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勃是在什麼時期死的

王勃是在什麼時期死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6 00:26:46

王勃,字子安,唐代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其自幼便聰慧異常,六歲便能作詩,就随便能指顔師古著作之誤,十歲便飽覽六經,更是未冠而仕,後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後,才思泉湧,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文章绮麗,驚動聖聽。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歎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而這樣一個奇才的一生卻并不美好。史書記載,王勃科試及第後授職朝散郎,卻因為一篇《檄英王雞文》惹聖顔不悅被逐出沛王府,仕途毀于一旦,後來又因在虢州參軍任上殺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還連累了自己的父親,最後再去交趾看望父親的途中落水而死。但是王勃的死卻疑點重重。

王勃是在什麼時期死的(王勃到底是怎麼去世的)1

01

王勃真是落水而死了嗎?

王勃之死的記載來源于《唐書》,而新舊《唐書》對于王勃之死的記載卻不一緻。《舊唐書》記載“(勃)墜水而卒,年二十八。”即上元二年(675年),而《新唐書》卻記載“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為上元三年(676年)。而王勃的《三月上巳祓禊序》中,有“永淳二年(683年)暮春三月,遲遲風景,出沒媚于郊原”王勃在落水而亡幾年後卻仍有作品,與史書記載相悖。由此可見,王勃落水而死的曆史記載是否屬實還需要進一步考究。

02

王勃身上帶有的疑點

王勃身上最大的疑點莫過于他在參軍期間殺死了自己藏匿的官奴曹達。鹹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淩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說虢州藥物豐富,而他知醫識藥草,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此事就字面是看就滿是疑點,其一,藏匿罪犯是大罪,王勃為何要藏匿官奴?其二,為何藏匿之後又怕走漏風聲,選擇殺掉?其三,為何殺掉官奴便走漏了風聲被人知曉?其四,藏匿官奴,私殺官奴兩大死罪加身,為何被大赦?《唐書》記載,王勃此事是因其恃才傲物,被同僚所嫉,加以構陷,但此時王勃已經被貶一次,經好友推薦才成為一小小參軍,不至于被人嫉恨至此。

王勃身上還有第二大疑點,唐朝悼亡詩流行,為何王勃落水而死,他的親朋好友,文壇大家卻沒有一篇關于王勃的悼亡詩出現?

王勃是在什麼時期死的(王勃到底是怎麼去世的)2

03

王勃之死也許另有隐情

根據《王子安集》内作品時間作者認為王勃并非落水而亡,而是無心仕途,就此隐居,不想成為政治的犧牲品。為何如此說呢?王勃仕于高宗後期,武則天于655年便已插手與朝政,王勃深得高宗賞識不滿此狀。衆所周知,王勃的仕途轉折點在于《檄英王雞文》,而文中有寫到“倘違雞塞之令,立正雞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複同于彘畜;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割以牛刀。”史學家認為唐高宗因《檄英王雞文》暗諷皇室鬥争而大怒。實則不一定,作者認為其應該是暗諷唐高宗将權力的一部分交與武則天卻弄巧成拙,導緻自己漸漸脫離權力中心。而之後的仕途挫折與藏犯之罪大概是政治交鋒的縮影,朝堂風向的瞬息萬變導緻了王勃無心仕途而後淡出了朝堂的視野,最後其是否落水而亡也無人深究。此為作者個人觀點,具體史實還需進一步考究。

王勃之死衆說紛纭,但其“可考”的生前最後作品《滕王閣序》卻是我們唐詩中難能可貴的瑰寶。

王勃是在什麼時期死的(王勃到底是怎麼去世的)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