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韋應物,跟友人馮著在長安相遇。韋應物見馮著衣衫帶雨,樣子狼狽,趕忙噓寒問暖:"你這是從哪兒來啊,來做什麼?"本是尋常的寒暄,卻得到了不尋常的回答,韋應物有詩記錄——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長安遇馮著》
乍一聽,好家夥!馮著可真是夠豪放的,人家問他為什麼來長安,他竟回答說:"我來買斧頭,回去開山!"
有人說,這正體現了唐詩語言的自然啊,源自生活!連詩人艾青都評價此句道:"你們的語言真可怕,竟常常如此地因生活的美而成為永久。"(《詩論》)
可難道隻有長安才賣斧頭嗎?大老遠來趟長安,就為了買把斧頭?這顯然不符合生活實際嘛。其實,"采山因買斧"這句話完全來自書本,跟生活并沒啥關系——
"采山"一詞,出自《吳都賦》:"煮海為鹽,采山鑄錢";
"買斧"一詞,是從《易經·旅卦》的"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化出。"資斧"就是盤纏,意思是客居于此,即便掙了些錢,我心裡也不快樂。
這樣說來,韋應物的"采山因買斧",其實是在打趣馮著,說他想采山鑄錢,結果隻得到了些"資斧",沒能使他快樂,實際就是仕途不順、心中不快的意思。
這首詩的趣味,在于語言俏皮,并不在于"生活之美",如果望文生義,倒也不是不行,隻是品不出另一層味道了。
杜甫說"清詞麗句必為鄰",就是告訴我們,好的語言有兩種——
一種是"清詞",沒有太多雕琢,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李白《将進酒》),是天生的好語言,無須補充說明,得益于詩人的性情;
另一種就是"麗句",是經過詩人雕琢、錘煉、匠心經營的,就如"采山因買斧"。用黃庭堅的話說,這叫"無一字無來處"。
無一字無來處——來自典故
典故,是書本裡記載的故事,或先賢詩文裡用到過的語言。後代文人在詩詞裡引用,就叫"用典"。"用典"不一定是文人的刻意追求,實在是他們讀的書太多,知道的太多,又都在腦海裡融會貫通,于是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了。
"用典",也分為事典和語典。
嶽飛的《滿江紅》,發端就說:"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看起來隻是直抒胸臆,其實卻用了"事典"。
"怒發沖冠"出自漢代劉向的記叙文《荊轲刺秦王》。荊轲出征之際,燕國兵士在易水邊相送,"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意思是士兵們都瞪着眼睛,頭發都向上豎起,好像要沖起帽子一樣,"于是荊轲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如果讀嶽飛的"怒發沖冠"時,能聯想到《荊轲刺秦王》的典故,那這首詞就帶上了幾分"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味道。嶽飛之情,不僅在于"壯懷激烈",以身許國之意,也悠然可會。
相比"事典","語典"是更難分辨的,因為前人勝語,一經詩人化用,多如己處。
陶淵明在《歸園田居》裡說:"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為何說"豆苗稀"?是因為他初歸田園、農活幹得不好嗎?其實不然,豆類作物是很容易種植的,陶淵明這麼說,另有原因。
漢代的楊恽言行失當,得罪了漢宣帝,被免官,便作了一首《拊缶歌》:"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意思是:南山有一塊地,雜草叢生,種了百畝豆,隻剩下沒用的豆稭。暗指了朝政混亂、自己從政無績。
而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就是對"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的直譯。既然從政無績,那當然就不如回歸園田了。
無論用事典、還是用語典,往往是節選來用,但借助讀者的文化知識,卻能起到"以片面包含餘意"的效果。
比如薛濤《送友人》:"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雖然隻節用了《詩經》裡的"蒹葭"和"蒼蒼",卻能讓人聯想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的詩意,從而傳達出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戀之情。
無一字無來處——來自積澱
周作人在品讀詩詞時,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韋莊的《台城》說:"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
這裡沒有難認的字,也沒有用典,但周作人說:"為什麼'六朝如夢',為什麼'無情最是台城柳',這需要另外說明補充,在于文字的表面之外。"(《唐詩易解》)
所以有的時候,"無一字無來處"不光是來自典故,也可能是來自于曆史的積澱。
六朝,就是先後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建都的六個朝代,分别是三國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從東吳到陳,三百多年間,六個短促的王朝一個接一個地衰敗覆亡,變幻之速,給人如夢之感。
台城,是六朝的皇宮所在,既是政治中樞,也是帝王享樂的場所。當年十裡長堤、楊柳堆煙,是台城繁華的點綴。如今六朝已逝,繁華遠去,可柳樹不解人事,"依舊煙籠十裡堤",對身處末世、懷着亡國之憂的詩人韋莊,這"台城柳"确實"最是無情"。
詩人的盛衰之感無須挑明,曆史的積澱給了我們答案。
還有些詞,在曆史的積澱中擁有了特定内涵,不能按照現代語言去理解。比如"千門萬戶"這個詞,在詩詞裡,就不能理解為千家萬戶。
劉禹錫的《台城》說:"萬戶千門成野草,隻緣一曲後庭花。"如果是說千家萬戶門前都長上了野草,那是不是太誇張了?
