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作為坦克研發生産的先驅國家之一,裝備了多型坦克,諸如“施耐德”、“聖沙蒙”以及“雷諾”FT-17等坦克都是不少人耳熟能詳的坦克。尤其是具有革命意義的“雷諾”FT-17,更奠定了當代坦克的基本結構,可以說是旋轉炮塔坦克的鼻祖。其實,在早期坦克的探索中,法國還研制了許多有趣的車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标志”公司研發的“标志1918”輕型坦克
作為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老兵,“雷諾”FT-17輕型坦克的名頭十分響亮。然而,“雷諾”并不是唯一一家在一戰中研發坦克的法國公司,“标志”公司也有自己的坦克計劃。1918年中下旬,也就是在德國戰敗幾個月前,一種名為“标志1918”型的坦克被制造出來。它的外形與“雷諾”FT-17非常相似,最大區别是少了一個固定炮塔。在武器選擇上,該坦克裝備了一門37毫米火炮,如果戰場需要,它也可以換裝8毫米的“哈奇開斯”重機槍。不過,與“雷諾”FT-17相比,“标志1918”沒有任何明顯優勢。在戰争即将結束的大前提下,該計劃最終被取消。
“夏爾施耐德-勞倫特”型水陸兩栖坦克
如果說輕型坦克在當時是一種主流坦克,那麼水陸兩栖坦克絕對是罕見的武器。法國設計師不光認真研究了其可行性,甚至還造出了兩種。“夏爾施耐德-勞倫特” 水陸兩栖坦克于1928年問世,它采用了相當複雜的輪履複合懸挂系統,在轉換形态時,車組成員不用下車,在車内即可完成操作。整個車體被設計成船型,以便增加浮力。在水中行駛時,該坦克使用螺旋槳提供動力。不過,由于懸挂系統太過複雜,在過河時非常容易塞滿泥沙和雜物,所以這種水陸兩栖坦克并沒有得到量産。
正在進行野外實驗的DP2型水陸兩栖坦克
在“夏爾施耐德-勞倫特”水陸兩栖坦克之後,法國人又研制了一種名為DP2型的水陸兩栖坦克。與“夏爾施耐德-勞倫特”相比,DP2采用了純履帶的懸挂系統,更便于制造與維護。該坦克兩側履帶上方均配備了巨大的浮箱,可以為坦克提供不錯的浮力。在武器方面,DP2準備安裝一門25毫米機關炮,這也是早期輕型坦克和兩栖坦克的通病所在——火力孱弱。從理論上講,DP2如果成功服役應該是一種性能相對不錯的水陸兩栖坦克。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唯一的一輛樣車竟然在測試時沉入水中!這一重大事故直接導緻DP2項目的終結。
二戰中被擊毀的法軍“夏爾B1”重型坦克
除了上述坦克之外,像夏爾NC1、AMR33等坦克都是法國在早期坦克領域所作出的探索。雖然法國在二戰中很快淪陷,但不可否認,在坦克研發方面,法國依然擁有雄厚的技術底蘊。其龐大的坦克部隊在二戰中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實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