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中國北方人都要吃餃子,南方人大都吃湯圓。不過,據筆者了解,很多地方的南方人,比如客家人,大多數也有吃餃子的傳統。
冬至其實是中華民族二十四節氣之首。
所以,冬至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呢?
這裡有一個傳說。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身為東漢朝廷命官的南陽人張仲景心憂百姓,經常在自己的大堂上為百姓診脈看病。
因緣際會之下,張仲景張大人收了若幹有志于為百姓解除病苦的弟子。
有年冬至前,身為長沙太守的張仲景大人辭官回家,他帶着一衆弟子回老家南陽的時候,一路上看到百姓的耳朵因為嚴寒被凍得出了凍瘡,流血潰膿,身為醫者的他,心中十分不忍。
深谙醫理的他知道,這都是嚴寒導緻。他冥思苦想出來一個禦寒防耳朵被凍傷的食療良方。
那就是以羊肉和其他的禦寒助養的藥食同源的食品一起包裹在一起,做成藥食同源的藥膳來抗寒調理。
于是,張仲景就在快到達自己的老家南陽的時候,在大路上支起來一口大鍋,讓自己的弟子們采辦了羊肉,配合禦寒的中藥,一起做成餡料,然後用面粉做成的小面餅裹起來,外觀做成耳朵的形狀,煮成熟飯,布施給過往的百姓。
當百姓們問這個食物叫什麼名字時,張仲景就信手拈來,稱之為角兒。
後來角兒的名字越傳越遠,逐漸就叫餃兒,再後來就叫餃子了。
因為最先開始的時候,是在冬至前後,由張仲景發明的,而且吃餃子的初衷就是醫聖為了讓人們暖身,氣達四梢,防止耳朵手腳被嚴寒凍壞,于是人民就把這傳統沿襲下來,在冬至這天都包餃子。
吃了之後可以禦寒暖身。
随着時代的發展,餃子也從最初的禦寒暖身,也演化出了其他的寓意。
因為和耳朵和元寶相像,餃子被中國人賦予了美好的寓意,預示着一年到頭都能團團圓圓,财源廣進,福報圓滿。
于是,中國人的重要節氣的主食中,就是餃子和湯圓為主,圖的就是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随着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餃子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世界上的人民喜愛,成為餐桌上的必備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