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謝江珊
坊間傳言已久的杭州區劃調整,在4月9日迎來官宣。
浙江省政府官網發布《關于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撤銷杭州市上城區、江幹區,設立新的杭州市上城區;撤銷杭州市下城區、拱墅區,設立新的杭州市拱墅區;撤銷杭州市餘杭區,設立新的杭州市餘杭區;設立杭州市臨平區、錢塘區。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 官網截圖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後,杭州仍維持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的格局,總體建制數不變。
行政區劃的每一次調整,往往改變一座城市的發展軌迹。杭州一口氣調整六個區,目的是為了什麼?
杭州市行政區劃優化調整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仲燦解讀稱,此次部分行政區劃優化調整,是優化城市内部空間結構,有利于解決城區“大的過大、小的過小”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增強城市承載力和輻射力。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特聘教授徐長樂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每一個城市的發展在不同時期,戰略選擇在空間上必然有所突破。杭州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江時代,城市重心向錢塘江沿岸轉移,一直到錢塘江河口再到杭州灣灣心,但行政區劃并沒有跟進調整。“這次規劃調整,從城市空間走向看,有助于推進環杭州灣規劃建設需求,更有利于跟上海、長三角一體化的協調發展。”
小的很小,大的過大
杭州各區一直是“小的很小,大的過大”。
本輪區劃調整前,杭州的中心城區除了西湖區,其餘區的面積均不足100平方千米,是名副其實的迷你區,尤其是核心主城區——上城區、下城區,面積分别隻有26平方千米、29.3平方千米。
新城區如餘杭區、蕭山區、臨安區都是特大區。面積最大的臨安區(總面積3126.8平方千米),是最小的上城區面積的120倍。
有人曾形象比喻道:“蕭山餘杭是大象,上城下城是兔子,江幹拱墅是隻羊。”
大區小區體量懸殊、迷你區太多,影響了杭州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
以人口為例,根據杭州市常住人口主要數據公報,201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達到1036萬人,比2018年末淨增55萬人。
其中,餘杭區常住人口最多,為189萬人,增量也最多——28.8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增量的一半。蕭山區、西湖區常住人口為全市第二和第三,分别為158萬人、90萬人,增量超6萬人。
但人口的流動方向和聚集,與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并不匹配。
杭州市26家省屬、市屬三甲醫院院區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上城區、下城區等老城區,小學、初中名校衆多,優質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密集。外圍區域如江幹、拱墅、蕭山、餘杭等城區,優質公共服務資源相對不足。
杭州市城市規劃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湯海孺曾坦言,由于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劃、功能分工不相匹配,在調動區的積極性,避免重複建設、惡性競争上,杭州存在缺陷;由于各區小的很小,大的過大,不利于區一級管理權限設定的公平性,“分析杭州存在的問題,加強行政區劃優化的研究,使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劃匹配起來,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是利市利民、迫在眉睫的大事。”
“杭州是長三角城市群區域面積最大的一個城市,空間資源豐富,但内部區劃很不平衡。”徐長樂指出,通過這次區劃調整,把原來中心城區合并為兩個,做大做強中心城區能級。“大的太大,小的太小,從管理和資源分配角度都不利。錢塘新區實際上分割了蕭山區,臨平新區分割了餘杭區。把兩個最大的區,通過分割進行統籌與協調,這樣比較有利。”
經區劃調整後的杭州十區 圖源:都市快報
如今,機智的網友為新杭州十區發展寄予了希望,甚至詠出了一首打油詩:
東臨平西臨安,東西平安;
南富陽北餘杭,南北富餘;
蕭山濱江西湖,笑傲江湖;
拱墅錢塘上城,共享前程。
重點區域重點突破
自1996年以來,杭州經曆多次區劃調整,基本是圍繞擴大空間範圍來調整。但這次區劃調整的目的有所不同——實現區域融合、要素互通,協調資源配置,增強核心功能。
浙江區域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李鳴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跟以往的調整不同,本次區劃調整使得區域面積更加均衡,而且行政區跟重點發展的特色産業緊密結合。“對提高杭州整體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城市整體競争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以原餘杭區為例,1228.41 平方千米,一分為二,設立新的餘杭區、臨平區,以此解決區内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分裂不利于管理。
阿裡巴巴總部在餘杭區
原餘杭區的西邊,有阿裡巴巴和未來科技城,前者是互聯網巨頭,後者被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列為全國四大未來科技城之一,定位為浙江高端人才集聚區。東邊則是區政府所在的臨平,交通發達,醫療、教育資源集中,但産業相對薄弱,甚至有聲音吐槽“臨平是靠‘吸’餘杭區的财政收入發展”。
如今,重點區域将重點突破,以此增強杭州的城市競争力。
“新餘杭區整合了未來科技城、南湖科技城,是未來杭州的科創中心、創新策源地。”朱李鳴說道。
另一個重點區域錢塘新區,“轉正”成為錢塘區。
錢塘新區是在原杭州大江東産業集聚區和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基礎上,整合而成的經濟功能區。2019年4月挂牌成立,至今不過兩年的錢塘新區是杭州都市區東部門戶和浙江省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中重點打造的“四區”之一,打造成為世界級智能制造産業集群、長三角産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全省标志性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台、杭州灣數字經濟與高端制造融合創新發展引領區。
短短兩年時間,錢塘新區從功能區升格為獨立的行政區,有了更大的自主權,不難看出杭州對錢塘的偏愛。
“這裡既是杭州國家級高新區的所在地,又是浙江省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的灣心所在,既可以輻射杭州灣南岸,也可以輻射杭州灣北岸,位置非常關鍵和重要。在這裡新設錢塘區,對整個杭州灣的戰略和規劃,起到非常好的中心帶動作用。”徐長樂補充表示,設立臨平區、錢塘區這兩個新區,代表這是杭州未來城市發展的戰略重心,将不斷向東、向海、向杭州灣轉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