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昆曲四大美人

昆曲四大美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20:23:57

昆曲四大美人?中國小康網北方昆曲是昆曲的一個支派1917年直隸高陽專演昆弋戲的榮慶社進京,班中名演員有貼旦韓世昌、黑淨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後稱北方昆曲,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昆曲四大美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昆曲四大美人(河北保定高陽縣北方昆曲)1

昆曲四大美人

中國小康網北方昆曲是昆曲的一個支派。1917年直隸高陽專演昆弋戲的榮慶社進京,班中名演員有貼旦韓世昌、黑淨兼老旦郝振基等,在北京形成北派昆腔,1949年後稱北方昆曲。

昆曲劇目共保留了400多出折子戲。《琵琶記》《記荊钗》、《拜月亭》、《牡丹亭》、《長生殿》等全本戲。折于戲中演出較多的劇目約有10d出,如《拷紅》、《遊園》、《驚夢》、《琴挑》、《秋江入《嫁抹》、《定情》、《思凡》、《斷橋》等。《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湯顯祖(1550一1616),明代戲曲家,字義仍,号若士。江西臨川人。除《牡丹亭》外,還著有《邯鄲記》、《南柯記》,與《紫钗記》、《牡丹亭》合稱《玉茗四夢》。《長生殿》是洪異代表作。洪異(1645一1704),清代戲曲家。字防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錢塘(今杭州)人。作品除《長生殿》外,還有《四蟬娟》等9種。《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戲曲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東塘,别号岸堂。山東曲阜人,孔子64代孫。和《長生殿》作者洪異齊名,時人稱為“南洪北孔”。

昆曲在曲調旋律、演唱技巧、戲劇性的表現手法等方面,都較以前諸腔更為完美。在節奏上音樂布局更多變化,更加纏綿婉轉、柔曼悠遠。演唱藝術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有“豁、疊、擻、嚯”等腔的區分以及各類腳色的性格唱法。配器更為齊全,吐字分頭腹尾,具有“流麗悠遠”特色,使昆腔音樂以“婉麗撫媚,一唱三歎”著稱。昆劇的表演,是一種歌、舞、介、白等表演手段互相配合的綜合藝術。其舞蹈身段大抵可分兩種:一種是說話時的寫意舞蹈;一種是抒情舞蹈。念白往往運用大段韻白以豐富人物形象。腳色行當中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淨醜分大面(正淨)、白面、二面(也稱“付”)、小面(醜),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娃娃旦)、刺殺旦、五旦(也稱“閨門旦”、“小旦”)、六旦(也稱“貼旦”、“花旦”)、耳朵旦(雜旦)等。各行腳色都有一套表演程式、技巧,這些程式化的動作和語言,在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人物心理狀态、渲染戲劇性和增強感染力方面,形成了昆劇完整的表演體系。

北方昆曲簡稱“北昆”,是我國古老戲曲聲腔昆山腔的一個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東部一帶。因長期與弋腔(高腔)聯合演出,故稱“昆弋腔”。辛亥革命後,曾有人稱其為“高陽昆曲”,建國後改今稱。

昆腔于明萬曆年間(1573---1620)已流傳到北方。清初,江蘇的昆曲班社和藝人不斷北上獻技,清政府曾把昆曲稱為“雅部”,搬演于内廷。乾隆、嘉慶(1736---1820)以後,被稱為 “花部”的秦腔、徽調、漢調相繼進京,昆曲便逐漸衰落下來;至道光年間(1821----1850),民間已無純粹的昆曲班社,藝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于徽班,與皮黃藝人合作,後來發展成為京劇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則采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東一帶發展,與當地民間藝人合流,逐漸形成北方昆曲這一支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