的裂變研發,比如考慮怎麼樣讓用戶在使用産品過程中搭建用戶裂變體系,實現渠道管理等等,這是比較流行的模式。
在這個步驟上,雷中南對用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用戶在小程序等即可使用快遞100,理論上不需要專門下載APP。但在快遞100的APP平台上,每天仍有近百萬活躍用戶,這是個有趣的事情,我們通過數據深挖發現,快遞100平台上每天近半日活基本上都是中小微商家在用,這也意味着用戶轉化背後的機會。”
在雷中南看來:“快遞100擁有的技術優勢,能夠為中小微商家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散點對全面’,一站式接入到快遞物流體系,而不需要再單獨開發對接多個系統接口。不管怎麼玩,最後都要回歸到發貨,回到使用快遞物流的本質上來,這才是獲利點。”
而逆向物流服務,之所以受到關注是源自Amazon Go的模式,用戶可以一次收到多款商品,試用後留下合适的,其他的退回去。但在國内,這一模式還面臨着各種挑戰,比如最大困難是商家能力參差不齊,加上退貨場景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果快遞員送貨上門,用戶不滿意的商品讓快遞員取走,這會涉及到快遞員的效率問題、安全問題以及用戶體驗。如果用戶回頭再快遞回去,不管驿站也好,還是上門取包裹也好,當用戶心裡面有這個事時,就是最破壞體驗的事情。
所以,正是這些原因,當逆向物流在今年成為熱點的時候,好多快遞公司都想做這塊業務,但目前是沒有誰真正做成功,不管是對寄件一側,還是對商家一側。
對于逆向物流,雷中南告訴記者:“對商家來說,這是額外成本,需要額外包裝,額外庫房處理。對用戶來說,需要當任務,用額外的時間和額外的注意力去處理事情。想做好很難,我們也在試錯。”
互聯網分析人士司新穎告訴記者:“因國内電子商務對用戶需求的培養,逆向物流在今年存在着突破點,存在着突破後的巨大機會空間。比如簽證、修手機、幹洗等等。以簽證場景為例,辦簽證要把護照寄過去,申請表有基本資料,最後給寄回來。同樣的,在幹洗領域,城市租房子太貴了,放到人工成本很低、用水成本低的地區去做幹洗,通過快遞寄過去,這都是逆向物流必須的場景。”
司新穎認為,快遞100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平台,“重場景、輕公司、快發展”的模式具有積極意義,也能讓其發揮優勢、價值凸顯。
3. 産業鍊
産業鍊遷移帶來的制造業跨境物流
在雷中南看來,未來10年,對快遞業影響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産業鍊遷移帶來的物流發展。
來看一下2019年全球三大快遞物流營收:2019年UPS按人民币計算是5243億,DHL按人民币計算是5059億,FedEx按人民币計算是4931億。而中國最大的快遞企業順豐2019年的營收隻有1121億人民币,跟上述三家比仍有巨大差距。
對此,雷中南告訴記者:“全球前三甲物流服務公司,營業收入構成是空運、跨境物流。中國現在制造業已經高度發達了,未來一定會通過産業鍊遷移來優化成本,跨境物流一定是未來成長點,而且制造業跨境物流一定是成長點。”
的确,不少經濟學家也指出,伴随中國完成制造業革命,國内市場日益完善,接下來一定會出現人工成本上升的趨勢,加上人口老齡化,社會對勞動回報的要求變高,由此,企業要降低勞動成本,勢必會朝勞動成本低國家轉移産能,或者是将工廠搬遷到便宜的地方,比如東南亞,這就涉及到産能的重新配置問題。
“這是很重要的環節,伴随全球産能的重新配置,未來跨國供應鍊一定會是重點,會涉及到海關問題、時效管理問題,比較高效的點對點專業服務物流公司問題。現在很多物流商是全國覆蓋,但也有一些物流商做的是從海關口專門運送到國内某企業,專門吃企業單,類似高端物流需求。未來這一定是趨勢,産業鍊從東南亞人工成本便宜國家鍊接到國内組裝工廠,實現産業鍊升級。”雷中南預判。
這也意味着,當中國很多企業出去建廠,未來10年或者20年跨境物流服務将是大趨勢,即把人力成本或者需要很多資源,比方電力、水、或者自然資源、礦産,搬到離原産地更近的地方,離人工成本更便宜的地方去,最後把半成品給弄回來,比較高端或者是附加值高的物流服務,要遵循成本最優原則,需要不斷去調整。
不僅如此,國家郵政局也提了三句話“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快遞出國”。然而,“快遞出國”并不是電商層面意義上的把東西寄出國,或者是從國外買東西寄回來,而是要進行産業鍊銜接,這才是真正附加值高的一部分。更具體地說,就是要打通企業的ERP和物流,加入物聯網技術,推動智慧工廠、無人工廠與個性化定制的實現,最終是整個産業鍊的協同配合。
對快遞100來說,是直接到海外進行開通國際站,打通業務,還是跟随國内大型制造業信息化過程,伴随他們逐漸走出去而成為國際物流的第一備選供應商呢?
