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信任危機的問題正在逐漸加重。
7月Siri收集醫療信息、性行為以及其它私人信息并發給第三者的“瓜”,一下子就引爆了用戶的怒火,雖然蘋果方面稱這還不到每日Siri激活的1%,但沒人想成為那1%,這也不是蘋果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收集用戶信息的充分必要條件。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蘋果又因為iCloud被人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
起訴書顯示,蘋果違反了客戶信托責任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在向用戶銷售的iCloud的服務中,宣傳的是“數據由蘋果存儲”,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把數據存儲在亞馬遜、谷歌、微軟等第三方服務器上。
iCloud是蘋果一項非常“深得人心”的服務,在去年的iPhone發布前後,庫克曾指出蘋果的利潤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來自于服務,這其中就包含iCloud。由于蘋果不同設備之間的生态關系,iCloud成為大部分蘋果用戶必須購買的服務之一,在私人數據存儲、備份上的使用非常方便。但是,曾經是蘋果服務的一大中流砥柱的iCloud,如今卻打了蘋果一個“背刺”。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例子:2016年初加利福尼亞州一名兇手聯手他的妻子殘忍地殺害了14人,聯邦法官要求蘋果找出解鎖嫌犯iPhone的方法,但蘋果CEO庫克卻親自撰文,拒絕侵犯用戶的隐私,甚至還抱怨到“政府要求的影響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沒有後續爆發的一連串的問題事件,我們确實很難去評判蘋果這一做法的正确性,但對于大部分普通用戶而言,能夠看到蘋果在用戶隐私上有如此強硬的原則,是樂于看到的。但是在爆發了一連串的信任問題之後,蘋果和庫克在2016年的這一做法就顯得何其諷刺:隻要在公衆眼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即可。
用中國的一句老話來形容蘋果,那就是:當了婊子還要立個牌坊。
蘋果的信任問題在這兩年爆發得比較頻繁。除了近一個月内連續爆發的Siri以及iCloud事件以外,最嚴重的應該就是之前的“降速門”。在2017年底的時候,不少老款iPhone用戶發現升級iOS之後手機處理速度明顯變慢,後來蘋果承認是會根據電池的效率來對處理器進行限制——這就有了後來的蘋果電池更換計劃。由于蘋果的老機型在用戶群體中的保有率較高,因此不少用戶會持續使用一款iPhone機型多達4-5年,所以當時有不少消費者認為蘋果的這一舉措是為了強制提升iPhone用戶的換機頻率。
更為關鍵的是,在用戶未曾發現這個問題之前,蘋果官方并沒有告知給用戶會有這樣的舉措來限制處理器性能,從而保證電池的使用時間。“信任”已經是蘋果發展過程中不得不對面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蘋果如果還是這般當面一套,背面一套,它的産品、品牌形象和價值或許會遭遇雙重打擊。
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一項全美調查顯示,在18228名成年人樣本中,蘋果是第三十二位最值得信任的公司,排在它之前的有亞馬遜、微軟以及三星等等。看來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内,蘋果的信任等級都不如以前了,就拿iCloud來說,去年國内一位用戶被蘋果員工用iCloud隐私數據威脅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蘋果一向的做法是:我提供的就是最好的,你用就别問,問就是為你好。正像列夫·托爾斯泰的那句名言一樣:随便什麼都比虛僞和欺騙好。這種欺瞞性質的做法一直為人所不齒,蘋果明明有更合适的辦法,卻因為自己的“高傲”一直選擇欺騙,最終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