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辭職信抒情

辭職信抒情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7-21 08:15:59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我們仍記憶猶新!這個事件的背後無論是營銷炒作,還是人民的心聲,無可置疑的是确實觸動了很多職場人已經不堪重負的心!

辭職信抒情(又見個性辭職信)1

近期,又有一封個性的辭職信在互聯網上引發關注和讨論!

95後江西女孩申請辭職,理由個性:我要像風一樣自由!

奇葩辭職信、個性請假條,讓人覺得耳目一新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去思考,傳統組織對職場人的吸引力,是否正在減弱!

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是,企業需要随着時代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作為個體,我們也應該重新定位自己在職場的位置和價值!

除了這樣的主動離職,為了去追求自我價值的職場人。由于市場變化,企業發展,被動離開的人似乎更多!

曾經引發網友熱議的華為“心聲社區”上的帖子:華為中國區将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以及40歲以上的程序員。

就是說,34歲,許多人就已經面臨被清退的危險和壓力。

注意!是“清退”,而不是“退休”。退休,還有退休金。清退,你将一無所有。

這件事情令許多人感到難以置信,怎麼會30多歲,就被掃地出門!你以為30、40正當年,但其實,在企業主眼中,你已經被打上“剩餘價值不大”的冰冷标簽。

近期,手工藝品電商公司Etsy宣布解任當前CEO,同時出于節省開支考慮,将裁員8%!

類似的裁員傳聞已經不再新鮮。

在互聯網圈,獵頭們也紛紛表示,不獵40歲以上的人。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缺乏激情,身體素質下滑,創造力大大衰弱,家庭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難以應對高強高壓的競争環境。

企業更傾向于留下精英,吸收新鮮血液,清退不作為的人,降低企業用人成本,調高效率。

很多人認為這是杞人憂天——在舒适區呆太久的人們,往往對外界的風雨,都失去了測評能力。

我忽然想到一個名字,諾基亞。

那時候,它如日中天,勢頭正足,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39.3%。在那樣的盛況中,沒人會懷疑它會走向末路,沒人以為它會從市場消失。但現在,市場哪裡還有諾基亞的影子。

企業尚且如此殘酷,個人又當如何?

不要再麻痹自己!大環境已如此殘酷。如若再無知無覺,98年大規模下崗的噩夢将降臨在你我身上。曆史已經上演過,為什麼就不能重演?

為什麼市場形式變得如此嚴峻?它又是怎麼發生的?

1

中國經濟轉型

導緻的中年就業危機

究竟有多嚴重

什麼是經濟危機?就是很多人丢工作。

什麼是經濟轉型?就是很多人換工作。

外企大量退出中國市場,國企、民企職位減少

從傳統的工業化發展曆史來看,中國正在完成從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後期的轉型。經濟主戰場正在從礦業、冶煉、房地産、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工業,向消費、服務、金融、高科技領域轉型。

同時,由于綜合成本的不斷上升,部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正在撤出中國轉向更低成本或更貼近市場的國家。雙重變化疊加在一起,會有大量勞動者失去原來的工作崗位。

但與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工業化路徑不同的是,互聯網帶來的新經濟與這種傳統轉型相疊加,給中國的經濟轉型帶來了更多的有利條件,但也讓身處這種轉型中的每一個個體可能面臨更加劇烈、更加複雜的變化。

很多曾經高速發展的行業中的一些崗位可能永遠消失不在,而新的高薪崗位的技術門檻要高的多。

不少在過剩産業中就業的白領階層将轉被迫轉向其他領域。他們大多正處在中年階段,上有老下有小,日常開銷很大。丢工作對他們來說是晴天霹靂,對于白領,尤其是大齡資深白領來說,被解雇的時候可能是他在一生中最灰暗的一天。

我們都應該正視這個趨勢:潮水洶湧來襲。每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沒有人會是漏網之魚。

你隻有迎上去,和它擁抱、握手,深度學習,熟悉使用人工智能,占得技術進步、生産方式變更的紅利,并從中分得一杯羹。

而不是悲觀抵觸,或掩耳盜鈴,封閉在小小的愛恨情仇與個人的吃喝玩樂中,不去聽時代的聲音。如此,你會成為孱弱的遺老,當巨變來時,毫無脫身之術,隻有眼睜睜地看着它吞沒自己。

2

中國經濟轉型

正在發生

沒人能置身事外

美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70年代的經濟滞漲,本質上都是經濟轉型産生的陣痛,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丢掉了已經幹了很多年得心應手的工作。

從整體上說,中國經濟用一次艱難的轉型代替發達國家在經濟轉型中所必然要碰到的一次大規模危機是大概率事件。

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适應這種變化,一些人會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獲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成就感,而另外一部分人則由此跌落到更低的社會階層,從而在某種意義上成為“失敗者”。

