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肝不好,容易老,易犯病,活不好”,很多人因為日常飲食不規律,不愛運動、也不注意作息時間,導緻肝功能下降,甚至成為其他疾病潛在的溫床。
肝不好,容易老
為什麼要做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是診斷肝膽系統疾病的一種輔助手段,通過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之間的比例關系,以及血清濁度、甲胎蛋白檢查等,判斷是否存在病症。當然,如果要對疾病作出更為精确的診斷,還必須結合患者病史、體格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等,進行全面綜合分析。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肝功能檢查的項目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檢查項目都需要做,通常醫生會結合患者病史和症狀選擇一組或其中幾項檢查。
肝功抽血
肝功能檢查的基本項目
肝功能檢查項目通常包括:肝髒的蛋白質代謝功能、膽紅素和膽汁酸代謝功能、酶學指标、脂質代謝功能、肝髒排洩和解毒功能的檢測。
(1)反映肝實質損害的指标
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細胞發生壞死時,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AST持續升高,數值超過ALT往往提示肝實質損害嚴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膽紅素代謝及膽汁淤積的指标
主要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間接膽紅素、尿膽紅素、尿膽原、血膽汁酸(TBA)、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及堿性磷酸酶(ALP)等。肝細胞變性壞死,膽紅素代謝障礙或者肝内膽汁淤積時,可以出現上述指标升高。溶血性黃疸時,可以出現間接膽紅素升高。
(3)反映肝髒合成功能的指标
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膽堿脂酶及凝血酶原時間和活動度等,長期白蛋白、膽堿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補充維生素K不能糾正時,說明正常肝細胞逐漸減少,肝細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髒儲備功能減退,預後不良。
肝髒養護
(4)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标
主要包括Ⅲ型前膠原(PⅢP)、Ⅳ型膠原透明質酸(HA)、層連蛋白(LN)等,這些指标可以協助診斷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髒凝血功能的檢測指标
肝髒能合成Ⅲ及因子a鍊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維持正常凝血機能中起重要作用。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減少,臨床可出現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膚淤斑,嚴重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一般,最早出現、減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後出現,減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肝功檢查,為什麼要空腹
肝功檢查為什麼要空腹?
肝功能是常規檢查項目所有的肝功能檢查都是要求采取空腹抽血的,這是因為正常人血液内含有一定量大分子的β和γ球蛋白,可與某些化學試劑結合而沉澱,而小分子的白蛋白和α1- 球蛋白,便可預防沉澱的産生。當在正常人血清中加入規定的化學試劑後,因為白蛋白的抑制作用,不發生沉澱或輕微沉澱,乙型肝炎患者因為血清中白蛋白減少,β和γ球蛋白增多,其血清中加入化學試劑以後,發生明顯的沉澱。也就是說在肝功能檢查前進食後,血清中的成分一定會發生改變,化驗檢查過程中在所抽取的血液中加入化學試劑後,即使正常人的血清也會發生程度不同的沉澱,特别是在進食高蛋白或者高脂肪的食物後,更容易發生明顯的沉澱,這時候檢查的結果很容易讓醫生把正常人誤診為肝炎患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