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華
進入9月,朋友小卡把自己多年的微信名,從“朵朵媽”改成了“愛喝卡肥”,理由是“兒子出國上大學了,我要做回自己”,她信誓旦旦計劃健身、學習制作視頻。沒想到,現實啪啪打臉。健身計劃沒有開啟,身邊的美好景色也無法吸引小卡,隻有咖啡量在猛增。為了追蹤國外兒子的行迹,她常常半夜網絡在線,這精神頭兒沒有咖啡怎麼行。
“我知道他在國外會很難,但沒想到這麼難!”頂着黑眼圈的小卡忍不住找人傾訴:“我太習慣當媽媽的日子了,現在兒子在學校有一點兒不順利,或者心情有些低落,我就會感到焦慮,以前在家能幫他,現在卻有心無力……希望兒子能盡快開心起來,好好開啟新生活。”小卡說這個9月自己就像坐過山車,兒子那邊關系理順了或者認識了新朋友,她的心情才會好起來;一旦兒子經曆哪怕是“注冊失敗”“充卡故障”等暫時性小問題,她都會感同身受般地焦慮甚至暴躁,哪裡還會有健身的念頭、拍照的心情。
看來,小卡應該是一名标準的“直升機媽媽”。
“直升機媽媽”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美國暢銷育兒書《家長與青少年》中。這類媽媽總是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上空,為他們提供所需的一切——從娛樂到健康,再到教育,當然,還有完美的營養膳食。當“直升機媽媽“的孩子們進入大學以後,許多高校和機構的老師紛紛抱怨父母對他們孩子過分的呵護和無孔不入的控制,“直升機”父母們甚至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
微博上一位大V吐槽她的母親有着超強的保護欲,每次出門去機場都會被母親“全程問候”,如同被安裝了監控:“網約車到了嗎?”“司機按導航路線開的嗎?”“你應該在幾号門口下車,那裡換登機牌最近!”“過完安檢到登機口了嗎?”在家人過度保護之下,她神奇地生長出“自我斷奶”的功能,會巧妙地一一化解家長的監控式保護,盡管争取到自己的自由生存空間非常艱難,但她堅決不回父母身邊成家立業。這位博主認為,人成熟獨立的真正标志性事件,不是直面生老病死或者經濟獨立,而是精神斷奶,而且這是一個雙向問題,子女斷不了是一個問題,父母接受不了斷奶則是更嚴重的另一面。
實際上,與孩子同喜同悲這種做法并不是關心,而是情感上的糾纏。因為對孩子适應大學生活寄予了太多期望,并為他的幸福傾注了太多心血,所以一旦孩子在新環境開始的幾個星期裡過得不順利,母親就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危機。小卡與兒子就處于這樣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之中,這種關系又使得留學的兒子和“空巢”的母親都失去了自己的身份認同,雙方都無法應對自己的“強烈情感”。
心理學家沙法麗·薩巴瑞在《父母的覺醒》一書中寫道:在生活出現變動的時期,母親應該坐下來審視内心,感受生活變化帶給自己的情感變化,而不應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放在孩子是否快樂上。“要給孩子空間,讓他審視自己的感受,讓他和自己的新生活建立起獨立的聯系,而不要向他施加壓力,逼着他快樂。”在女性撫養孩子的這些年月裡,小卡的身份是“母親”。當這個角色消失時,小卡會陷入困惑,弄不清自己的新身份。薩巴瑞認為,面對生活的無數種可能,不管它以什麼面目出現,我們都要接納它。接納了生活的無常,父母和孩子就會以一種平常心經曆高峰和低谷。用這個标準去培養孩子,我們就會放松下來,對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不再心存焦慮。對母親而言,擺脫與孩子在精神上的羁絆是最困難的事情。這意味着從今以後,我們要從自己身上尋找價值,而不是孩子。我們的職責是讓自己的内心獲得成長,而不是讓孩子承擔我們期望的重擔。我們的目标變了——不再利用孩子的成就尋找自己的價值,而是希望自己做到最好。
曾經看到一位媽媽寫給自己孩子十八歲的成長信:“從今天開始,你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權,而媽媽也想在這一天開始,慢慢學會‘取關’你!朋友圈裡的一個點贊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更何況你還有屏蔽的方式,媽媽的‘取關’更多是主動性的。從現在開始,媽媽要學會處理好與你的邊界感,媽媽當然可以提供情緒支持,當然會堅定地依然愛你。”是啊,不要再做“直升機媽媽”了,不如趕快返航,翺翔在自己的天空裡,這個九月,就開始。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