《紐約時報》對美國勞工部的統計分析表明,從1979年到1995年美國有超過4300萬個工作崗位被撤銷。其中雖然有更多的崗位被創造出來,但消失的崗位越來越多的是那些白領員工丢掉的,其中許多人是為大公司服務的,而且處于他們職業生涯的巅峰期。

一項民意調查,自1980年以來有四分之三的家庭中接觸過裁員,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中有成員丢掉過工作。

在過去的曆次經濟周期中,中國人才總體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各行業從事技術、管理、銷售等崗位的白領們即使有短暫的失業,也幾乎都會很快在自己拿手的領域中重新找到就業或創業的機會。

而這一次不同的是,很多曾經高速發展的行業中的一些崗位可能永遠消失,而新的高薪崗位的技術門檻要高的多。

因此和美國所經曆的那樣,一些白領将不得不從事低技能服務業崗位的工作

從白領進入藍領,這種過去幾十年在中國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将有可能密集出現。

因此未雨綢缪,要麼讓自己在調整中屹立不倒,要麼讓自己盡早的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儲備以便能夠平滑轉型,是放在白領們面前的新要求。

另外,利用自己的年齡、經驗、人脈方面的優勢進入創業通道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中國正在進行的是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産業結構調整,隻是此次經濟結構調整所涉及的工作崗位,無論從數量、地區和行業上都要比上一次結構調整更加廣泛。

3

中國經濟轉型

帶來的平台

徹底改變工作方式

未來的工作在哪裡?

“零工經濟”和“共享經濟”最近被讨論的很熱。它們有很大的重合度,但又不完全重疊。“零工經濟”的暢想要比“共享經濟”的概念早得多。

互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催生了新的商業環境,越來越多的全職職工将變成打零工。越來越多大公司為了開展一些短期項目,也更願意雇傭一些簽約制的獨立員工。

這種“能力共享”的“零工經濟”會成為就業大主流嗎?

互聯網應用在中國的後來居上,在經濟轉型中丢掉工作的人有了新的選擇,現在他們有了獲得更高收入、更多、更自由工作的機會,當然,也增加了更多的壓力。

放眼四望:網紅依托的是各類直播平台,自媒體依托的是微信,網店依托的是淘寶,做快餐送外賣依托的是美團......他們已經不需要上班,也沒有公司再能束縛他們。

這才是真正的解放。公司在消失,個人在解放。

這就是一場基于互聯網的商業組織架構的摧毀和重建,它改變的不僅是商業秩序,更是各種社會規則,每個人都被卷入其中!

淘寶、滴滴、豬八戒、Airbnb......這些強悍的互聯網公司說到本質上都是,平台!優步自己沒有車,隻是用車平台;阿裡自己沒有貨,隻是交易平台;微博自己不生産内容,隻是内容平台……

對!未來隻有平台!

那麼人才呢?是否也沒必要用企業的形式組織起來,而用平台的方式呢?

所有的變化都是順應了人的需求的。仔細想下我們自己,我們的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

我們是否越來越厭倦步調一緻?

越來越不喜歡标準化的産品?

越來越不想順應傳統觀念?

越來喜歡按照自己想法行事?

我有興趣、我有愛好、我有想法、我要平衡我的家庭和工作,我隻想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OK,這些在大工業時代不可能實現,因為過于關注自我會導緻生産效率低下。大家的興趣和特長隻能互相抵消,人性的貪婪和慵懶都會被無限釋放。

可是,如今世界還是這樣的嗎?

互聯網以大數據、雲計算為基礎,努力實現“多個服務個體”對接“多種個性化需求”就是這個變革的基本原理。互聯網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這種改變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個體的作用将會凸顯,而組織的作用将會減弱。這種平台看似有組織、無紀律,但又可以随時産生聚變與裂變效應,發揮巨大效能。

在互聯網時代,隻需要有足夠的平台把大家對接起來,讓我們每個人一邊創造一邊享用即可。

平台的本質?

原來社會裡的财富都是由“傳統公司”創造出來的,而互聯網時代組織了一股“無組織的力量”。通過興趣、特長、資源、在某個平台上分享合作,實現人們日益碎片化的需求,還幫助我們自己獲得經濟效益

在“傳統公司”裡,每個員工隻能參與價值鍊上的一個小環節,很難直接感知到自己到底創造了什麼價值,這讓我們始終感覺自己隻是一顆螺絲釘。

而且“傳統企業”又長又慢的流程讓每個人都要花費相當精力去配合其它部門,生産效能和勞動價值被互相抵消。

“傳統公司”在互聯網平台面前,是“低效率”的代名詞。因為傳統企業很多時候依靠資源、關系、模仿起家,從價值創造的角度來說,它們的作用越來越小。

整個社會的組織結構在變化!原來是狹長的“公司 雇員”結構,現在變成了扁平的“平台 創客”結構。個體将被解脫,人性将被解放,新的社會文明正以此為契機開始形成。

而很多人還沉溺在“找生意做”的傳統邏輯裡,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就是:今後已經沒有“生意”可作。

