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紅
如果說青年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那麼壯年就是中午的太陽,而老年就是黃昏西下的“夕陽”了。
歲月不能倒流,人總是要老的。自古以來,名人寫黃昏、唱夕陽的詩句不計其數,僅以唐代詩人為例,如李白的“春風餘幾日,兩鬓各成絲”;杜甫的“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杜牧的“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白居易的“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孟浩然的“竹間殘照入,池上夕陽浮”;錢起的“丹鳳城頭噪晚鴉,行人馬首夕陽斜”;劉長卿的“青草連天随被望,夕陽浮水共東流”等等。另外,明代楊慎《臨江仙》詞裡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也是人人皆知的名句。
人老,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悲觀失望,産生黃昏思想。這個“黃昏思想”源于李商隐《登樂遊原》一詩:“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寫古原黃昏、夕陽輝映的景色,同時抒發了自己感傷歎息的情緒。而對詩中後兩句,許多詩人有看法,比如,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詩中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之句,顯然是針對李商隐的傷感而發的;在另一首詩中,劉禹錫還寫有“在人雖晚達,于樹比冬青”之句,也大長了老年人的志氣。就是李商隐,後來也翻了自己的舊案,寫了《晚晴》一詩:“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描繪了晚晴明朗的境界和生機盎然的景象,表達了對自己前途抱有的希望。
還有元代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詞,更是脍炙人口,上中學時就背得滾瓜爛熟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開頭三句九景,盡現蒼涼意境,将黃昏的蕭條孤寂刻畫得淋漓盡緻,由景及人,更添無限凄涼。
清朝康熙年間,詩人葉燮也寫過兩句名詩:“桑榆留晚照,尚及渡前汀。”這兩句詩明為紀事,實際是說人已經老了,應該抓緊時間,努力奔前程,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據清代袁枚《随園詩話》所載,清代詩人任繡情,寫了一首《紅葉詩》:“放棹西湖發浩歌,詩情畫意兩如何。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深秋紅更多。”是說人老了,但碩果累累,難怪袁枚評價說:“結尾兩句,為老年人吐氣。”
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還是葉劍英元帥1977年寫的七律《八十抒懷》:“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征接力有來人。導師創業垂千古,侪輩跟随愧望塵。億萬愚公齊破立,五洲權霸共沉淪。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這是葉帥在八十壽辰的喜慶日子裡,回顧一生寫成的,“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是畫龍點睛之筆,浩然之氣,躍然紙上,反複吟哦,韻味無窮,矯健有力,可以杠鼎。詩人以無限激情和樂觀的調子,唱出内心的喜悅,似把讀者帶到遼闊田野,天青青、山蒼蒼和一片夕陽紅的壯麗景色之中,以景抒情,由情見景,情景交融,給人昂揚向往光明壯美的感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