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節理性建議?近日網絡上各種購物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購物節理性建議?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近日
網絡上各種購物節
正熱火朝天
商家們五花八門的促銷方式
陸續登場
“還有9分鐘就要付尾款咯!”
直播帶貨代入感太強
小編看得攥緊拳頭
不免得緊張起來
與此同時 小編也發現
大家在搶貨的同時
因虛假宣傳、商品質量低劣
退款騙局等問題
引發的消費糾紛也漸漸增多
……
陷阱一 商品質量低劣
服裝質量參差不齊 市場監管總局:網購服裝抽檢不合格率近兩成
北京市民張小姐近日在一網購平台購買了一件衣服,該平台商家稱有優惠活動,這件衣服價格打五折,但當衣服郵寄到家後,張小姐發現買到的衣服與自己當時在直播間裡看到的并不相符。“買回來的衣服質量很差,裙擺是顔色不合格的布料拼接的。”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最新的網售休閑服裝産品監督抽查結果,經過對15個省、市、自治區的291家企業304批次産品抽查檢測,58批次産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為19.2%,主要是為衣服色牢度不合格、pH值不合格和可緻癌芳香胺染料超标問題,提示這些商家可能采用以次充好,虛标錯标,牟取不法利益。
陷阱二 虛假宣傳
網購翡翠原石難辨真假 滋生諸多亂象
此前,家住廣東的文先生花費16550元在網購平台購買了一個翡翠原石,經專業機構鑒定,結果顯示該“翡翠原石”其實為“石英岩玉原料”↓↓↓
玉石行業人士認為,在網絡上購買翡翠原石,隔着一層屏幕和濾鏡,人們很難辨别真假好壞。
商家貨不對闆、僞造好評
2021年4月,劉先生在某電子商務平台上看到了一款商家售賣的枸杞,标價7元。他浏覽商品評論區發現,有許多消費者對這款商品予以好評,他當即下了單。然而收到貨之後,他發現實物與圖片中宣傳的枸杞有很大的差别。除了收到的枸杞與宣傳圖片有差距之外,劉先生還在收到的包裹裡發現了一張卡片,商家會給發布好評的消費者返5元現金↓↓↓
劉先生認為,商家通過這種方式僞造好評,使消費者無法真實評價商品的成色,這是一種欺詐,于是将這家店鋪起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法院審理認為,商家利用好評返現的方式,讓消費者以低價獲得商品,然後來給他們進行一個評價,進而影響到後續消費者選購商品,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
陷阱三 新型騙局
“客服”主動退款 網購退款騙局新花樣
近日,家住黑龍江哈爾濱的孟女士,平時喜歡網購。不久前她下單買了一款洗發水,沒想到貨剛一收到,就有客服給她打電話,說産品存在質量問題,需要在他們的指導下做個退款賠償。但她沒想到,這一頓操作下來,自己賬戶裡的九萬多元卻不見了↓↓↓
“大牌”網購僅一折?警方:遇到“高級”假貨了!
2021年,揚州的王先生不久前刷手機視頻時刷到一個服裝優惠信息,價格相當實惠。于是,他果斷出手,買了兩件打一折促銷的品牌服飾,可當快遞包裹到手後,他發現上當了。王先生決定報警,警方立案調查後,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服裝的黑色産業鍊浮出水面↓↓↓
緻“買買買”的你
網購時
可不能隻盯着買東西
也得注意别掉進騙子的陷阱
1
貨比三家,注重信譽
盡量選擇經營資質全、信譽等級高、訂單經營規模較大的正規網絡交易平台和網店進行消費購物,符合規定的網絡交易平台會在其首頁醒目位置公開網絡标識、營業執照等信息。
2
摸清套路,防範陷阱
要提前關注價格變化,了解商品市場價,避免陷入虛降實漲、借促銷清庫存、預付定金直減等套路。不要輕信商家的“特價”“清倉價”“全網最低價”“拼購”等各種“噱頭”。不要被秒殺、讓利、贈紅包等促銷手段沖昏頭腦,産生沖動消費。要看清區分“定金”和“訂金”,一般來說,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
3
注意防範,保護隐私
網絡集中促銷期,也是各類詐騙行為的活躍期。廣大消費者要小心防範各類詐騙,如中獎詐騙、退款詐騙、貨到付款詐騙等。不良的網絡交易平台和經營者會利用消費者的信息分析個人特征,為用戶精準畫像,也會産生“大數據殺熟”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若在消費過程中發生糾紛,消費者也不要驚慌,可及時與商家協商處理,也可向交易平台或市場監管局、消保委等部門進行投訴,另外,疫情防控期間,領到快遞後請及時進行消毒。
監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劉博
編輯丨邱婧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