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遠遠不是在看電影了:觀衆不僅可以“觸摸”到鏡像中的物體,還能“遇到”刮風、下雨、雷電等場景,讓人身
臨其境……
人生第一次在電影院吐了,是的,我吐了!”上周《諜影重重5》上映的當晚,有人在朋友圈發出了怒吼。
不是因為吃得太飽,也不是因為電影内容太差,當然更不是因為馬特·戴蒙的臉,而是活生生被3D效果逼吐了。
相信最近看過這部電影3D版本的朋友們都不會忘記那屎一樣的觀影體驗,尤其是最精彩一段追逐場面,手持鏡頭帶來激烈的畫面抖動、畫面在人物特寫與環境特寫間快速跳切,不僅破壞掉3D畫面的立體感,原本屬于該作标簽式的淩厲畫風也無法體現出來。本就昏暗的畫面加上3D墨鏡的遮罩後,變得黯黑無比,昏暗加晃動造成昏昏欲睡、暈暈欲吐。
這就是好萊塢頂級水平?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說,這個鍋,我不背!是的,這又是一部“中國特供版”的3D電影。意思是通過後期的3D轉制,一些在國外隻有2D版本的電影引進時搖身一變,成了3D電影,而這樣臨時拼湊而來的效果可想而知。還記得2009年卡梅隆帶着《阿凡達》打開 3D視窗,驚豔全球。
記者特别從業内人士處了解到真正的3D電影從拍攝、制作到播映的各種技術細節,同時揭秘讓影迷們翹首以盼的4D、5D電影又能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技術控為你揭秘
怎樣制作一部3D電影
3D中的“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開頭字母,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首先讓我們從生理角度來解釋3D的形成。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靠的是兩隻眼睛的差距。我們兩隻眼睛相隔的距離大約是5-6厘米,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比如,我們隻睜開左眼,去抓前方的一根電線,那麼有可能往右偏就抓空了,相反如果是睜開右眼,那麼就是往左偏抓空了。當兩隻眼都睜開時,這根電線在視網膜成像時,左右兩邊的印象就映合起來,能夠準确地辨析出電線的遠近距離,從而産生一種立體感。引起這種立體感覺的效應叫做“視覺位移”。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僅可以分辨出事物的高度、寬度、表面顔色和明暗程度,而且還可以判斷出物體離我們的遠近程度和物體之間的相隔距離。而在普通電影中的畫面,不管它用了什麼高科技拍攝技術,但都是用“一隻眼睛”看世界,所以,立體感當然就差得遠。
想必很多人曾在看電影期間摘下過3D眼鏡,看到電影畫面當然是重影的。但兩個重疊的畫面并不是完全一樣的,而是用兩個不同的攝影機拍攝出來的。3D電影的原理其實跟人眼是一樣的,之所以我們用肉眼看到的世界是有立體感的,是因為兩個眼睛細微的角度差别經由視網膜傳至大腦裡,就能區分出景物的前後遠近,進而産生強烈的立體感。
3D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就是用兩架攝影機模仿了人的眼睛。“行内有‘昆蟲眼’、‘人眼’、‘巨人眼’之說,如果要拍很近的景,兩個攝影機要像蒼蠅的眼睛一樣離得那麼近。一般的話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跟人眼差不多。如果要拍遠景,兩個攝像機就要分得像巨人的眼睛那麼開。”
曾經參與過3D電影拍攝的從業者介紹說,根據拍攝距離的遠近,有一個公式來算出兩個攝像機之間的距離應該擺放得多遠。“但是光靠公式也不行,主要還是要靠經驗。有時候兩個攝像機可能會垂直着或是斜着放,然後再用一面鏡子,才可以完成拍攝。”
而放映立體電影時,會有兩台放映機同時運轉,并将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緻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内,使這略有差别的兩幅圖像重疊在一起,而觀衆觀看時必須戴上特制的3D眼鏡。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産生了這樣一種無法言傳的奇妙之感。
“中國特供版”3D
效果差是有原因的
拍攝一部完美的3D影片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看完上面的技術控解釋,你也就能明白“中國特供版”類型片子“隻有字幕有3D特效”的說法,一點都不是段子。
