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4 07: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本報記者 陳偉斌 俞任飛
業界知名度、押題率、口碑、收益……無一不與考中率密切相關。
這成為公務員考試考生們選擇培訓機構最為重要的參照——考生要考分,機構要賺錢。
目前,重大考試洩題可能性極小。怎樣才能盡可能押中題呢?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市場占有量較高的培訓機構,不但有自己的大數據庫,而且會根據相關考試機構、用人單位的關鍵人員動向等各種門道,來推測出題“套路”以及應對方式。
大數據庫隻是基礎
2017年底的考研數學考試中,有考生稱存在洩題嫌疑,随後相關部門對培訓機構和講師進行了調查。最後,教育部考試中心回應:此消息不實。
押題率,一直以來都是各大培訓機構以及考生們最為關注的要點。考研如此,考公亦是。
近年來,各大培訓機構都會在宣傳中提及押題率。
那麼這押題率到底是源于培訓機構棋高一着,還是真的有洩題嫌疑?
“其實今年的國考,我們就押中了考題。”浙江某培訓機構負責人王敏的辦公室裡,他跟記者坦然聊起2017年底那場倍受輿論關注的研究生考試疑似洩題事件。
在他看來,如今憑借機構培訓,在實考中考生押到考題并不鮮見,不論考公還是考研。他們幾乎每年都會有此類情況,也因此被調查過。“當然這些考題也不可能一字兒不差押中,隻是大緻類似。難的不是一次兩次押中,而是你要一直能押中,這才是本事。”
他說,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自己的一套大數據庫。
記者了解到,國内各大培訓機構最初隻是将大量考題彙總起來供學生刷題,再借助講師指導來提升學生在刷題時的速度和準确率。
他舉例:今年考公政策出台後,根據變化,他們公司組織了數百人集中研究,調整考試培訓模式和考題方向。
但事實上,僅憑這些調研和大數據庫并不足以支撐各個培訓機構,更何況大部分培訓機構并無太多的人員、資源實力。
于是,能準确把握可能的出題人員的動向和個人特點,就成為某些培訓機構公關人員的重要工作。
“福爾摩斯”般推斷
那麼,這些機構在無法直接獲取信息的前提下,又是通過什麼方式來推測出題者或考官的?
作為國内知名考公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張凱的從業履曆讓他在行業内名聲鵲起,成功關鍵便是他擁有大量“資源”,以及時刻對這些“資源”的關注。
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幾乎都要關注一批就職于各用人單位的關系對象。并且,他們對這些“資源”的動向,都有着如福爾摩斯般的敏感,特别是在考試政策、時間等關鍵點公布的前後。
“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我們基本能預計到國考和各地公考的時間。”張凱發現,每當這些考試時間臨近,有些往年參與公務員考試出題或監考的人員,就會“消失”一段時間,“比如他們的朋友圈會突然停更、電話打不通等。”
這就預示着“消失者”可能已被抽調去出題或接受考官培訓了。
記者從多個培訓機構了解到,他們确實會根據某些機關單位人員的出現頻率,來推斷這些人是否被組織去封閉出卷或接受考官培訓。并借助對這些人的了解,有針對性地深入分析“消失者”曾經出過的題目,以及他們個人的關注偏好、出題傾向,評估出有可能出現的考試題目或角度給考生,“從正面獲取考題或面試官名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通過這些細節,可以推測一些線索”。
此外,考卷并非臨時印刷封存,而是會提前數周。所以隻要考試時間一公布,培訓機構團隊又會根據經驗查找各大時間節點,結合各節點期間的各大政策熱點等信息,來估量考卷中有可能出現的政策性或事件性考題走向。“很多都會出現在考題裡,這種做法在實際操作中還是蠻有效的”。
神秘的授課老師
以上形式主要還是側重于筆試環節。而面試環節,則套路更多。
記者了解到,國内一些公考培訓機構在面試名單出來後,會有“職位保護”招生策略。
一般而言,一個崗位的面試入圍者會是筆試前三名。參考這種策略的培訓機構,按照報名順序,就隻招收該崗位三名入圍考生中最早報名的一個,為最早報名的考生排除同崗位競争對手。
進入培訓機構後,同一系統或同一崗位,但不同地區的考生會被納入同一個班級。
不同班級授課講師級别檔次不同,有的甚至是一對一服務,這取決于考生所選擇的培訓套餐價格。這些套餐價格從每人幾千到數萬元不等,受培訓時間也從一周到一個月不等。記者了解到,主力套餐一般都在15000元上下,這個價格報名者最多。
此外,和筆試培訓一樣,各大機構也會暗中觀察一些“資源”的動态。不過在張凱看來,以上這些在業内還都算正常,關鍵在于培訓過程中,最後幾個階段的“授課老師”是誰。
在最後沖刺階段,比較有實力的培訓機構會為每位考生提供模拟面試,全部按照實際面試的場景來布置,甚至模拟面試中的面試官,也很有講究——國内一些市場占有率比較高的培訓機構,都請一些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來授課,當然不可能是招人的單位。
這些被邀請來的老師中,有的曾當過面試考官,有的是曾在考生的面試單位工作過的“校友”。他們熟悉用人單位的思路和工作性質。
這些人具體是誰?在哪些單位?什麼崗位……這算是每個培訓機構的行業機密之一。
在一些培訓開展的同時,培訓機構也會有意識地教授考生掩飾自身接受過培訓的語言技巧。
雖然套路滿滿,但王敏覺得,這些做法甚至有反作用,“市場能給予考生更詳細科學的培訓,考試院也就必須提升自己出題水平,才能避免被市場看透。同時,面試官又哪有吃素的,這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除王敏外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