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莫紮特的四重奏長笛演奏

莫紮特的四重奏長笛演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18:29:21

莫紮特的四重奏長笛演奏(非經典的經典之作)1

文/李帼慧

莫紮特不喜歡長笛嗎?

仔細浏覽莫紮特的作品目錄,不難發現,相比他所偏愛的歌劇、鋼琴作品,管樂器的創作數量明顯較少,且上演率、受衆熟悉度也稍顯不足。莫紮特創作了十四部管樂協奏曲,其中,為木管樂器長笛而作的包含三部。

據《新格洛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記載,這三部長笛協奏曲,均是應荷蘭業餘長笛演奏者斐迪南•狄金的邀約,創作于1778年。不過,莫紮特專為長笛量身打造的就是這部《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K.313)。另外兩部,一部是為長笛與豎琴而作的K.299(音樂學家查爾斯•羅森認為,此作對比莫紮特的偉大協奏曲而言,雖然相形見绌,不過寫作技術依然精妙,仍不失為一部天賜之作),這部作品在當今的上演率、受喜愛程度與《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不相上下(這也許和豎琴與長笛夢幻、富有升華感的樂器底色有關);一部原本是為雙簧管而作、後改編為如今的《D大調第二長笛協奏曲》(K.314)。莫紮特的長笛作品大多創作于兩次國外旅行期間,這部《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是于1778年由母親相伴的第二次旅途中完成的。在各地駐足期間,莫紮特領略了曼海姆樂隊的精湛技藝,并結識了著名的長笛演奏家約翰•巴普蒂斯特•溫德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包含這部作品在内的長笛作品的創作。除此之外,莫紮特的長笛作品還包括1764年的六部奏鳴曲、1777-1778年的四部四重奏、一首《行闆》獨奏曲。

但為何會有“莫紮特不喜歡長笛這件樂器”的說法?在正式切入主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澄清一下莫紮特對于長笛這件樂器的态度。許多人認為莫紮特不喜歡長笛,是因為他在給父親的信件中曾表露過進行長笛創作時的不耐煩,“每當我必須為我不喜歡的一件樂器(長笛)作曲時,我立即興味索然”。但我們要了解到,18世紀的歐洲所使用的長笛大多是6至8音孔的圓錐形管腔長笛,還遠遠達不到波姆式長笛的标準,相對不足的樂器裝置使得樂器的性能難以充分發揮;加之當時演奏者的水平确實不敢恭維,普遍存在音不準的現象,作曲家切魯比尼曾說,“唯一比一支長笛更糟糕的事情就是兩支長笛”;且莫紮特大多數的長笛作品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内完成多部委約,所以發出一些抱怨也是情有可原的。可見,長笛在當時并不是一件受到多數作曲家偏愛的樂器,不過這依然不能說明莫紮特不喜歡長笛,因為在他為管樂器進行的創作中,長笛作品的數量最多,動人的旋律也最多。

前文所列舉的數十部長笛作品在莫紮特的全部創作中僅占冰山一角,甚至稱不上是經典的耳熟能詳之作,以緻在音樂史長河中長久沉寂,甚至淪為了“非經典”的作品,但這種“非經典”僅僅是對比莫紮特在其他創作領域的“經典”及音樂史上脍炙人口的“經典”長笛曲目而言,并非意指莫紮特的長笛作品不具審美價值、曆史價值。以下,筆者對這部“非經典”中的“經典”作品——《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進行解讀。

為何經典?

常有這樣的說法,不同的人聲和樂器的音色,可以引發我們不同的色彩感覺。長笛通體銀色,在音樂中也多用來描繪田園的感覺,傳達一種“不求富貴、不戀榮華”的淡泊感,亦可說它的聽覺效果也是銀色的。這種代表莊嚴、尊貴的沉穩色調,在西方常作為祭祀的象征,攜帶着神秘、聖潔之感。而在莫紮特的手中,這件清冷的樂器竟然發出了洛可可式的華麗與浪漫式的溫柔,這兩種美好的感覺可分别見于《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的首尾樂章與中間樂章。

《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采用了鋼琴協奏曲的古典範式,快-慢-快的三樂章結構。第一樂章使用雙呈示部寫法,如我們熟知的,正是莫紮特完善了協奏曲這一體裁形式。三個樂章的調性分布也依循“近關系”原則,聽覺效果十分和諧。然而,外表毫不起眼的作品,究竟在哪裡引起了心靈的震撼?我想,或許是在樂隊全奏時的洶湧豪邁,或許是在長笛獨奏時的靈巧溫婉,抑或是二者共同引發的關懷。