這是因為,電影在拍攝之初就沒有考慮機位分布、演員走位等在3D拍攝時需要重新設計的問題,還是按照傳統的2D方式拍攝,再把2D畫面轉制成3D畫面。一部“僞3D影片”就此誕生。不少國外引進的影片如《超驗駭客》,在海外隻有2D版本,卻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喜好3D的口味,推出3D版本的數字洗印格式,名副其實的是“中國特供”。專業的電影人士特别告訴記者,《諜影重重》系列并不适合3D,尤其是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執導的前3部與第5部。因為這幾部的成功與揚名之處,在于導演的手持攝影風格,它激烈抖動,它快速跳切,它還有數量衆多的人物特寫鏡頭———這一切美學都是強調景深與透視的3D的對立面。
那麼問題來了,2D電影怎麼轉成3D啊?記者就此咨詢了業内人士,簡單還原3D轉制過程包括“摳圖——把背景補上——把前面的人、物體、背景等做出3D結構來——最後合成”。從摳圖來說,可以簡單地用Photoshop 一幀幀摳,也可以自動程式摳圖,也可以用藝術家模式特别細膩地摳圖,其他環節也是如此,可以做得特别細膩,也可以很迅速地做好。而“中國特供版”轉制後的效果大多差強人意。
明明知道結果如此,還要強制2D轉3D,隻因為一個字,錢。有業内人士為轉制3D算了筆賬,每分鐘轉制成本大約1萬美元,《諜影重重5》124分鐘即花費124萬美元。按照以往3D比2D多收30%的票房為參考,若該片預計收入6億元的話,那麼轉為3D,至少能多收2億元。以124萬美元博取2億元人民币,這買賣當然超值。據統計,近年來的3D“盛況”令人咋舌。
2015年,中國票房440億 元 ,其 中58%來自 3D 電影;全球78億美元的3D電影票房,近六成來自中國。2014年,在全國票房過億的26部3D電影中,六成以上是轉制公司“特供”中國市場的2D轉3D之作:《環形使者》《鋼鐵俠3》《機械戰警》《超驗駭客》和《超體》。甚至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二三線城市或城中村裡的電影院為了節省成本,會采用便宜的國産放映機,即便放映機的燈泡壽命快到期,亮度嚴重不足也照用不誤。僞3D片源加上糟糕的放映條件,隻能換來屎一樣的觀影體驗,而這一切還是建立在3D電影的高票價之上。
有氣味 會濕身
4D、5D電影真實到爆
用簡單的話來講,4D、5D電影就是讓觀衆從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動感電影的背景和效果這五個方面來達到最強大的逼真感,能夠放大周圍環境的真實感,觀衆能置身“閃電、煙霧、雪花”中,在“火焰”前有灼熱感,海浪撲身時會“濕”了衣裳。體驗下墜、震動、刮風、下雨、掃腿等全新的真切感覺。
4D、5D電影就是通過獨具特色的景觀裝飾、先進的計算機軟件技術和三維圖形圖像動畫技術,實現現場觀衆與銀幕虛拟角色的實時互動的電影。
作為在4D影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電影藝術表現形式,5D電影還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動感完美地融為一體,觀衆在觀看電影時,不僅可以“觸摸”到電影中的物體,還能“遇到”刮風、下雨、雷電等場景,讓人身臨其境,比如,在觀看5D電影時,如果影片内在播放下雨的場面,我們所做的環境特效便能讓觀衆感到有雨淋在身上,電影中刮起了風,觀衆便同步感覺到有風吹來,電影中起了霧,觀衆也感覺到有霧在身邊彌漫。
目前在很多一二線城市,4D影院還在一種娛樂性的角度上吸引觀衆,4D影院最大的硬件特征就是動感座椅。與普通的3D影院相比,4D影院中的座椅為特殊定制的,随着電影情節的發展,動感座椅會有相應幅度的前後左右的擺動,感覺會更加刺激。
不過,4D電影的規模都很小,少則10人多則100人,與300至600座的3D影院相比,其實就是袖珍影院。若說IMAX影院的巨幕是主要支出,4D影院的動感座椅也是售價不菲。5D影院的前端是類似3D影院的金屬硬幕,在幕與觀衆之間有大量的特效道具,雪花機、特種風機、煙霧機、雪花機、噴水欄杆、空壓機等。對于影院,最重要的還是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5D影院普遍采用大型環形硬幕,頂級高端影院工程投影機拼接呈現出超大的震撼畫面,大功率的影院級環繞音響系統等依然是影院技術的主角。單幕或者120°、180°、240°、360°等環幕,都曾出現在各類檔次不一的5D影院中。據記者了解,5D影院在現階段屬于稀罕物,在國内也不過隻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小影院,且多為展示性質。
普及一下
3D電影其實19世紀末就有了
還記得童年的紅綠眼鏡片嗎?