要麼你提供了一個平台,要麼你做回自己,用你的專長滿足别人的需求,同時實現自己的價值。

過去受限于市場規模而不能成立的很多特色小生意,現在在平台可以找到自己的客戶;而過去受限于信息成本而不能得到滿足的那些個性化需求,現在在平台上也找到了賣家。

當你到某個平台上注冊時時,其實你已經是這條革命道路上的先行者了。

很多人會這樣說,這種平台不也是公司嗎?阿裡巴巴、騰訊、百度這些互聯網平台還是公司啊,區别在哪裡呢?

嚴格的說,它們叫“平台型公司”,他們跟“傳統公司”最大的區别在于:無邊界性、包容性、共赢

“傳統公司”無論做多大,賺的錢都屬于股東、或者員工,最多是股票持有者,而“平台型公司”除了自身可以有很高市值之外,更多的是幫助我們每一個實現自己價值。

“平台 創客”模式代表了先進的生産力。它在毀滅的時候也在創造,比如電子商務,消滅的隻是一些利用信息不對稱而生存的中間服務商,同時卻又催生了大量新興的擁有核心能力的中間服務商。

例如快遞公司、客服團隊、營銷和設計人員等等。平台在這一體系中扮演了基礎服務商、資源調度者的角色,包括構建信用體系、客服體系、支付體系、評價體系、以及和工廠對接的體系等等。

從商業角度講,這是一場互聯網引發的商業革命,而從人文角度講,我們每個人都将迎來自身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因為我們的興趣和潛能得到釋放,并且在平台上“兌現”,再也不用為了生活把自己贖給一個“公司”。人類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換回自由,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通過平台如何工作?

互聯網正在以一種劍走偏鋒的革命方式,徹底搗毀一切傳統生意和規則,未來你要想有存在價值,自己必須首先可以創造價值。

人人都有特殊的知識儲備、人人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這才能讓我們生活的更加體面,而且把每個人的經驗、知識與數據和信息結合起來,才具備創造性。

因此,傳統社會的等級和階層将被一點點割裂,整個社會也将從金字塔型結構向扁平化轉變,社會矛盾也會大大降低。

從生産與消費來看,“平台 創客”是典型的多邊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消費者和生産者不是對立的,而是互相轉化的。每一個人在服務别人的同時,也被别人服務,不斷的發生各種創造和被滿足,生生不息。

今後将有無數個體創業者、經營者興起。人的定位從價值鍊上的分工者轉向單一的創造者。以前我們為了生存,總是在迎合市場、依附公司、附和組織,而現在我們可以做一回自己!

《世界是平的》也提到這樣的觀點:

“全球化1.0 是動力是國家,

全球化2.0 的動力是公司,

全球化3.0 的動力就是個人。”

這讓現在的經濟學家必須将研究重點從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的關系,轉移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當然他們可能還需要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來幫忙了。

另外,那些所謂的經典經濟學說和理論也正在逐漸失效。随着新社會組織結構的變遷,我們的經濟規律、法律制度、價值觀和行為也将由此處拐彎。

全球3.0的時代,也是個人覺醒的時代。當每個人都意識到他們可以過上一種更加理想生活的時候,革命往往就爆發了。

這是一場正能量的革命,所有的摧毀都是溫和的,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參與其中。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大膽求證、勇于實踐。

未來我們不再屬于任何一家公司,我們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最多隻屬于一個平台。

在馬斯洛的需求原理模型裡,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在他所處的年代裡,隻有1%的成功認識才可以做到這一步。但是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每個人都可以抵達這層境界。

白領們如果沒有能力在大公司裡保住自己的高薪飯碗,那麼必須抓緊時間做兩件事:一是盡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影響力,二是盡早投身以互聯網為基點的平台,開辟一片新天地!

4

中國經濟轉型

讓我們充實激情

真正的人生,從下半場開始

人到中年有兩種悲哀。一種是停留在中年的疲憊和厭倦裡,喪失了對人生的嘗試和熱情。另一種是以為自己什麼都懂,看透了人生。

很多人在四十歲,或是更早的時候,就已經終止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臧克家那首詩:

有些人活着,他已經死了;

有些人死了,他仍然活着。

我想争取活到下一句。

然而,有時候真正的生命,可能是從下半場開始的。很多人的前半生是無意識的選擇,或者是被别人安排的生活,為了别人,為了父母,為了婚姻,為了孩子,為了名,為了利,為了财務自由,為了社會的認同。

如今,你可以自由地選擇。所有的再次主動的選擇帶來的副産品,不是金錢,不是名利,而是你深深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無論選擇什麼,總之,你不能,待在原地!

正如德魯克說: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開始,那麼以後也不會開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