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是60~100次/min,而有些運動員因為身體素質好,每分鐘心跳可能都不到60次,所以,就有“心跳越慢越好”的認知。那麼,這個認知正确嗎?
60~100次/min的正常心率,前提是在“安靜時”,在醫學上稱為“靜息心率”。對于健康成年人來說,靜息心率越低,心跳越少,每一次心跳心髒泵出的血液就會更多,不需要通過增加心跳的次數來為全身供給血液,這說明心髒功能更好。
有研究表明,在正常範圍内健康人群的靜息心率越低越好,若靜息心率升高,會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風險。除了身體素質外,日常習慣也會影響靜息心率,戒煙、限酒、減少濃茶、咖啡等攝入有助于降低靜息心率。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心率比較慢,要是沒有什麼不舒服,就不需要在意。但如果心率長期低于50次/min,就有可能因為心髒泵出的血液不足,導緻身體缺血、缺氧而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此時建議你到醫院檢查一下。
最大心率=220-年齡。最大心率越大,說明心髒的儲備功能越強大,身體狀況越好。我們可以通過鍛煉來提高自身的最大心率。
在高血壓、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中,對他們的目标心率有明确要求,心率過快會影響血壓水平,以及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患者心髒的負擔。如果高血壓患者的心率超過80次/min,就需要使用藥物來控制心率。對于已經确診的冠心病患者,其目标心率則是55~60次/min。
健康提示
“心跳越慢越好”這個說法不全面。對于健康成年人,在正常心率範圍内,心跳越慢的确越好,而對于高血壓、冠心病患者而言則不然。最大心率能夠衡量心髒功能,其數值越大,意味着心髒功能越好。對于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來說,應該将心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這樣有益于控制病情。
編輯:姜依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