大多數人對3D電影的啟蒙都來自《阿凡達》,其實最早的3D電影可以追溯到電影發明之初的19世紀末。
當時英國電影先驅威廉姆·弗萊斯·格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觀看3D電影的裝置:他在銀幕上同時放映兩個畫面,觀衆通過眼鏡來觀看獲得立體感,不過這套裝置繁瑣複雜,缺乏實用推廣性,所以盡管他申請了專利,但并沒有被戲院采用。
而3D電影的第一次商演是1922年9月27日在洛杉矶大使飯店戲院放映的《愛的力量》(The Power of Love),該片由電影人哈利·費爾奧和攝像師羅伯特·艾爾德制作,采用了紅綠立體電影模式,同樣隻有一名觀衆。哈利·費爾奧後來在紐約向院線經理們推銷這部影片,但沒人願買,這部影片漸漸被人遺忘,直至現在已經徹底遺失。
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經濟大蕭條的原因,很多人對3D電影産生了興趣,1936年雅各布·萊溫賽爾和約翰·諾林為米高梅公司拍攝了短片《Audioscopiks》系列,當時每位入場的觀衆都被發了一副紅綠眼鏡,然後銀幕上告訴他們如何使用這些眼鏡,接着一系列沖着鏡頭(觀衆)方向運動的物體出現了,效果在當時極其震撼,該片最後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短片獎的提名。
受此鼓舞,米高梅又在1941年拍攝了《第三維度的兇 手 》(Third Dimensional Murder),把弗蘭肯斯坦的故事放到了3D電影當中,這也是當時為數不多的3D故事片之一。70年代後環幕電影、球幕電影、IMAX巨幕電影紛紛誕生,而3D電影技術也有了長足發展,以前的3D電影需要兩台放映機同步把畫面投射到兩邊的銀幕上,稍差一點都會嚴重影響觀看效果,但随着“Stereovision”專利技術出現,這一難題得到了解決。這種技術可以把左右兩隻眼睛看到的畫面交替地印在一套普通35毫米電影膠片上,放映機以48幀/秒(通常速度的兩倍)的速度放映,放映鏡頭前加上一個周期轉動的遮光闆,于是兩套畫面交替出現,不過由于視覺延遲觀衆并不會察覺。
2005年美國Showest展會上,衆多電影人和院線經理為數字電影搖旗呐喊,稱其是繼有聲電影、彩色電影之後的第三次電影技術革命,同時他們樂觀預計數字化的3D電影将是未來電影業的主流。好萊塢的幾大巨頭詹姆斯·卡梅隆、斯皮爾伯格、傑弗瑞·卡森伯格都是數字3D電影的擁趸,卡梅隆更成為身體力行的先行者。
卡梅隆與3D電影是有淵源的,早在1996年他就曾為《終結者2》制作過一部迷你的3D電影續集,不過這部短片是為環球影城制作的,一般觀衆不大有機會看到。2003年卡梅隆試水拍攝了3D紀錄片《深淵幽靈》(Ghosts of the Abyss),在拍攝這部影片時,卡梅隆和他的團隊創造了一種能有效降低視覺疲勞的3D拍攝方式,這套系統後來還用在了他2005年IMAX 3D紀錄片《深海異形》(Aliens of the Deep)中。
本版采寫華西都市報記者 伍翩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