其實,詩人們用到"千門萬戶"這個詞時,基本通指宮殿,"萬戶千門成野草",是說宮殿門前生滿野草。究其原因,大概因為《漢書·郊祀志》裡,有"建章宮千門萬戶"這句話。但這不是用典,因為跟原作的人物、事件、情感都不發生直接關系,隻是将"千門萬戶"這個詞拎出來了而已。
有時,詩人也把"千門萬戶"省作"千門"、或"萬戶",都是指宮殿——杜牧說:"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過華清宮三絕句》),是指華清宮的宮門次第打開。王維說:"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凝碧詩》),是指整個宮室傷心于戰亂。
無一字無來處——來自借代
"借代"也是詩詞裡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顧名思義,不把要說的事物名稱直接說出來,而用跟它有關的另一種事物名稱來替代。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先來舉個例子——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旅次朔方》),"已十霜"就是"已十年",可作者沒用"年",卻用"霜"來替代;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西江月》),"幾度秋涼"就是"幾個秋天","涼"也是"年"的意思。
"霜"與"涼",都隻是一年中的一部分季節,為什麼用片面替代全部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如果把原句的"霜"、"涼"換成"年",那詩句還能押韻嗎?不能啊!
為了聲律音韻而"借代",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實際效果往往出其不意。"客舍并州已十霜"的"霜",強調出人生幾度星霜的意味,若改成"年",反而沒了抒情感,變成了純客觀的時間概念;而且"霜"字也表明作詩的時間,是在秋冬之交。
這樣的借代,詩詞裡是很常見的。周汝昌先生在《宋百家詞選注》中講過這樣一番話:
如果你在詠梅詞中見了"紅萼"二字,不必認為"萼"真是植物學上定義的那個部分,它其實是因為此處必須用入聲,故爾以"萼"代"花"。
你看見大晏詞"晚花紅步落庭莎",不必認為晏先生院裡真是種的莎草,其實不過因為"草"是上聲,不能在此協律押韻。
所以藝術真是挺奇怪,本來是為了押韻不得已為之,結果一經改換,反而增加了新的色彩和意味。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古典詩詞真的不是作者随口一詠,煉字、選詞,一定是要費些功夫的。
唐代詩人李賀,就是這方面的行家,他往往獨創性地自鑄新詞,出奇制勝。《雁門太守行》最後說:"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用"玉龍"代"劍",不僅因為有寶劍為龍所化的傳說,也是為了與全詩的神話色彩相協調。
追究字詞來處,是否會破壞詩詞的天然?
讀詩詞,有人是反對找出處、追來曆的。
比如前面舉的例子,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本來很平易,而一旦挖出了出處,就把這句話跟朝政混亂、跟陶淵明從政無績挂上了鈎,好像倒損了它的天然。
又比如那些"借代",本是為了押韻,如果說新詞生出了新意,是不是也有點誇大、牽強附會呢?
這就得看個人感受了,而我比較贊同朱自清的一段話——
從讀者的了解或欣賞方面說,找出作品字句篇章的來曆,卻一面教人覺得作品意味豐富些,一面也教人可以看出哪些才是作者的獨創……
作者引用前人自己盡可不覺得;可是讀者得給搜尋出來,才能有充分的體會。
(《評古直<陶靖節詩箋定本>》)
讀詩詞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兒,不僅得"識典",還得認識字面背後的積澱和傳承,否則不僅浪費了那麼好的詩句,也可能因為誤讀鬧出笑話。
但反過來說,如果你手握一部好的箋注書,作者對這些文字背後的内容都做了标注,那每讀一首詩詞,都獲得了些額外的文學知識,讀詩詞,也就像讀百科全書一樣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