初聽全曲,總會覺得有些身處富貴繁華地的喧嚣。

第一樂章開始的全奏就以一個強力度的主和弦露面,緊接一連串“魚咬尾”式、快速跑動的音符,熱鬧登場,這裡的旋律由長笛和第一小提琴平行奏出,兩件管弦樂隊中的高音旋律樂器并駕齊驅。轉入主奏樂器長笛時,旋律與樂曲開頭處一緻,緊接一個由圓号吹奏的上下跳進音型,随後一直奔湧向前。獨奏與合奏頻繁地交織、競賽,充分展現了協奏曲的顯著特色,即個體聲音與群體聲音形成對峙。但在這部作品中,并沒有緊張的沖突,而是協調的對答,有種“舉重若輕”般的幹淨和透明。

相比第一樂章的長笛演奏法,第三樂章的設計更為精妙,長短顫音、連吐音、快速的跳進音型跑動,輪番出場,對演奏者的氣息與控制力要求更高。特别是從59小節起,連續五個小節的四連十六音型,既有連續的跳進奏法,也有高低音區的快速轉換和音階式的跑動;154小節開始的連續大跳、雙吐音也無疑是對演奏者的一種挑戰。這在當時的長笛作品中技巧性已稱得上是相當精深了,至今仍被作為技巧性的經典之作。這種相對繁複的長笛演奏法同樣體現了作曲家在其中蘊含的華麗色彩。

但用心聆聽,絕對會體驗到音樂所帶來的寬容與柔和。

如果說首尾樂章是莫紮特所表現出的潇灑與活潑,那麼第二樂章就是描繪了作曲家心底深處的細膩。這個速度放緩的樂章沒有了競奏式的對答,更多地呈現了一種互相交融、彼此理解的對稱狀态,在樂隊與獨奏的音響比例方面被給予了相對等的分量。而我們知道,對稱是優雅的前提條件,這一慢闆樂章的優雅或許是來自于一種古典的得體感。

第二樂章先是樂隊引入一個由強轉弱的上行旋律,随後長笛以輕柔的高音出現,樂隊緊随其下。弦樂聲部在低音區編織了密集的伴奏線條,而上方的長笛則音符分布稀疏,且走向逐漸升高,伴随着顫音的浮動,給人以飄渺之感。這一樂章主要突出了長笛舒緩輕柔的音色效果,樂隊則像一個伴奏聲部,盡量作技巧上的減法,多以撥奏或固定音型的表達為主。

單曲循環這一樂章,會被莫紮特感動,因它的甯靜舒緩與閑适淡然。莫紮特就是這樣将人生的大喜大悲融合為音樂裡喜中有悲、淚中含笑的難以言狀之态。古人雲“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而這部長笛協奏曲堪稱“絲竹肉”相結合的經典佳作。

結語

聆聽莫紮特的《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無疑是一種享受,它使你領略到生活和自然的美,感受到來自心底的甯靜與平和。其中較少見嚴肅的戲劇化處理,更多的是一種勘破後的喜悅與甯靜,很難想象這種田園般的天籁是出自一位年僅22歲的青年人筆下。音樂學家保羅•亨利•朗在描繪莫紮特時曾說,莫紮特的天性中支配一切的特征是無窮無盡的愛。的确,這個精力充沛的作曲家以畢生的愛與力量投入到自己的創作中,他的音樂中具備喜劇風格式的幽默,使音樂真正變成一種機智、有趣的遊戲;也在簡單明了的旋律織體中透露出天才的構思,“有藝不露,乃為真藝”,莫紮特的音樂看似簡單,但内部卻包含了複雜的宇宙邏輯。

理解莫紮特音樂中的愛與力量,或許并不僅在于篇幅長大、音響豐富的歌劇、交響樂作品中,似這般清新、自然的長笛協奏曲也可淨化心靈、感受愛的力量。往往,細微之處才動人。

在這個信息高速傳播、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化世界,如何能夠不落俗套地表達與感受來自愛的情感和力量?我想,隻要戴上耳機,仔細聆聽,而後,忘我地凝神靜聽。或許在某個午夜,莫紮特的這首《G大調第一長笛協奏曲》可以給你帶來一絲心靈的慰藉。

莫紮特的四重奏長笛演奏(非經典的經典之作)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