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山,又名天台山毗鄰秋山、藤龍山,天台山位于平山縣王坡鄉境内,北與靈壽接壤,其海拔達1200米處有一平台,觀之高聳入雲,故此得名天台山,因其山上自漢代建有王母觀又名王母觀山。二月十五是王母山廟會,在十四天黑之前衆信徒都要帶着被子大衣等保暖工具在山上過夜,以便十五早上能上香請願或還願。
野生蜂巢
當地的雞蛋餅,10元一斤
景區大門
大門口的十二生肖
王母山是一座道教名山,主要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進入景區大門後,沿一條水泥坡路上山,一直走到觀音廟才見到上山的台階。這段水泥路坡度挺大,大約有2公裡多,步行需要半個多小時,如果想直接到觀音廟,可以選擇景區電瓶車。
修複之地
貓石,我沒看出哪裡像貓。王母山上有許多這樣的大石頭。
路邊小廟,有一些信徙在為第二天的廟會做準備
雞石,還是很像的
路邊的“黃鵲算卦”
山上有幾些水潭,但都水量不大。
樹根
水中的青蛙卵
還未溶化的冰雪
觀音廟,今天人還不多,明天将是人山人海
觀音廟
樹杈上的小鳥窩
離開觀音廟,不遠的三天門,這裡有兩條路可以上山,直行山路陡峭,右邊的路相對較緩,但路程遠一些。
這個牌子左邊的路陡,右邊的較緩,但路程遠一些
我們選擇緩路上山,陡路下山。石頭上刻着“普光寺”
不走尋常路,踩巨石上山
幾個小水潭,所說是王母娘娘的洗臉盆。
幾個小水潭,所說是王母娘娘的洗臉盆。遠處有一個小水庫,可能是“下觀水庫”
冰瀑
冰瀑
快到山上的寺廟,有些年久失修,柱子上的漆都已脫落
主殿後面的樹,緊緊地插在石縫裡
王母山的古廟,年代久遠。
看這座小廟的山牆有多厚,起碼1.5米,足足兩塊門闆的寬度,裡面一定冬暖夏涼,今天會有許多信徒住在裡面
拓碑
最簡單的拓碑方式法,一張宣紙輔在石碑上,然後用複寫紙擦。字迹就留在了紙 上。
左邊的是王母娘娘廟,右邊的是玉皇廟,兩座廟都沒有房梁,房頂都是用石塊砌成的拱形
王母殿,這是座新殿
天然形成的大影壁
又見遠處的水庫
山上桃花即将全部開放,也許就在明天
孩子把願望寫在紙上,折成小星星挂在了樹上。
挑着行李上山的信徙,要在山上過夜的。大部分是香、衣服、被子和食物
每年這個時候,十裡八鄉,甚至山東、山西的許多信徙都要提前一天上山,以便廟會當天上早上香。
大影壁上的鐘鼓樓,早已破損
這塊大石頭被稱為“萬卷經書”
山上的石碑
鐘鼓樓之間的廟
山牆也非常厚
山上的石碑
這個老大爺見碑就拓
有特色的小木亭
一座唐代的石獅
山上流下的水很少
回到山下
景區門口
景區廣場的人已很少,賣東西的也漸漸散去,明天會是人山人海
王母山山腳下,海眼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