雷中南選擇了後者。“我們預測到國内大型制造業企業,會走出去,現在跟着走,進入到企業内部去。将來企業要做信息化,要做國際物流的時候,我們作為第一備選供應商,将以雲服務的方式,把成功經驗複制到其他企業快遞物流環節。未來若幹年以後,真正在國際供應鍊,或者在産能遷移過程中産生物流需求,我們可以在中間去做信息鍊接,或者訂單服務,這屬于早期占位和投入問題。”雷中南表示。
觀察
從企業平台到行業平台
在競争甚嚣塵上的快遞物流行業,讨論一家正希望通過廣泛合作走向成功的企業有着特别的意義,或者,正是這種與衆不同的做法,可以将人們拉回到對未來的大勢判斷上。
因為在這個時代,無論對任何行業來說,廓清競争邊界,發揮自身優勢對外賦能都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抉擇能力。在此之前,像餐飲業的海底撈、曾經的家電零售業巨頭國美都在悄悄做出這樣的選擇。
快遞100也不例外,在雷中南看來:“快遞100的長遠策略還是要走生态模式,把整個環境開放出去,讓外部人參與到場景建設裡面來,能從中得到大量用戶,進而對應分潤,鼓勵大家去做,從單純企業平台變成行業平台,場景多,最後就一定會成為生态。而快遞100要做的,就是技術賦能。”
事實上,即便當前在企業内部,快遞100也采用了這種鼓勵創新的内部考核與分紅模式。“我們的内部考核比較直接,就是能做出訂單。很多場景出來,可以直接從訂單裡面分潤,大家想象力和嘗試欲望都很高,不缺用戶,也不缺流量,隻要場景做對了,訂單嘩嘩跟流水似的就來了。重點是做好激勵體系。”
當然,這種考核模式有賴于公司内部研發資源和技術資源的支撐,這是當前國内其他快遞公司所不具有的。與普通的快遞公司不同,快遞100公司内部絕大部分都是研發和技術人員,有了場景的設計和需求,研發和技術就能馬上到位。
“在公司内部,技術資源也好,用戶資源也好,運營資源也好,都很充足。隻需要确實能夠讓客戶體驗到方便,或者在場景下解決問題,我們就能全力以赴實現。”雷中南告訴記者。
當然,在自身競争優勢的認知背後,守住競争的邊界同樣重要,在這方面,快遞100曾經也有失敗的教訓,2017年在深圳開驿站就是典型的失敗案例。也正因此,雷中南對快遞100未來的定位很清晰:“不去介入物流服務本身,但是會協助客戶去連接物流,以及對不同物流信息流進行增值,或者進行業務增強,包括供應鍊金融等特殊定制需求。”
按照雷中南的判斷,未來的快遞物流行業,一定會從惡性競争走向資源共享。
“最終效果是通過成本壓制,逼着快遞公司逐步去共享資源,最後甚至會有快遞公司退出行業,而留下的則是共享平台。”司新穎表示。
本版文章均由本報記者 屈麗麗 采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