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港知名人物李嘉誠在香港各大媒體刊登署名表态,有兩則:
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愛中國,愛香港,愛自己;愛自由,愛包容,愛法治;以愛之義,止息怒憤;
正如我之前講過:“黃台之瓜,何堪再摘。”
李嘉誠的表态,網上有人贊其大義,有人說他表态有點遲了,還有人抨擊其“含糊其辭”,筆者以為,李嘉誠無論是作為一個公衆人物,還是普通香港市民,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大聲疾呼“止暴制亂”都是好的。
那麼李嘉誠多次提到的“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出自什麼典故?又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出自唐朝李賢的《黃台瓜辭》,原文是
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這是一首諷喻詩,作者正是唐朝太子李賢。
根據《全唐詩》的注釋,武則天殺了當時的太子弘,後又立李賢為太子。但是不久,武則天與李賢的間隙又越來越大,李賢自知難以保全自己,于是寫下了這首《黃台瓜辭》,并讓樂工作成歌來演唱,希望母後聽到後能夠有所感悟。
這首歌辭文字樸實,寓意淺顯,但表達的感情卻十分充盈。
清朝周珽在《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裡說:哀詞慮遠,傷心刺骨。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黃台瓜辭,何堪再摘”是一種痛心的憂慮呐喊,香港暴徒的所作所為正是與香港市民的“同室操戈”,這種踐踏法制、破壞秩序的暴行令人憂慮。
在當前的環境下,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站出來對香港暴徒說:不!多一些凝聚共識,少一些對李嘉誠表态詞句的牽強附會,或者是更值得的。
此外,很多人關系,為何會刊登兩個不同的廣告?今日中午,李嘉誠通過發言人表示,基于目前香港形勢複雜,難以用單一語言或溝通方法回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之說法”。
這最後一句話出自佛教用語,意思是:應該用什麼樣的身份得度,就應該現化成什麼樣的身份來為他說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