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孩子喜歡不打招呼在小區裡亂跑,還偷偷拿家裡零錢去門口小超市坐搖搖車。
如果你家也有這樣一位任性的“熊孩子”,身為家長的你會怎樣做?
一般家庭的處理方式,通常會數落孩子,如果他老是不聽,人又突然消失了,找到以後,家長難免會氣憤得揍幾下孩子的小屁屁。
不過,杭州有位媽媽做了個聰明的決定,她讓孩子每天在小區幫鄰居取快遞賺錢,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的财商,又能滿足孩子喜歡到處跑的欲望”。
這樣的方法真的奏效嗎?
9月15日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聯系上了這位媽媽。
孩子自己拿硬币去小超市
“好像家裡的錢就是可以随便拿的”
對家住杭州餘杭五常街道的趙女士來說,5歲兒子仔仔雖然活潑開朗、挺招大人小孩喜歡,但有時候卻過分熱情。
她跟小時新聞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在小區裡,仔仔看到玩過的家庭,都會特别熱情地主動飛撲上去;去玩過的鄰居家他認了門,就會忘記和家裡人打招呼,偷偷跑去人家家裡玩:“有時候找不到孩子,真的很着急,我也說過他,甚至還動手打過他,但沒有辦法,我兒子就是這樣一個有點淘氣的小男孩。”
除了這一點,仔仔還有一點讓趙女士特别懊惱。
“總是随便拿家裡的硬币,去門口小超市。在仔仔的概念裡,好像家裡的錢就是可以随便拿的。”
這個不良習慣的形成,其實是有次去外婆家,看到外婆拿錢給自己買吃的之後,孩子耳濡目染養成的習慣。“平時他看到我們都是手機支付,很少用現金,外婆那裡有現金,可以拿錢換想要的東西,這件事給孩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趙女士之前在互聯網公司從事銷售工作,後來離職做全職媽媽,在家帶孩子已經三年。
孩子對錢缺乏概念這件事,讓她觸動很大,她開始思考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财商”。
一個快遞5毛錢,三個快遞1塊錢
給鄰居取快遞掙錢,培養孩子财商
因為經常帶孩子去小區快遞房拿東西,趙女士全家人和快遞房叔叔比較熟。
而小區快遞房晚上9點關門,很多鄰居會來不及取快遞,趙女士就想出了在快遞房貼通知,幫兒子攬活送快遞的主意。
貼通知其實是半個月前的事情,趙女士留了自己的手機号碼,讓鄰居加她微信幫兒子接活。
他們每天總能接到幾單活。
媽媽下午5點到晚上8點陪兒子一起送貨,仔仔還積攢了好幾個老客戶。
一個快遞5毛錢,三個快遞1塊錢,價格也不是特别固定,有的鄰居很客氣,看到仔仔送貨上門,一個快遞也會給到孩子1塊錢。
陸續有孩子加入後,跑腿費怎麼分
“小組長負責對财富進行二次分配”
送了一陣子,小區的孩子看到仔仔送快遞,也跟着他一起送。
三個孩子一起送一個快遞上門,鄰居特别客氣給每個孩子一塊錢。
趙女士就覺得這樣給太多了,退回去兩塊錢。
一起送快遞的孩子多了,鄰居們給的跑腿費就出現了二次分配的問題。
怎麼分錢呢?
趙女士鼓勵孩子們成立工作小組,有人要任小組長,負責對财富進行公平的二次分配。
孩子們的小組長産生了嗎?
“因為每天送快遞小團隊的成員不固定,所以也沒有固定的小組長,但每一單的跑腿費,都由孩子們自己商量着分成。”趙女士說。
孩子想自己攢錢買電話手表
面對網友質疑,媽媽這麼回應
最近,仔仔想買一隻小天才電話手表,基本款500元左右。
“電話手表一方面方便我們聯系仔仔,一方面也方便孩子送快遞,人家不在,東西送到家門口可以用手表拍照給鄰居确認。”趙女士說,半個月仔仔送快遞已經掙了50元,但這筆錢離他買得起電話手表,還有一段時間要努力。
這次,爸爸鼓勵仔仔,如果你送快遞賺到200塊,家裡就補貼300塊給你買電話手表。
這樣一來,仔仔每天送快遞就更加積極了。
這兩天,仔仔和孩子們送快遞的事情,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這其中除了贊賞,還有不同的聲音。
有人覺得,孩子晚上送快遞不安全;也有人覺得,快遞本身不夠衛生,怕影響孩子健康。
對這些說法,趙女士是這麼回應的——其實這些問題我都考慮過的,隻是和現在孩子送快遞得到的鍛煉和收獲來說,這些都是小問題。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