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之後了,實行專業組投檔了,原先的錄檢規則“專業清、分數清、專業級差”等消失了,“專業服從調劑”成為曆史,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而造成退檔的大坑被填平了,學生選擇的專業如果招錄滿了之後會在專業組内進行調節。看起來這樣填報志願萬無一失,但是如果填報不合理,還是會出現退檔的問題!
那麼關于這個退檔,教育部也給出了可能出現退檔的情況,我們來看一下:
對于這29條退檔情況來說,有些是屬于已經投檔,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無法錄取,然後院校進行退檔,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院校其實已經招滿或者學生完全不符合情況,這種情況學生的檔案是沒有投遞的,沒有投遞怎麼可能存在“退檔”呢,所以隻能算是“滑檔”。
我們來看看學生可能出現“滑檔”的情況。
“滑檔”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報高性滑檔”,就是考生填報的志願都是比較好的學員和比較熱門的專業,當然,這種情況就是屬于報考不夠科學合理,沒有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進行填報志願,特别是一些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過于激進,把能否錄取寄希望于運氣,是非常不理智的。
第二種是所謂的“規則性滑檔”,所謂規則就是高分優先,很多專業的提檔比例是110%-120%,那些踩線的考生在院校招收滿員之後就會被排除在錄取之外。
再來看看“退檔”,“退檔”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情況滿足學校的基本情況,但是因為所謂的“條件性原因”而未被錄取。“退檔”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分數因素:這類退檔,是由考生成績本身引發的。
二、生源已滿:
1、專業已錄滿。
2、城市、縣市生源已錄滿。
3、漢族已錄滿。
4、本校已錄滿。
三、結論性退檔:
1、取消再閱,這種情況一般稱為“死檔”,往往出現在高分考生身上。
2、在高考過程中,因為舞弊行為被查處而直接退檔。
那對于家長和考生來說,如何有效地避免出現滑檔和退檔的現象呢?
1.志願填報前,認真查看招生章程
很多家長和學生不查看招生章程,殊不知招生章程就是我們填報志願的指南啊,特别是要學會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和問題,這些都需要從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有關。
2.深入了解平行志願
平行志願投檔時,按考生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檢索考生所填院校專業組志願。隻要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專業組志願中被檢索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專業組,即向該院校專業組投檔。投檔後,其他所填報的院校專業組無效。如沒有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專業組,則不能投檔。
3.好學校的一般專業or一般學校的好專業,如何取舍?
有時候考慮專業,有時候考慮院校,這兩個也是相輔相成的,包括我們現在的雙一流大學,你是到雙一流大學裡邊去讀一個一般的專業,還是到一個一般院校裡邊讀一個好的專業,這也是一種取舍。家長和孩子在二者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高考分數以及未來的規劃進行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